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胸腔闭式螺口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31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胸腔闭式螺口引流管,包括水封瓶本体、胸引管和引流管,引流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引流管的外侧设置有螺口,螺口设置于第一限位环的一侧,胸引管包括套管和连接管,套管的内侧设置有与螺口相互对应的螺纹槽,引流管可设置于套管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引流管的端部设置有套接口,胸引管的内侧设置有与套接口相互对应的螺纹槽,可便于将胸引管转动并螺纹连接于套接口的外侧,有效将胸引管固定于套接口的外侧,使得胸引管与引流管更加匹配,避免胸引管从引流管上滑脱,提高了引流管与胸引管之间固定的牢固性。提高了引流管与胸引管之间固定的牢固性。提高了引流管与胸引管之间固定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腔闭式螺口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涉及胸腔闭式螺口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肺射频手术后会存在气胸的并发症,术后会带回一根胸引管,即中心静脉导管,其被要求与水封瓶相连接,而由于胸引管的头端与水封瓶不匹配,简易固定后,滑脱的风险非常大,尤其是在患者活动时,由此可能加重患者的气胸情况,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增加一段引流管来与水封瓶相互连通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胸腔闭式螺口引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胸腔闭式螺口引流管,包括:
[0005]水封瓶本体;
[0006]胸引管;
[0007]引流管,用于连通水封瓶本体和胸引管;
[0008]所述引流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引流管的外侧设置有螺口,所述螺口设置于第一限位环的一侧;
[0009]所述胸引管包括套管和连接管,所述套管的内侧设置有与螺口相互对应的螺纹槽,所述引流管可设置于套管的内侧。
[0010]优选的,所述套管一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内管和限位管均设置于连接管的内侧。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内管转动设置于第一限位块的内侧,所述限位管转动设置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内侧。
[0012]优选的,所述水封瓶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水封瓶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瓶盖,所述第一瓶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负压管。
[0013]优选的,所述水封瓶本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瓶盖,所述第二瓶盖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通管。
[0014]优选的,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套接口,所述套接口套接于连通管的外侧。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6](1)本技术通过在引流管的端部设置有套接口,胸引管的内侧设置有与套接口相互对应的螺纹槽,可便于将胸引管转动并螺纹连接于套接口的外侧,有效将胸引管固定于套接口的外侧,使得胸引管与引流管更加匹配,避免胸引管从引流管上滑脱,提高了引流管与胸引管之间固定的牢固性;
[0017](2)本技术通过在第二限位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管,内管的另一端固定连
接有限位管,限位管被限位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使得内管和限位管均可在连接管的内侧进行转动,使得套管螺纹连接于螺口的内侧时,可使得连接管不会转动,提高了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水封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引流管和胸引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胸引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水封瓶本体1;底座11;第一瓶盖12;负压管121;第二瓶盖13;连通管131;引流管2;套接口21;螺口22;第一限位环23;胸引管3;套管31;第二限位环311;内管3111;限位管3112;连接管32;第一限位块321;第二限位块3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胸腔闭式螺口引流管,包括:
[0024]水封瓶本体1;
[0025]胸引管3;
[0026]引流管2,用于连通水封瓶本体1和胸引管3。
[0027]引流管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23,引流管2的外侧设置有螺口22,螺口22设置于第一限位环23的一侧;
[0028]胸引管3包括套管31和连接管32,套管31的内侧设置有与螺口22相互对应的螺纹槽,引流管2可设置于套管31的内侧;通过在引流管2的端部设置有套接口21,胸引管3的内侧设置有与套接口21相互对应的螺纹槽,可便于将胸引管3转动并螺纹连接于套接口21的外侧,有效将胸引管3固定于套接口21的外侧,使得胸引管3与引流管2更加匹配,避免胸引管3从引流管2上滑脱,提高了引流管2与胸引管3之间固定的牢固性;
[0029]套管31一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311,第二限位环3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管3111,内管31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管3112,内管3111和限位管3112均设置于连接管32的内侧,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环311、内管3111和限位管3112,第二限位环311、内管3111和限位管3112均相互连通且与套管31和连接管32的内侧均相互连通,使得其能完成引流的作用;
[0030]连接管3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21和第二限位块322,内管3111转动设置于第一限位块321的内侧,限位管3112转动设置于第一限位块321和第二限位块322的内侧,通过在连接管3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21和第二限位块322能有效将限位管3112限位于第一限位块321和第二限位块322的内侧,避免其从连接管32的内侧中滑出,同时内管3111和限位管3112均可在连接管32的内侧进行转动,且第二限位环311固定连接于套管31的外侧,在将套管31螺纹连接于引流管2的外侧时,可直接转动套管31在螺口22的外侧进行转动,而
内管3111和限位管3112均可在连接管32的内侧进行转动,使得连接管32无需进行转动,使得连接管32不会因为转动而导致管路弯曲上劲;
[0031]水封瓶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1,水封瓶本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瓶盖12,第一瓶盖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负压管121,通过设置底座11,能有效增加水封瓶本体1放置的稳定性,通过在水封瓶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瓶盖12,第一瓶盖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负压管121,能有效与外界的负压设备相互连通,使得水封瓶本体1的内侧产生负压,便于后续进行体液的引流工作;
[0032]水封瓶本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瓶盖13,第二瓶盖13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通管131,通过设置连通管131,一侧的连通管131通过连接管与水封瓶本体1的内侧相互连通,而另一侧的连通管131与引流管2相互连通,即与引流管2外侧设置有胸引管3相互连通;
[0033]引流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套接口21,套接口21套接于连通管131的外侧,通过设置套接口21,套接口21为橡胶材质,能有效将其套接于连通管131的外侧,使得引流管2与连通管131相互连通,即与水封瓶本体1相互连通。
[0034]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引流管2的端部设置有套接口21,胸引管3的内侧设置有与套接口21相互对应的螺纹槽,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胸腔闭式螺口引流管,包括:水封瓶本体(1);胸引管(3);引流管(2),用于连通水封瓶本体(1)和胸引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23),所述引流管(2)的外侧设置有螺口(22),所述螺口(22)设置于第一限位环(23)的一侧;所述胸引管(3)包括套管(31)和连接管(32),所述套管(31)的内侧设置有与螺口(22)相互对应的螺纹槽,所述引流管(2)可设置于套管(31)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螺口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1)一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311),所述第二限位环(3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管(3111),所述内管(31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管(3112),所述内管(3111)和限位管(3112)均设置于连接管(32)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闭式螺口引流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