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31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公开涉及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针组件,包括外针组件和内针组件;驱动组件,设置在针组件的近侧,并且用于驱动针组件,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被构造成包括:初始姿态,其中外针组件处于伸出位置;上膛姿态,其中外针组件处于缩回位置,内针组件处于相对于外针组件的收起位置,并且针组件处于壳体内部;发射姿态,其中外针组件处于伸出位置,内针组件处于相对于外针组件的展开位置,外针向远侧伸出至壳体外部,并且内针的远侧末端位于外针的内部。根据本公开的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结构精简,操作高效且便捷,易于维护和保养,对操作环境的要求较低,并且能实现较低的生产制造的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


技术介绍

1、皮肤移植又称为植皮术,用于大面积的创伤、烧伤以及其他一些需要移植皮肤的手术。其中,微粒皮移植术是修复和封闭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目前微粒皮的获取和制备主要通过两个步骤完成,首先通过滚轴取皮刀或电动取皮刀获取自体供区断层皮肤,随后经微粒皮制备机或手术剪刀的切割方式完成制备,其不仅复杂耗时,同时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机械剪刀的反复挤压切割,极易导致微粒皮活性受损,而且目前获取的微粒皮主要为刃厚皮断层皮,其并不包含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相关细胞,移植创面成活后最后往往导致明显的瘢痕增生,此外,目前的微粒皮主要通过创面涂抹或漂浮后绸布转移的方式完成移植,不仅难以确保微粒皮在创面的均匀分布,而且无法完全保障微粒皮的方向统一,导致其在临床移植后的活性难以维持高效稳定,因此寻找新的微粒皮获取和移植方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2、近年来,有研究通过直接在供区获取含有皮肤全层的微型皮柱作为微粒皮,其不仅避免了传统微粒皮的二步法制备方式,极大提高了获取效率,而且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从上膛姿态转变为发射姿态的过程中,内针组件先与外针组件一起向远侧移动一定距离,随后被驱动组件驱动而相对于外针组件向近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处于发射姿态时,响应于施加在内针组件上的沿远侧方向上的力,内针能相对于外针向远侧运动超出外针的远端,从而使得所述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转变为微型皮柱推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从上膛姿态转变为发射姿态的过程中,内针组件先与外针组件一起向远侧移动一定距离,随后被驱动组件驱动而相对于外针组件向近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处于发射姿态时,响应于施加在内针组件上的沿远侧方向上的力,内针能相对于外针向远侧运动超出外针的远端,从而使得所述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转变为微型皮柱推出姿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动件为第一弹性构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沿轴向方向设置在壳体与套筒之间,并且在所述外针组件处于缩回位置时,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处于压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微型皮柱获取和移植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世召孙颖肖仕初帅超群刘俊黄润之佟希睿陆剑瑜张伟朱玉术荀竞男古敏仪郭新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