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带阻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432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质带阻滤波器,包括外壳、两个高频连接器、四个谐振杆以及七个介质谐振器;第一高频连接器、第二高频连接器、第一谐振杆、第二谐振杆、第三谐振杆、第四谐振杆、第一介质谐振器、第二介质谐振器、第三介质谐振器以及外壳构成七阶高频段带通滤波器;第一高频连接器、第二高频连接器、第一谐振杆、第二谐振杆、第四介质谐振器、第五介质谐振器、第六介质谐振器、第七介质谐振器以及外壳构成六阶低频段带通滤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介质带阻滤波器通过共用两个高频连接器、第一谐振杆、第二谐振杆以及外壳,实现七阶高频段带通滤波器和六阶低频段带通滤波器的并联,具有了阻带衰减大、过渡带窄、通带损耗低的优点。通带损耗低的优点。通带损耗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质带阻滤波器


[0001]本技术涉及滤波器
,尤其涉及一种介质带阻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带阻滤波器用于通带内干扰抑制,要求足够的阻带衰减,尽量小的插入损耗和尽量小的过渡带宽,以减小对有用频带的占用。通常的金属腔体滤波器Q值有限,阻带和通带之间的过渡带太宽,占用有用频带过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介质带阻滤波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滤波器Q值有限,阻带和通带之间的过渡带太宽,占用有用频带过多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介质带阻滤波器,该介质带阻滤波器包括:外壳、两个高频连接器、四个谐振杆以及七个介质谐振器;外壳内部形成内腔,两个高频连接器与外壳固定连接,谐振杆和介质谐振器内置于内腔内;第一高频连接器、第二高频连接器、第一谐振杆、第二谐振杆、第三谐振杆、第四谐振杆、第一介质谐振器、第二介质谐振器、第三介质谐振器以及外壳构成七阶高频段带通滤波器;第一高频连接器、第二高频连接器、第一谐振杆、第二谐振杆、第四介质谐振器、第五介质谐振器、第六介质谐振器、第七介质谐振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两个高频连接器、四个谐振杆以及七个介质谐振器;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内腔,两个所述高频连接器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谐振杆和所述介质谐振器内置于所述内腔内;第一高频连接器、第二高频连接器、第一谐振杆、第二谐振杆、第三谐振杆、第四谐振杆、第一介质谐振器、第二介质谐振器、第三介质谐振器以及所述外壳构成七阶高频段带通滤波器;所述第一高频连接器、所述第二高频连接器、所述第一谐振杆、所述第二谐振杆、第四介质谐振器、第五介质谐振器、第六介质谐振器、第七介质谐振器以及所述外壳构成六阶低频段带通滤波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板合围形成所述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频连接器和所述第二高频连接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个外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内腔的第一交叉耦合器,所述第一交叉耦合器用以形成所述七阶高频段带通滤波器的左侧近端零点。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荣金堂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成益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