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波段超宽带波导双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97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波段超宽带波导双工器,涉及波导双工器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下行滤波器端口和上行滤波器端口,所述腔体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公共端波导口,所述腔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外盖板,所述腔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公共端波导口、所述下行滤波器端口和所述上行滤波器端口均匀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空腔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内盖板,所述空腔内固定安装有谐振柱,所述谐振柱之间固定安装有耦合筋,所述内盖板上螺纹安装有多个协调螺钉,能实现C波段到X波段超宽带双工通信,通过减少通讯器件数量,降低加工成本,即增加了通信容量,又提高了移动通信的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波段超宽带波导双工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波导双工器结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跨波段超宽带波导双工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超宽带通信被广泛用于空间研究、广播卫星、固定通讯业务卫星等,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的容量越来越大,移动通信系统必然需要超宽带通信,通信系统选择所用频段时要重点考虑通信波段和容量。
[0003]具体地说,要求跨波段超宽带波导双工器的下行频段(5.920GHz~7.080GHz)为C波段,上行频段(7.170GHz~8.505GHz)为X波段,相对带宽超20%,带内插入损耗0.8dB。
[0004]传统的C波段或X波段的波导双工器下行频段和上行频段只是在同一个波段内,而且相对带宽只有1%~5%,带宽较窄,通信容量小,无法满足满足通信容量需求,而为了满足通信容量,又要使用多种通讯器件,提高了加工成本,安装效率降低。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跨波段超宽带波导双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波段超宽带波导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所述腔体(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下行滤波器端口(4)和上行滤波器端口(5),所述腔体(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公共端波导口(3),所述腔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外盖板(2),所述腔体(1)内设有空腔(6),所述公共端波导口(3)、所述下行滤波器端口(4)和所述上行滤波器端口(5)均匀所述空腔(6)连通,所述空腔(6)内所述下行滤波器端口(4)和所述公共端波导口(3)连通的区域为下行滤波器通道(601),所述空腔(6)内所述上行滤波器端口(5)和所述公共端波导口(3)连通的区域为上行滤波器通道(602),所述空腔(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内盖板(9),所述空腔(6)内固定安装有谐振柱(7),所述谐振柱(7)之间固定安装有耦合筋(8),所述内盖板(9)上螺纹安装有多个协调螺钉(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波段超宽带波导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端波导口(3)为31.8*14.5mm矩形口,所述下行滤波器端口(4)的端口标准为国际标准WR137,所述上行滤波器端口(5)的端口标准为国际标准WR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波段超宽带波导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柱(7)共有十四个,其中七个所述谐振柱(7)位于所述下行滤波器通道(601)内,另外七个所述谐振柱(7)位于所述上行滤波器通道(60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波段超宽带波导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滤波器通道(601)内的七个所述谐振柱(7)通过所述耦合筋(8)依次相连,所述上行滤波器通道(602)内最靠近所述上行滤波器端口(5)的三个所述谐振柱(7)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民谢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颉合楹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