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轿厢可升至主机位置的后对重顶吊式电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轿厢可升至主机位置的后对重顶吊式电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一种垂直运送行人或货物的运输设备。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建筑,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导轨之间,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目前,电梯曳引机位置的底部有承重梁,轿厢顶部结构与承重梁在俯视状态下存在交集,此交集使得轿厢无法上升至曳引机位置,因此,导致轿厢无法上升至较高的位置,从而使顶层高度较低的井道内无法安装电梯,同时,由于井道顶层高度的限制,导致轿厢内部净高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电梯曳引机位置的底部有承重梁,轿厢顶部结构与承重梁在俯视状态下存在交集,此交集使得轿厢无法上升至曳引机位置,因此,导致轿厢无法上升至较高的位置,从而使顶层高度较低的井道内无法安装电梯,同时,由于井道顶层高度的限制,导致轿厢内部净高较低,而提出的一种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厢可升至主机位置的后对重顶吊式电梯结构,包括井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的内部设置有轿厢主体(2),所述轿厢主体(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轿厢导轨(3),所述轿厢导轨(3)远离轿厢主体(2)的一侧与井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井道(1)的内部设置有对重板(4),所述对重板(4)位于轿厢主体(2)的右侧,所述对重板(4)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对重导轨(5),所述对重导轨(5)远离对重板(4)的一侧与井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井道(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主承载架(6),所述主承载架(6)位于对重导轨(5)的上方,所述主承载架(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曳引机(7),所述曳引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曳引轮(9),所述主承载架(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板(10),所述竖板(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副承载架(11),所述轿厢主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吊梁(12),所述顶吊梁(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轿顶轮组(13),所述副承载架(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绳头板(14),所述对重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绳头板(15),所述第一绳头板(14)的内壁和第二绳头板(1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钢丝绳(16),所述曳引轮(9)和轿顶轮组(13)均与钢丝绳(16)穿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可升至主机位置的后对重顶吊式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载架(6)位于副承载架(1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林旗,王凯,王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御墅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