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28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装置,包括:用于连通输液袋和输液针的输液管;耦接在输液管上的蠕动泵,其用于驱动输液管内的输液液体向输液针方向流动;设置于蠕动泵上游的液压传感器,用于测量输液管内输液液体的液压,以得到液压测量值;耦接在输液管上的增压泵,其设置于蠕动泵的上游,增压泵的输出功率可被可控地调节以改变其出口和入口液压差;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液压测量值,并基于液压测量值调节增压泵的输出功率,以使得增压泵的出口液压处于预设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不依赖于重力进行输液,解决现有技术应用场景受限、无法适用于移动环境的问题,同时对于输液速度能够进行更加精准的控制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差异性要求。性要求。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输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脉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输液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医疗方式,目前的静脉输液装置一般都需要将输液袋挂在高处,利用重力使得输液液体从输液袋往输液针方向流动以实现输液,应用场景受限,且患者移动时需要同时移动挂有输液袋的架子,非常不便。尤其是在一些容易晃动或者受到冲击的环境(比如车、船、飞机等)中,现有的静脉输液装置无法满足此类移动环境下的输液要求。
[0003]另外,由于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差异,对于输液速度也存在不同的要求,比如老年人或者心脏病患者都需要较慢、更加安全的输液速度,现有的静脉输液装置很难精确地满足不同患者的差异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输液装置,能够不依赖于重力进行输液,解决现有技术应用场景受限、无法适用于移动环境的问题,同时对于输液速度能够进行更加精准的控制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差异性要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脉输液装置,包括:
[0006]输液管,其用于连通输液袋和输液针;
[0007]耦接在输液管上的蠕动泵,其用于驱动输液管内的输液液体向输液针方向流动;
[0008]设置于蠕动泵的上游的液压传感器,其用于测量输液管内输液液体的液压,以得到液压测量值;
[0009]耦接在输液管上的增压泵,其设置于蠕动泵的上游,增压泵的输出功率可被可控地调节以改变其出口和入口液压差;以及
[0010]控制器,其被配置为获取液压测量值,并基于液压测量值调节增压泵的输出功率,以使得增压泵的出口液压处于预设范围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静脉输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蠕动泵的下游的流量传感器,其用于测量输液管内输液液体的流量,以得到流量测量值;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获取流量测量值,并基于流量测量值调节蠕动泵的转速,以使得蠕动泵的出口流量处于预设范围内。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静脉输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输液管内且位于蠕动泵的下游的单向阀,单向阀仅允许输液液体沿着输液管向输液针方向单向流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沿输液管轴向方向设置的导流通道和与输液管轴向方向垂直的弹性膜片,导流通道一端的外周与输液管内壁一体连接,另一端具有出液口,弹性膜片设置于导流通道的下游,弹性膜片可在其下游压力高于上游压力时覆盖出液口,以禁止输液液体流入出液口,弹性膜片外侧具有开孔,当弹性膜片上游压力高于下游压力时,出液口流出的输液液体可经开孔向输液针方向流动。
[0014]优选地,出液口的面积大于开孔的面积之和。
[0015]进一步优选的,导流通道的横截面积沿输液液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蠕动泵为指型蠕动泵。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压泵为隔膜泵。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压传感器设置于增压泵的下游,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液压测量值,并基于液压测量值调节增压泵的输出功率,以使得增压泵的出口液压处于预设范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液压传感器包括设置于增压泵下游的第一液压传感器和设置于增压泵上游的第二液压传感器,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第一液压传感器的第一液压测量值,以及第二液压传感器的第二液压测量值,并基于第一液压测量值和第二液压测量值调节增压泵的输出功率,以使得增压泵的出口液压处于预设范围内。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静脉输液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相互连通的控制仓、驱动仓和药液仓;控制器设置于控制仓内,输液管的一部分、蠕动泵和增压泵设置于驱动仓内,输液袋设置于药液仓内。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1](1)输液过程不依赖于输液液体重力,应用场景广泛,输液装置体积小,尤其适用于舰船、汽车等移动应用场景。
[0022](2)进一步地,通过液压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增压泵,将液压精准控制在预设范围内,大大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23](3)进一步地,通过流量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蠕动泵,将流量精准控制预设范围内,从而对于输液速度能够进行更加精准的控制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差异性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24](4)另外,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具有便携易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5]通过下面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并与附图结合,将会更加充分地清楚理解本申请内容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可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本申请内容的若干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本申请内容范围的限定。通过附图,本申请内容将会得到更加明确和详细地说明。
[0026]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静脉输液装置10;
[0027]图2A示出了设置有单向阀的输液管部分的纵切面示意图;
[0028]图2B示出了单向阀导通状态的输液管部分的纵切面示意图;
[0029]图2C示出了单向阀截止状态的输液管部分的纵切面示意图;
[0030]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静脉输液装置10的一体化集成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通常表示类似的组成部分,除非上下文另有说明。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说明性实施方式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在不偏离本申请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做出其他变化。可以理解,可以对本申请中
一般性描述的、在附图中图解说明的本申请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多种不同构成的配置、替换、组合、设计,而所有这些都明确地构成本申请内容的一部分。
[0032]本申请提出一种静脉输液装置,其输液不依赖于输液液体的自身重力,应用场景广泛,可以在移动环境下输液,还具有占用体积小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舰船、汽车等空间较小的应用场景。
[0033]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静脉输液装置10,如图1所示,静脉输液装置10包括输液管120、蠕动泵130、液压传感器140、增压泵150和控制器170。
[0034]输液管120用于连通输液袋20和输液针30。在输液过程中,输液袋20中的输液液体经输液管120和输液针30进入患者静脉。本公开中,输液袋20可以为多个。
[0035]蠕动泵130耦接在输液管120上,其用于驱动输液管120内的输液液体向输液针30方向流动。蠕动泵130通过的滚轮或者压块挤压具有弹性的输液管120,利用挤压/释放的泵送效能来推动输液管120中的输液液体向输液针30方向流动。滚轮或压块挤压输液管120时,输液管120内受到挤压的输液液体产生流量输出;压力消失后,输液管120依靠自身弹性恢复原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入后续输液液体,如此连续作用。因此,蠕动泵130每一次挤压均能够产生较为稳定的流量。由于蠕动泵130在工作过程中不需要接触输液管120中的输液液体,避免了对输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输液装置包括:输液管,其用于连通输液袋和输液针;耦接在所述输液管上的蠕动泵,其用于驱动所述输液管内的输液液体向所述输液针方向流动;设置于所述蠕动泵的上游的液压传感器,其用于测量所述输液管内输液液体的液压,以得到液压测量值;耦接在所述输液管上的增压泵,其设置于所述蠕动泵的上游,所述增压泵的输出功率可被可控地调节以改变其出口和入口液压差;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液压测量值,并基于所述液压测量值调节所述增压泵的输出功率,以使得所述增压泵的出口液压处于预设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输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蠕动泵的下游的流量传感器,其用于测量所述输液管内输液液体的流量,以得到流量测量值;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流量测量值,并基于所述流量测量值调节所述蠕动泵的转速,以使得所述蠕动泵的出口流量处于预设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输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液管内且位于所述蠕动泵的下游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仅允许输液液体沿着所述输液管向所述输液针方向单向流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脉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沿所述输液管轴向方向设置的导流通道和与所述输液管轴向方向垂直的弹性膜片,所述导流通道一端的外周与所述输液管内壁一体连接,另一端具有出液口,所述弹性膜片设置于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珂娴方晶晶章浩丁云王光超隋钧皓陈梦晨丁晨魏强段旭洲熊蕊心魏星李云亢浩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