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态混泥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108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态混泥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泥土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加入纤维进行拌合,得到粉状拌合土;(2)将水泥、粉煤灰与水混合,得到液态水灰浆液;(3)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粉状拌合土与所述步骤(2)得到的液态水灰浆液混合,得到流态混泥土;所述步骤(1)和(2)没有先后顺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流态混泥土塌落度为8~30cm,强度为0.5~10MPa,抗渗系数可达到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态混泥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泥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态混泥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建筑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建筑物的基础也越来越深,就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在深基坑项目中,深基坑肥槽回填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分项工程。基坑肥槽回填工程的一般要求是“采用粘性土分层夯实”,目前,一般肥槽回填由于空间狭窄、无法展开夯实工作及回填深度较大等客观原因,致使肥槽工作回填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0003]目前,施工企业在粘性土不易取得的情况下,采用建筑垃圾、大块石等粗颗粒材料进行回填,由此产生了诸多质量问题,如(1)建筑物散水、周边管道、入户道路等由于沉降破坏,丧失部分使用功能;(2)直接倾倒回填土过程中易对已经完工的外墙保温层造成破坏;(3)由于回填的颗粒较粗,或者是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造成运营期地下室外墙的渗水等。并且,由于混凝土的造价相对较高,而深基坑肥槽回填工程量较大,在采用混凝土进行回填时会出现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因此,提供一种低成本,流动性好,并具有高强度和高抗渗性的混泥土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态混泥土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态混泥土具有低成本,流动性好,强度和抗渗性能高的特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态混泥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将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加入纤维进行拌合,得到粉状拌合土;
[0009](2)将水泥、粉煤灰与水混合,得到液态水灰浆液;
[0010](3)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粉状拌合土与所述步骤(2)得到的液态水灰浆液混合,得到流态混泥土;
[0011]所述步骤(1)和(2)没有先后顺序。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的质量比为(1~2):1:(5~8)。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纤维的添加量为混合料体积的0.45~0.55kg/m3。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的粒径为0.2~20mm。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渣土为砂土、黏土和粉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纤维为玻璃纤维、石棉纤维和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泥、粉煤灰与水的质量比为(4~7):1:(7~12)。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粉状拌合土与液态水灰浆液的质量比为(2~2.8):1。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混合的时间为≥3min。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流态混泥土。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态混泥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加入纤维进行拌合,得到粉状拌合土;(2)将水泥、粉煤灰与水混合,得到液态水灰浆液;(3)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粉状拌合土与所述步骤(2)得到的液态水灰浆液混合,得到流态混泥土;所述步骤(1)和(2)没有先后顺序。本专利技术通过充分利用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等建筑垃圾和废弃的地基土,降低混泥土的成本;通过在混泥土中掺入纤维和水泥,提高混泥土的强度、抗裂性和抗延伸性,使混泥土质量更加稳定,混泥土性能收缩小。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态混泥土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流态混泥土塌落度为8~22cm,强度为0.5~10MPa,抗渗系数可达到2
×
10
‑7cm/s,具有成本低,流动性好,强度和抗渗性高的特点,可用于各类基坑肥槽的回填浇筑,还可广泛用于道路路基、建筑物地基等加固处理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态混泥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1)将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加入纤维进行拌合,得到粉状拌合土;
[0024](2)将水泥、粉煤灰与水混合,得到液态水灰浆液;
[0025](3)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粉状拌合土与所述步骤(2)得到的液态水灰浆液混合,得到流态混泥土;
[0026]所述步骤(1)和(2)没有先后顺序。
[0027]本专利技术将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加入纤维进行拌合,得到粉状拌合土。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的质量比优选为(1~2):1:(5~8),更优选为(1.2~1.6):1:(5.5~7.5)。本专利技术将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的质量比限定为上述范围内可以降低混泥土的成本,并保证混泥土具有良好的强度。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优选为废砂浆、沥青块、碎石块、泥浆块、砖瓦碎块和混凝土块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废砂浆、沥青块、和碎石块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将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限定为上述种类可以降低混泥土的成本,并保证混泥土具有良好的强度。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的粒径优选为0.2~20mm,更优选为0.2~10mm。本专利技术将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的粒径限定为上述范围内可以保证混泥土具有良好的强度。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渣土优选为砂土、黏土和粉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砂土、黏土和粉土。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渣土的粒径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取的常规的粒径范围即可。本专利技术通过限定渣土为上述种类可以降低混泥土的成本,并保证混泥土具有良好的强度。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的混合优选在滚桶式搅拌机中进行;所述混合的时间优选为2~5min,更优选为3min。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混合的速率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速率即可。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合使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充分的混合均匀。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纤维的添加量优选为混合料体积的0.45~0.55kg/m3,更优选为混合料体积的0.5kg/m3。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纤维,使纤维在混泥土中呈三维乱向分布,能有效提高混泥土的抗裂性、抗延伸性,使混泥土的质量更加稳定,降低混泥土收缩,提高强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纤维的添加量限定为上述范围内,可以提高混泥土的抗裂性、抗渗性和强度。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纤维优选为玻璃纤维、石棉纤维和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玻璃纤维。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纤维的种类限定为上述范围内,可以更好的提高纤维对混泥土的增强效果,提高混泥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纤维的长度优选为3~6cm,更优选为4~5cm。本专利技术将纤维的长度限定为上述范围内可以避免纤维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态混泥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加入纤维进行拌合,得到粉状拌合土;(2)将水泥、粉煤灰与水混合,得到液态水灰浆液;(3)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粉状拌合土与所述步骤(2)得到的液态水灰浆液混合,得到流态混泥土;所述步骤(1)和(2)没有先后顺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风化砂土和渣土的质量比为(1~2):1:(5~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纤维添加量为混合料体积的0.45~0.55kg/m3。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筑垃圾破碎粗骨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海孙忠深付庆庆高凤怀侯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森建固化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