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酸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膜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耐酸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膜与膜过程是当代新型高效分离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特别适用于现代工业,在节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分离方法,膜分离技术有着操作温度低、分离性能高效、能耗小等优点。当今,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分离、海水淡化、废液处理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0003]膜分离在工业上的分离应用以及在各类废液处理过程中,接触各类有机溶剂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理想的工业用纳滤膜在有良好选择性的同时,还应至少满足以下一点要求:1)需有较强的耐酸性能,能够在强酸条件下保持长期的稳定性;2)需有较强的耐碱性能,能够在强碱条件下保持长期的稳定性;3)需有较宽的耐溶剂性,能够在不同有机溶剂体系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0004]传统的纳滤膜是聚酰胺膜材料,该膜通过多元酰氯单体和多元胺单体界面聚合制成。聚酰胺纳滤膜具有优异的渗透和选择性,但是酰胺基团在酸性条件下极易水解,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复合在所述基膜表面的表面活性层,所述表面活性层由异氰酸酯和胺单体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异氰酸酯包括三官能度以上的异氰酸酯,所述胺单体包括二官能度以上的胺单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官能度以上的异氰酸酯选自式(1
‑
1)~(1
‑
4)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还包括二官能度的异氰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中三官能度以上的异氰酸酯的含量在90%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酸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官能度以上胺单体选自式(2
‑
1)~(2
‑
6)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式(2
‑
5)中R1选自
‑
H、
‑
COOH、
‑
SO3H或
‑
PO(OH)2,所述式(2
‑
6)中R2选自
‑
H、
‑
COO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所波,邱建行,张奇峰,孙宇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