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乳酸生产用结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746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乳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聚乳酸生产用结晶装置,包括设备框架,设备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地基板,地基板上设置有生产釜,生产釜内腔分别设置安装有结晶釜和物料分离釜,设备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传动顶架,传动顶架上设置有作业机台,结晶釜包括物料转化腔和输料斗腔,物料分离釜的上表面设置有衔接料口,输料斗腔的底部设置有底料出口,底料出口与衔接料口之间设置有通管相连接,物料分离釜呈圆柱型筒状结构并且内置有排液釜腔,排液釜腔内设置有滤网框,滤网框设置有两道并且呈对称排布,左右两侧的滤网框之间形成物料内容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低压环境相配合,提高结晶的析出程度,并且将结晶颗粒与水液分离。并且将结晶颗粒与水液分离。并且将结晶颗粒与水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乳酸生产用结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乳酸生产
,具体是一种聚乳酸生产用结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乳酸纤维,使用的原料聚乳酸来源于植物,非化石燃料,纤维具有可自然降解性,同时具有类似真丝光泽和手感,具有一定吸水性,是一种很好的纤维材料,发展潜力巨大。聚乳酸异收缩纤维是由两种不同收缩程度的丝复合而成,其织物具有良好的手感,是真正的智能化多功能纤维,应用领域更加丰富。
[0003]中国专利CN105420836B公开了一种保温棉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公开的方法中提到聚乳酸混合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经过熔融挤出后得到聚乳酸流体,将所述聚乳酸流体经孔径为5mm的模孔挤出,并经过水冷后切粒;但是该专利并没有公开具体的聚乳酸生产用结晶技术结构,而现有技术多采用水冷结晶的技术方法,从而聚乳酸的结晶析出不充分,结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乳酸生产用结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乳酸生产用结晶装置,包括设备框架(1),所述设备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地基板(11),所述地基板(11)上设置有生产釜(12),所述生产釜(12)内腔分别设置安装有结晶釜(13)和物料分离釜(14),所述设备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传动顶架(15),所述传动顶架(15)上设置有作业机台(16),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釜(13)包括物料转化腔(21)和输料斗腔(22),所述物料分离釜(14)的上表面设置有衔接料口(26),所述输料斗腔(22)的底部设置有底料出口(27),所述底料出口(27)与衔接料口(26)之间设置有通管(28)相连接,所述设备框架(1)上设置有中位加强支杆(32),所述中位加强支杆(32)支撑在底料出口(27)位置上,所述物料分离釜(14)呈圆柱型筒状结构并且内置有排液釜腔(31),所述排液釜腔(31)内设置有滤网框(33),所述滤网框(33)设置有两道并且呈对称排布,左右两侧的滤网框(33)之间形成物料内容空间,物料内容空间位于衔接料口(26)的下方,所述左右两侧的滤网框(33)之间还设置有若干道导流杆(37),所述导流杆(37)的杆面上设置有导流线槽,所述左右两侧的滤网框(33)的外壁中线位置设置有螺纹套(34),所述排液釜腔(31)的内壁两端通过轴承(36)安装有中线螺纹杆(35),所述中线螺纹杆(35)穿设在螺纹套(34)之间并且与螺纹套(34)通过内螺纹呈螺纹连接,所述排液釜腔(31)的两端设置有排液口(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生产用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框架(1)的侧边设置侧沿支架(23),所述侧沿支架(23)上设置有内支撑框(24),所述内支撑框(2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道横向支撑杆(25),所述结晶釜(13)的外壁支撑安装在横向支撑杆(25)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生产用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38)外接排液管道(3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生产用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机台(16)的顶部设置有设备架(41),所述设备架(41)上设置有盖合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然黄海洋张华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英特力工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