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类药物的药效评价方法及其系统和治疗设备的功效评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0620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神疾病类药物的药效评价方法及其系统和治疗设备的功效评价方法。该精神疾病类药物的药效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压力应激动物模型施加待测药物,得到给药组动物;检测给药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的自发性行为特征,对照组动物为未进行压力刺激的实验动物;比较给药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的自发性行为特征的差异,获得待测药物的药效。上述精神疾病类药物的药效评价方法中,通过检测给药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的自发性行为特征,比较给药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的自发性行为特征的差异,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待测药物的药效评价,有利于药物药效的临床研究。药物药效的临床研究。药物药效的临床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神疾病类药物的药效评价方法及其系统和治疗设备的功效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精神疾病类药物的药效评价方法及其系统和治疗设备的功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力相关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开发举步维艰,大多数在临床前动物模型行为学评估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候选药物在临床实验阶段失败,提示当前临床前动物模型行为学评价方法可能存在问题。
[0003]以抑郁症为例,抑郁症神经发生机制研究不断突破,更新人们对其疾病发生的理解并促进药物研发。已经在动物模型中揭示如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通路受体、Na
+
离子通道、NMDA受体、磷酸二酯酶、cAMP反应元件和结合蛋白等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机制的解析指导药企聚焦在提高突触间隙内5

羟色胺的水平或者调节NMDA受体活性等方式来缓解抑郁症状,开发新的药物。尽管投入大量时间进行新药研发,但目前可供选择的快速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并不多,大多抗抑郁药物需要服用数周才能起效。2019年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神疾病类药物的药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压力应激动物模型施加待测药物,得到给药组动物;检测所述给药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的自发性行为特征,所述对照组动物为未进行压力刺激的实验动物;比较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的差异,获得所述待测药物的药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给药组动物与所述对照组动物的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的差异小于设定条件,则判断所述待测药物能够正向影响精神疾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均为啮齿类动物,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包括如下行为模式中的至少一种:理毛、抬升、驼背、直立、踱步、转圈、行走、小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包括如下行为模式中的一种:理毛、抬升、驼背、直立、踱步、转圈、行走、小跑,所述比较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的差异,获得所述待测药物的药效的步骤包括:计算并比较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随行为采集时间变化的发生概率,若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随行为采集时间变化的发生概率的差值小于设定值,则所述待测药物能够正向影响精神疾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包括如下行为模式中的至少两种:理毛、抬升、驼背、直立、踱步、转圈、行走、小跑,所述比较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的差异,获得所述待测药物的药效的步骤包括:计算并比较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各种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之间发生转换的总次数,若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各种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之间发生转换的总次数的差值小于设定值,则所述待测药物能够正向影响精神疾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为驼背行为模式,所述比较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的差异,获得所述待测药物的药效的步骤包括:计算并比较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驼背行为模式发生概率的差异,若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驼背行为模式发生概率的差异小于设定值,则所述待测药物能够正向影响精神疾病,其中,所述驼背行为模式发生概率为驼背行为模式的发生时间与行为采集总时间的占比。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包括如下行为模式中的至少两种:理毛、抬升、驼背、直立、踱步、转圈、行走、小跑,所述比较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所述自发性行为特征的差异,获得所述待测药物的药效的步骤包括:计算并比较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任意一种所述自发性行为模式的发生概率的差异,若所述给药组动物和所述对照组动物的任意一种所述自发性行为模式的发生概率的差异小于设定值,则所述待测药物能够正向影响精神疾病,其中,任意一种所述自发性行为模式的发生概率为任意一种所述自发性行为模式的发生时间与行为采集总时间的占比。8.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渝婷赵炳皓梁丽莎吴永继夏柏汉王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