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032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移动载具,所述移动载具上搭载有工控机、STM32开发板、升降平台,所述工控机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舵机,所述高清摄像头搭载在舵机上,所述舵机、高清摄像头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侧面图像拍摄、正面图像拍摄、固定点位图像拍摄及对比识别、同型飞机图像对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别方法主要操作都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航线目视检测时对人力和人因的依赖,提高了检查效率;整体检测流程规范且流程基本明确,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漏检事件发生,增加了民航客机的安全性。了民航客机的安全性。了民航客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民用飞机航线自动检测与维修
,具体为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民航客机目前主要的故障形式是由结构件的裂纹、腐蚀等损伤导致的结构故障,为确保执飞前飞机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飞机的无损检测非常重要,而飞机蒙皮表面检测又是飞机无损检测的重点。当前,飞机蒙皮表面检测仍是以地勤人员的目视检测为主。目视检查是航空器完整性检查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也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在对飞机进行其他的无损检测之前,凡是能目视到的部分都必须经过目视检查。对飞机的目视检查包括从飞行前绕机一周的检查;借助照明设备和放大镜对机体表面的仔细检查;直到借助内窥镜和反光镜对机体内部表面的检查。
[0003]目前航线目视检测存在如下缺陷:(1)飞机机型种类繁多,对不同机型的人工目视检查时间长、效率低下;(2)机场地勤机务人员的工作要求强度大,已逐渐需要被自动化替代;(3)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航线飞机安全隐患,漏检率高;(4)目前对航线飞机尚未有一套完整的、机械化的自动检测程序,不能满足民用飞机程序化维修检测的需要;(5)人工目视检查相较之于自动化图像对比存在明显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包括移动载具,所述移动载具上搭载有工控机、STM32开发板、升降平台,所述工控机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舵机,所述高清摄像头搭载在舵机上,所述舵机、高清摄像头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工控机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移动载具上还搭载有避障雷达,所述避障雷达与工控机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配合设置有步进电机,且通过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升降平台进行升降,所述步进电机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方法,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方法的检测内容如下:1)侧面图像拍摄;2)正面图像拍摄;3)固定点位图像拍摄及对比识别;4)同型飞机图像对比。
[0009]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方法工作过程如下:
1)移动载具的软硬件搭载依托远程控制的自动化智能移动载具,其上搭载工控机、显示屏、高清摄像头、升降平台、步进电机、舵机、STM32开发板、避障雷达等,远程联网至系统平台;2)移动载具的运行操作通过联网平台,操作人员远程控制移动载具,对客机侧面和正面进行环绕检测,通过移动载具的按序行进,对飞机侧面和正面的表面蒙皮进行拍摄,并且在每一个拍摄点位,通过操控升降平台,调整摄像高度,从低、中、高多个点位,仰视、平视、俯视多个角度,对飞机表面蒙皮进行拍摄并将图像上传,通过图像识别对比技术,找出差异点;3)利用系统平台数据库完成数据比对为将该程序化检查运用到所有航线以替代传统人工目视检测,实现一对多的高效操作,需利用系统平台数据库,实现多级同步高效操作和监管,提高民航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该系统通过移动载具上置的图像数据采集器或随未来发展趋势更新的智能化图像数据采集设备,含现役民机的所有型号进行身份,按照同型号分类,子集下包含每架现役民机。利用系统平台数据库,航线的客机人工目视检测均可实现自动化,并统一检查程序,将采集的数据与数据库内图像进行图像识别比对,自动找出异常点并将该异常反馈,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实现多级监管,确保最大程度的民机安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通过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别方法,其主要操作都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航线目视检测时对人力和人因的依赖,提高了检查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整体检测流程规范且流程基本明确,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漏检事件发生,增加了民航客机的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别方法不仅可供机场航线一般检测的需要,同时利用系统平台数据库,实现多航线高效完成异常点检测,记录所有飞机起飞前的基本外观图像,有助于故障的分析,也可以实现机场航线多级共同监管,增加了民航客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侧面图像拍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正面图像拍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固定点位图像拍摄及对比识别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模块连接示意图。
[0012]图中:A点——仰视拍摄,移动载具上升降平台低点点位;B点——平视拍摄,移动载具上升降平台上升至半高点点位;C点——俯视拍摄,移动载具上升降平台上升至全高点点位;O点——固定静态点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包括自动化智能可远程控制的移动载具,所述移动载具上搭载有工控机、STM32开发板、升降平台,所述工控机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舵机,所述高清摄像头搭载在舵机上,所述舵机、高清摄像头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利用移动载具带动高清摄像头移动、升降平台调节高清摄像头的高度、舵机控制高清摄像头的角度,进而实现控制不同点位、不同角度的拍摄;优选的,所述工控机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移动载具上还搭载有避障雷达,所述避障雷达与工控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配合设置有步进电机,且通过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升降平台进行升降,所述步进电机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移动载具上置设备搭载工控机、显示屏、高清摄像头、升降平台、步进电机、舵机、STM32开发板、避障雷达等,工控机搭载图像识别比对的相关程序;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方法,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方法的检测内容如下:1)侧面图像拍摄侧面图像拍摄由仰视、平视、俯视多个视角进行拍摄,其行为由机头向机尾进行拍摄,每移动一个点位前,均需按移动载具上摄像头多个固定高度拍摄,一般包括从机头至机尾的俯视、平视、仰视三视角拍摄,移动载具从机头向机尾方向依次拍摄,每一位置均需用移动载具上置的伸缩杆从固定三点依次仰视、平视、俯视拍摄,其要求三视角水平角度基本相同;2)同型飞机图像对比同型飞机图像对比,需要同一型号的飞机图像录入系统库内、该飞机投入运营前图像录入系统库内,运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库内该型号飞机和该飞机进行特定点位的图像比对,以找出异常点;所述同型飞机图像比对,可搭建平台系统库,对所有执行航线飞行任务的民机按照型号均需按照侧面、正面及固定点位进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包括移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载具上搭载有工控机、STM32开发板、升降平台,所述工控机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舵机,所述高清摄像头搭载在舵机上,所述舵机、高清摄像头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机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移动载具上还搭载有避障雷达,所述避障雷达与工控机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配合设置有步进电机,且通过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升降平台进行升降,所述步进电机与STM32开发板电性连接。4.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方法,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方法的检测内容如下:1)侧面图像拍摄;2)正面图像拍摄;3)固定点位图像拍摄及对比识别;4)同型飞机图像对比;飞机表面异物自动识方法工作过程如下:1)移动载具的软硬件搭载依托远程控制的自动化智能移动载具,其上搭载工控机、显示屏、高清摄像头、升降平台、步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永胜宋云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