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12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含氮杂环、[1.1.1]螺桨烷、全氟碘代烷烃和碱催化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常温在光催化条件下,搅拌反应6~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盐水溶液淬灭反应,加入有机溶剂乙酸乙酯萃取分层,取有机层,干燥、过滤、浓缩得到深棕色液体粗品,粗品经硅胶柱色谱法提纯,得到目标产物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绿色环保、实验操作简单、反应选择性好、产物收率高。产物收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及其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尤其是医药化工中间体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维小环支架在现代药物发现中非常重要,可以扩大类似药物的化学空间和优化候选药物。其中,双环[1.1.1]戊烷(BCPs)是一种刚性、线性、富含sp3的基序,可作为芳香环、炔烃和t

Bu基团的生物等位取代物,引入该结构的生物活性分子可以有效地提高脂溶性、细胞膜穿透性和药物代谢稳定性,因此在新药研发中被广泛应用。此外,双环[1.1.1]戊烷单元可以实现180
°
的关键药效基团空间分离,因此可作为非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体代替芳环。
[0003][0004]化合物(V)(VI)(VII)是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双取代BCP衍生物,如化合物(V)是一种γ

分泌酶抑制剂。这些都体现了BCP结构在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因此,开发简单、经济和绿色合成双取代BCP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光催化有机合成拥有反应条件温和,能源可再生和反应效率较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的合成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方法具体是:
[0007]步骤(1)将含氮杂环、[1.1.1]螺桨烷、全氟碘代烷烃和碱催化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常温在光催化条件下,搅拌反应6~24小时,反应式如下:
[0008][0009]加入的含氮杂环、[1.1.1]螺桨烷、全氟碘代烷烃的摩尔比为1:1~3:1~5,优选为1:2.5:3。
[0010]所述的含氮杂环结构式为其中,R1为氢、烷基、苄基、取代苄基、或酯基;R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0011]所述的[1.1.1]螺桨烷结构式为
[0012]所述的全氟碘代烷烃结构式为I

R
f
;其中,为C2F5、
i
C3F7、C4F9、C6F
13
、C8F
17
、或CF2COOEt。
[0013]所述的碱催化剂为磷酸钾、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N,N

二异丙基乙胺、碳酸铯、四丁基碘化铵、1,8

二氮杂二环十一碳
‑7‑
烯中的一种,加入的碱催化剂与含氮杂环的摩尔比为1~5:1,优选为3:1。
[0014]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腈、丙酮、1,4

二氧六环、N,N

二甲基甲酰胺、碳酸二甲酯、N

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有机溶剂与含氮杂环的投料质量比为10~100:1,优选为15~50:1。
[0015]反应时间优选为12~18小时。
[0016]光催化所用光波长为365~455nm,优选400~420nm。
[0017]步骤(2)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盐水溶液淬灭反应,加入有机溶剂乙酸乙酯萃取分层;取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镁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深棕色液体粗品,粗品经硅胶柱色谱法提纯,得到淡黄色固体目标产物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硅胶柱色谱法所用的溶剂为体积比为1:3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混合液。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利用以上方法合成的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
[0019][1.1.1]戊烷,结构式为其中,R1为氢、烷基、苄基、取代苄基、或酯基;R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R
f
为C2F5、
i
C3F7、C4F9、C6F
13
、C8F
17
、或CF2COOEt。
[0020]本专利技术以含氮杂环、[1.1.1]螺桨烷以及全氟碘代烷烃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通过碱催化在光反应条件下以高选择性,高产率得到了含全氟烷烃的N杂环取代BCP及其衍生物。制得的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是一类新型双取代BCP结构,可以实现180
°
的关键药效基团空间分离,是一类非经典的对位二取代苯环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同时,由于分子结构中同时存在全氟烷基,使得该分子具有潜在的高脂溶性、细胞膜穿透性和药物代谢稳定性,因此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
[0022][0023]将1

甲基

5,6

二苯基

吡嗪酮(262mg,1mmol)、[1.1.1]螺桨烷(66mg,1mmol)、全氟碘代丁烷(346mg,1mmol)、1,8

二氮杂二环十一碳
‑7‑
烯(456mg,3mmol)加入反应瓶中,加入N

甲基吡咯烷酮(5g)溶解,在410nm光照下搅拌反应16小时。反应完毕后加入盐水溶液(20g)淬灭反应,加入乙酸乙酯(20g),充分搅拌后静置分层,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深棕色粗品,粗品经硅胶柱色谱法(乙酸乙酯:石油醚=1:3)提纯,得到淡黄色固体360mg,收率为66%,熔点为146℃。1H NMR(400MHz,CDCl3)δ7.40(dd,J=4.8,2.3Hz,3H),7.20(dd,J=7.3,2.1Hz,2H),7.13(s,5H),3.30(s,3H),2.55(s,6H);
13
C NMR(101MHz,CDCl3)δ155.3,151.6,138.0,137.6,132.7,132.5,130.0,129.6,129.3,129.2,127.8,127.1,51.0,41.8,37.9(t,J=37.8Hz),33.7,
13
C NMR for C4F
9 could not be assigned;
19
F NMR(471MHz,CDCl3)δ

81.03
–‑
81.09(m),

115.64
–‑
117.48(m),

121.42
–‑
122.98(m),

125.32
–‑
126.91(m);HRMS(ESI+):Calculated for C
26
H
19
F9N2O:[M+H]+
[0024]547.1426,Found 547.1427。
[0025]实施例2.
[0026][0027]将1

甲基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含氮杂环、[1.1.1]螺桨烷、全氟碘代烷烃和碱催化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常温在光催化条件下,搅拌反应6~24小时,反应式如下:加入的含氮杂环、[1.1.1]螺桨烷、全氟碘代烷烃的摩尔比为1:1~3:1~5;加入的碱催化剂与含氮杂环的摩尔比为1~5:1;有机溶剂与含氮杂环的投料质量比为10~100:1;光催化所用光波长为365~455nm;所述的含氮杂环结构式为其中,R1为氢、烷基、苄基、取代苄基、或酯基;R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所述的[1.1.1]螺桨烷结构式为所述的全氟碘代烷烃结构式为I

R
f
;其中,为C2F5、
i
C3F7、C4F9、C6F
13
、C8F
17
、或CF2COOEt;步骤(2)反应结束后,加入饱和盐水溶液淬灭反应,加入有机溶剂乙酸乙酯萃取分层;取有机层,经无水硫酸镁或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深棕色液体粗品,粗品经硅胶柱色谱法提纯,得到淡黄色固体目标产物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催化剂为磷酸钾、三亚乙基二胺、三乙胺、N,N

二异丙基乙胺、碳酸铯、四丁基碘化铵、1,8

二氮杂二环十一碳
‑7‑
烯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全氟烷基和N杂环二取代双环[1.1.1]戊烷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腈、丙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梅徐骏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