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73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包括位于硬化地面下方的池体,池体的上部外侧与硬化地面之间填充有池外渗透区;池外渗透区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围在池体上部外侧的第二过滤网、陶粒层、无烟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在旱季及降雨量小于设计截流倍数时,能够保证旱季污水的正常输送,减少雨水对污水的稀释,降低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在降雨量超过设计截流倍数时,通过池外渗透区将溢流出的雨水经过简单净化即可直接进入土壤供植物利用或用以补充景观水体等城市水系。该渗透调蓄池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建设和维护费用低,具有调蓄、净化和储存效果,并有助于雨水利用。并有助于雨水利用。并有助于雨水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


[0001]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

技术介绍

[0002]合流制排水系统是采用同一管道输送雨水和污水混合液的排水方式,利用截流管道将部分雨污混合液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随着降雨量增加,收集到的雨水流量超过合流制设计截流倍数对应的管道输送能力时,形成合流制排水溢流。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是造成我国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合流制调蓄池是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已被多个国家采用。
[0003]调蓄池具有一定的储存降雨时的雨污混合液的能力,合流制排水进入调蓄池短暂停留可降低峰值排水流量,减少排水管道的设计管径和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在排水系统起端雨污混合液污染程度相对较低,但峰值流量相对较高。对于这类排水需要较大的调蓄容积,占地面积大,施工困难,且合流制排水溢流出调蓄池直接排入水体仍然增加水环境污染,浪费水资源。因此对于城市地面空间条件不足的区域,如广场、停车场等民用建筑场所,需要研制出一种能够减少占地面积、维护操作简单,并能储存、净化溢流雨水的合流制调蓄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在旱季及降雨量小于设计截流倍数时,合流制排水通过进水管流入调蓄池后直接经出水管接入市政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降雨量超过设计截流倍数时,雨污混合液分两路排出,部分经出水管排入污水处理厂,部分经调蓄池防渗墙上部溢流至池外渗透区,通过陶粒层、无烟煤层过滤净化后流入土壤,同时经过渗透管输送至景观水体等城市水系回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包括位于硬化地面下方的池体,池体包括基础和防渗墙,池体高于地下水水位,防渗墙的作用是避免在旱季污水浓度较高时污水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池体的上部外侧与硬化地面之间填充有池外渗透区,池外渗透区的底部低于防渗墙顶300~500mm;池外渗透区具有缓存和过滤的功能,从池体溢流出来的水,部分缓存在池外渗透区内,部分经过池外渗透区过滤后渗入土壤或排入景观水体等城市水系;其中:
[0007]池体的下部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埋设在土壤中,进水管的高度高于出水管的高度,使污水可以靠重力流流出;池体内部位于进水管的出水口处安装有滤网装置;进一步的,滤网装置包括安装在防渗墙侧壁上的过滤网框以及放置在过滤网框内的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位于进水管的出水口端。
[0008]池外渗透区包括由内向外包围在池体上部外侧的第二过滤网、陶粒层、无烟煤层,无烟煤层内埋设有渗透管,渗透管外包覆有透水土工布。进一步优选的,渗透管的孔隙率为
1%~3%,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陶粒层和无烟煤层的孔隙率为35%~50%,溢出池体外的水体,在通过陶粒层和无烟煤层时,因其具有一定的孔隙率,水流通过填料颗粒之间的空间时路径较长,既能储存溢流雨水量,又能保证水质净化效果。池体调蓄容积和池外渗透区的有效储水容积应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及截流倍数计算。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陶粒层的厚度为200~300mm,陶粒层中陶粒的粒径为20~30mm,陶粒强度高,表面积较大,吸附能力较好,可以使池外渗透区具有一定的净水作用;所述无烟煤层的厚度为300~500mm,无烟煤层中无烟煤的粒径为5

10mm,无烟煤化学性能好,机械强度高,使用周期长,在酸性、中性、碱性水处理净化中均不溶解,均匀系数低,有助于加快流速,使经过陶粒层过滤的水体可顺利渗入渗透管或土壤中。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硬化地面开设有人孔,人孔与池体内部连通;人孔中安装有绳索,绳索的底端与第一过滤网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技术提供的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在旱季及降雨量小于设计截流倍数时,能够保证旱季污水的正常输送,减少雨水对污水的稀释,降低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在降雨量超过设计截流倍数时,考虑位于池体上部的水体一般相对位于池体下部的水体较为澄清,污染物含量较少,因此,通过池外渗透区将溢流出的雨水经过简单净化可以直接进入土壤供植物利用,也可用以补充景观水体等城市水系,达到减少溢流污染、削减洪峰流量和提高雨水利用程度的效果。该渗透调蓄池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建设和维护费用低,具有调蓄、净化和储存效果,并有助于雨水利用,尤其适用于城市空间条件不足的区域。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

池体,2

池外渗透区,3

基础,4

防渗墙,5

进水管,6

出水管,7

第一过滤网,8

过滤网框,9

第二过滤网,10

陶粒层,11

无烟煤层,12

透水土工布,13

渗透管,14

土壤,15

人孔,16

硬化地面,17

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安装”、“固定”、“连接”等均表示相互连接的两部件之间是固定在一起,一般是通过焊接、螺钉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19]参照图1所示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包括池体1和池外渗透区2,池体1由基础3和防渗墙4组成,池体下部连接有进水管5、出水管6,池内进
水端设有滤网装置,滤网装置包括安装在防渗墙侧壁上的过滤网框8以及放置在过滤网框内的第一过滤网7,第一过滤网7位于进水管的出水口端。池外渗透区2包围在池体1上部周围,包括第二过滤网9、陶粒层10、无烟煤层11、透水土工布12和至少2根渗透管13,渗透管13外敷透水土工布12,埋设在无烟煤层11内,池外渗透区2下部低于防渗墙4顶300~500mm。池体1及池外渗透区2顶部为硬化地面16,硬化地面中开设有人孔15,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硬化地面下方的池体,所述池体的上部外侧与硬化地面之间填充有池外渗透区;其中:所述池体的下部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高度高于出水管的高度;所述池体内部位于进水管的出水口处安装有滤网装置;所述滤网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水管出水口端的第一过滤网;所述池外渗透区包括由内向外包围在池体上部外侧的第二过滤网、陶粒层、无烟煤层,所述无烟煤层内埋设有渗透管,所述渗透管外包覆有透水土工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流制雨水渗透调蓄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外渗透区的底部低于防渗墙顶300~500mm;所述陶粒层的厚度为200~300mm;所述无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亚鲍韬张辉范信生吴可勾全增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