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役悬索桥主缆防护移动施工平台及移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30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役悬索桥主缆防护移动施工平台,通过行走装置的设置,使得施工平台沿着主缆移动时,能够无损稳定地越过索夹,避免对主缆索夹造成损坏,并便于施工平台对主缆的移动检修养护;通过牵引固结装置和驱动装置的设置,使得施工平台在移动时能够实现连续施工最少三节索夹段的工作才重新设置一次牵引固结装置的安装固定,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频繁移动设置牵引固结装置的安全风险;通过在主缆正下方设置的翻转踏板,便于施工人员对主缆正下方进行检修养护;通过夹持装置的设置,使得施工平台在施工期间能够更稳定牢固地夹紧锁定在主缆上;通过车架的可拆装设置,便于施工平台的搬运运输。便于施工平台的搬运运输。便于施工平台的搬运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役悬索桥主缆防护移动施工平台及移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缆索检修施工与养护
,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役悬索桥主缆防护移动施工平台及移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悬索桥目前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选结构形式之一,因其特殊的结构形式,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桥梁,可以使用较少的材料而完成比较大的跨距,这样,不仅桥面可以做的更宽,而且,通航能力也更好。在建设方面我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大跨径桥梁建设的蓬勃发展,桥梁的检修施工与养护问题也日渐重要,重心将逐渐从“新建工程”转向“后期管养”。但是,悬索桥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主缆悬索是它的主要承重构件,但是在桥梁的全寿命周期内,却是不可更换的,这就要求在桥梁运行期间,必须定期对主缆悬索进行检修施工与养护,这就使得主缆悬索的检修施工与养护一般都在百米以上,风险高、难度大。
[0003]目前,市场上的主缆检查工装应用相对较少,但市场需求已逐渐显现。主缆检修平台因检修任务而有不同需求,现有的主缆施工平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吊篮、扶手索牵引式或自爬检修小车(挂篮)承担点工作面的主缆检修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役悬索桥主缆防护移动施工平台,包括车架(33)、第一行走装置(1)、第二行走装置(2)、第一夹持装置(3)、第二夹持装置(4)、驱动装置(5)、作业平台(6)、控制系统(7)和牵引固结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3)分为前中后三段结构组成,分别为前龙门支撑架(9)、连接架(10)和后龙门支撑架(11),所述前龙门支撑架(9)、连接架(10)和后龙门支撑架(11)之间能够拆装连接,所述车架(33)的底部设置有作业平台(6),所述作业平台(6)位于主缆(30)的正下方,所述前龙门支撑架(9)上设置有第一行走装置(1)和第一夹持装置(3),所述第一行走装置(1)包括两个第一行走轮(12),每个所述第一行走轮(12)的顶部均与第一支撑液压缸(13)的伸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液压缸(13)的固定端安装设于所述前龙门支撑架(9)上,所述第一夹持装置(3)包括三个第一液压抱缆器(14),每个所述第一液压抱缆器(14)均安装设于所述前龙门支撑架(9)上,所述后龙门支撑架(11)上设置有第二行走装置(2)和第二夹持装置(4),所述第二行走装置(2)包括两个第二行走轮(15),每个所述第二行走轮(15)的顶部均与第二支撑液压缸(16)的伸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液压缸(16)的固定端安装设于所述后龙门支撑架(11)上,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包括三个第二液压抱缆器(17),每个所述第二液压抱缆器(17)均安装设于所述后龙门支撑架(11)上,所述驱动装置(5)和所述控制系统(7)均安装设于所述前龙门支撑架(9)上,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两个卷扬机(18),两个所述卷扬机(18)上的牵引钢丝绳(19)均与牵引固结装置(8)相连接,所述牵引固结装置(8)包括抱缆固定构件(20)和吊带(21),所述抱缆固定构件(20)安装锁紧于主缆(30)上,且所述抱缆固定构件(20)位于施工平台(29)移动方向的前方,所述主缆(30)上位于紧靠所述抱缆固定构件(20)的前部设置有吊带(21),所述吊带(21)与所述卷扬机(18)上的牵引钢丝绳(19)相连接,施工平台(29)通过所述卷扬机(18)卷收牵引钢丝绳(19)而沿着所述主缆(30)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役悬索桥主缆防护移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液压缸(13)分别竖直安装设于所述前龙门支撑架(9)的前后两端的中部位置处,且所述第一支撑液压缸(13)的伸出端朝下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行走轮(12)位于所述主缆(30)的正上方且与所述主缆(30)顶部相接触,且所述第一行走轮(12)能够沿着所述主缆(30)前后移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液压缸(16)分别竖直安装设于所述后龙门支撑架(11)的前后两端的中部位置处,且所述第二支撑液压缸(16)的伸出端朝下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行走轮(15)位于所述主缆(30)的正上方且与所述主缆(30)顶部相接触,且所述第二行走轮(15)能够沿着所述主缆(30)前后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役悬索桥主缆防护移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12)与所述第二行走轮(15)的外圈均包裹有高强度树脂层,且外圈为微凹型构造与所述主缆(30)外表面相贴合,两个所述第一行走轮(12)之间的间距和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15)之间的间距均大于主缆(30)上索夹(31)的宽度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役悬索桥主缆防护移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抱缆器(14)和所述第二液压抱缆器(17)均由液压缸与弧形夹持板组成,所述弧形夹持板的弧形面能够与主缆(30)外表面相贴合,且所述第一夹持装置(3)中的三个所述第一液压抱缆器(14)在主缆(30)圆周空间方向相间120度,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中的三个所述第二液压抱缆器(17)在主缆(30)圆周空间方向相间12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役悬索桥主缆防护移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
述卷扬机(18)对称安装设于所述前龙门支撑架(9)前端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卷扬机(18)上的牵引钢丝绳(19)对称连接于所述吊带(21)上,所述吊带(21)选用10吨专用吊带,所述吊带(21)与所述主缆(30)的连接方式采用专业的防松防滑打结方式,所述抱缆固定构件(20)可选用临时夹具或小型临时索夹,所述抱缆固定构件(20)在所述主缆(30)上的安装位置与施工平台(29)的距离为50~80米即最少三节索夹段,所述车架(33)前端安装有安全制动机构,安全制动机构包括离心式安全锁以及安全钢丝绳和可调整棘轮装置,安全钢丝绳远离所述车架(33)一端与所述吊带(21)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役悬索桥主缆防护移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6)两侧为钢结构廊道,所述作业平台(6)中部由多组翻转踏板(22)组成,多组所述翻转踏板(22)成对使用,且多组所述翻转踏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永田奎刘国彬倪雅闵亮康壮苏邵宁王西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