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干式光纤带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89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光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干式光纤带光缆,包含有骨架单元(1)、光纤带(2)、外护套(3),光纤带(2)由多根光纤(21)及粘结层(22)构成;其特征在于:粘结层(22)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骨架单元(1)为一体式结构,骨架单元(1)的外缘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凸六边形,骨架单元(1)的内部形成空腔,骨架单元(1)内具有三个容置腔,每个容置腔内都具有多根层叠的方式分布的光纤带(2),外护套(3)包覆在骨架单元(1)之外,外护套(3)的外缘具有凹陷的第一撕裂槽(31)。本申请具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结构更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纤芯密度更高、施工更方便、施工时损伤更小/施工后更易恢复原状。复原状。复原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干式光纤带光缆


[0001]本技术属于通信光缆
,公开了一种全干式光纤带光缆。

技术介绍

[0002] 现有技术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81的规定,带状光缆具有中心束管式、层绞式、骨架式。中心束管式光缆中央是一根封闭的中心束管,内部放置若干根光纤带,检验、施工时,需要破坏中心束管才能取出光纤带,故效率低下,此外,中心束管内腔为圆形结构,并不能有效地利用空间资源,造成空间的浪费;层绞式光缆中,采用多根松套管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松套管与中心束管式光缆中的中心束管是一样的,内腔也是圆形,故也存在中心束管式光缆的缺陷;骨架式光缆是形成一个骨架,骨架外缘上周向分布骨架槽,光纤位于骨架槽内,当使用光纤带时,骨架槽需要较深或较宽,故产品尺寸较大,而且开剥骨架槽时,需要在护套上多处开剥,对于产品的损伤较大。因此,行业内期待结构更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纤芯密度更高、施工更方便、施工时对于产品外观损伤更小/施工后更易恢复原状的光纤带光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全干式光纤带光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全干式光纤带光缆,包含有骨架单元、多根光纤带、外护套,光纤带由多根光纤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骨架单元为一体式结构,骨架单元的外缘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凸六边形,骨架单元的内部形成空腔,骨架单元由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第四侧柱体、第五侧柱体、第六侧柱体、第七侧柱体、第八侧柱体、第九侧柱体、第十侧柱体构成,第一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二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二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三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三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四侧柱体的另一端,第四侧柱体的一端与第五侧柱体的另一端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四通道,第五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六侧柱体的另一端,第六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一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七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九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七侧柱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侧柱体的另一端,第八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十侧柱体的另一端,第八侧柱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七侧柱体、第八侧柱体、第九侧柱体、第十侧柱体位于空腔内,第七侧柱体与第二侧柱体相平行,第八侧柱体与第一侧柱体相平行,第九侧柱体与第六侧柱体相平行,第十侧柱体与第三侧柱体相平行,第一侧柱体与第四侧柱体相平行,第二侧柱体与第五侧柱体相平行,第三侧柱体与第六侧柱体相平行,第九侧柱体与第十侧柱体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一通道,第九侧柱体的一端与第五侧柱体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三通道,第十侧柱体的一端与第四侧柱体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四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七侧柱体、第八侧柱体四者围成横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容置腔,第三侧柱
体、第四侧柱体、第八侧柱体、第十侧柱体四者围成横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二容置腔,第五侧柱体、第六侧柱体第七侧柱体、第九侧柱体四者围成横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三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第二容置腔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三容置腔与第三通道相连通;多根光纤带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第一容置腔内,多根光纤带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第二容置腔内,多根光纤带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第三容置腔内,第一容置腔内的光纤带的长边与第一侧柱体相平行,第二容置腔内的光纤带的长边与第四侧柱体相平行,第三容置腔内的光纤带的长边与第五侧柱体相平行,外护套包覆在骨架单元之外,第四通道正下方的外护套的外缘具有凹陷的第一撕裂槽。
[0005]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全干式光纤带光缆,包含有骨架单元、多根光纤带、外护套、保护层,光纤带由多根光纤及将多根光纤粘结住的粘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骨架单元为一体式结构,骨架单元的外缘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凸六边形,骨架单元的内部形成空腔,骨架单元由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三侧柱体、第四侧柱体、第五侧柱体、第六侧柱体、第七侧柱体、第八侧柱体、第九侧柱体、第十侧柱体构成,第一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二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二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三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三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四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五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六侧柱体的另一端,第六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一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七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九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七侧柱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侧柱体的另一端,第八侧柱体的一端连接第十侧柱体的另一端,第八侧柱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侧柱体的另一端,第七侧柱体、第八侧柱体都位于空腔内,第九侧柱体的一端、第十侧柱体的一端伸出空腔,第四侧柱体的一端与第十侧柱体的一端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二通道,第五侧柱体的另一端与第九侧柱体的一端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三通道,第七侧柱体与第二侧柱体相平行,第八侧柱体与第一侧柱体相平行,第九侧柱体与第六侧柱体相平行,第十侧柱体与第三侧柱体相平行,第一侧柱体与第四侧柱体相平行,第二侧柱体与第五侧柱体相平行,第三侧柱体与第六侧柱体相平行,第九侧柱体与第十侧柱体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一通道, 第一侧柱体、第二侧柱体、第七侧柱体、第八侧柱体四者围成横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容置腔,第三侧柱体、第四侧柱体、第八侧柱体、第十侧柱体四者围成横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二容置腔,第五侧柱体、第六侧柱体第七侧柱体、第九侧柱体四者围成横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三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第二容置腔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三容置腔与第三通道相连通;多根光纤带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第一容置腔内,多根光纤带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第二容置腔内,多根光纤带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第三容置腔内,第一容置腔内的光纤带的长边与第一侧柱体相平行,第二容置腔内的光纤带的长边与第三侧柱体相平行,第三容置腔内的光纤带的长边与第六侧柱体相平行,保护层包覆在骨架单元之外,外护套包覆在保护层之外,第四通道正下方的外护套的外缘具有凹陷的第一撕裂槽,第二通道正下方的外护套的外缘具有凹陷的第三撕裂槽,第三通道 正下方的外护套的外缘具有凹陷的第二撕裂槽。
[0006]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更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纤芯密度更高、施工更方便、施工时对于产品外观损伤更小/施工后更易恢复原状。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实施实例1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图1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图1中使用的骨架单元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图3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5为实施实例2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6为图5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7为图5中使用的骨架单元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8为图7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为了使所在
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及实施本申请,现结合说明书会图对于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及相应的名称作一一对应描述。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干式光纤带光缆,包含有骨架单元(1)、多根光纤带(2)、外护套(3),光纤带(2)由多根光纤(21)及将多根光纤(21)粘结住的粘结层(2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22)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骨架单元(1)为一体式结构,骨架单元(1)的外缘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凸六边形,骨架单元(1)的内部形成空腔,骨架单元(1)由第一侧柱体(11)、第二侧柱体(12)、第三侧柱体(13)、第四侧柱体(14)、第五侧柱体(15)、第六侧柱体(16)、第七侧柱体(171)、第八侧柱体(172)、第九侧柱体(181)、第十侧柱体(182)构成,第一侧柱体(11)的一端连接第二侧柱体(12)的另一端,第二侧柱体(12)的一端连接第三侧柱体(13)的另一端,第三侧柱体(13)的一端连接第四侧柱体(14)的另一端,第四侧柱体(14)的一端与第五侧柱体(15)的另一端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四通道(107),第五侧柱体(15)的一端连接第六侧柱体(16)的另一端,第六侧柱体(16)的一端连接第一侧柱体(11)的另一端,第七侧柱体(171)的一端连接第九侧柱体(181)的另一端,第七侧柱体(17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侧柱体(11)的另一端,第八侧柱体(172)的一端连接第十侧柱体(182)的另一端,第八侧柱体(17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侧柱体(13)的另一端,第七侧柱体(171)、第八侧柱体(172)、第九侧柱体(181)、第十侧柱体(182)位于空腔内,第七侧柱体(171)与第二侧柱体(12)相平行,第八侧柱体(172)与第一侧柱体(11)相平行,第九侧柱体(181)与第六侧柱体(16)相平行,第十侧柱体(182)与第三侧柱体(13)相平行,第一侧柱体(11)与第四侧柱体(14)相平行,第二侧柱体(12)与第五侧柱体(15)相平行,第三侧柱体(13)与第六侧柱体(16)相平行,第九侧柱体(181)与第十侧柱体(182)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一通道(104),第九侧柱体(181)的一端与第五侧柱体(15)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三通道(106),第十侧柱体(182)的一端与第四侧柱体(14)不接触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二通道(105),第一通道(104)与第四通道(107)相连通,第二通道(105)与第一通道(104)相连通,第三通道(106)与第一通道(104)相连通,第一侧柱体(11)、第二侧柱体(12)、第七侧柱体(171)、第八侧柱体(172)四者围成横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一容置腔(101),第三侧柱体(13)、第四侧柱体(14)、第八侧柱体(172)、第十侧柱体(182)四者围成横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二容置腔(102),第五侧柱体(15)、第六侧柱体(16)第七侧柱体(171)、第九侧柱体(181)四者围成横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三容置腔(103),第一容置腔(101)与第一通道(104)相连通,第二容置腔(102)与第二通道(105)相连通,第三容置腔(103)与第三通道(106)相连通;多根光纤带(2)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第一容置腔(101)内,多根光纤带(2)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第二容置腔(102)内,多根光纤带(2)以层叠的方式分布在第三容置腔(103)内,第一容置腔(101)内的光纤带的长边与第一侧柱体(11)相平行,第二容置腔(102)内的光纤带的长边与第四侧柱体(14)相平行,第三容置腔(103)内的光纤带的长边与第五侧柱体(15)相平行,外护套(3)包覆在骨架单元(1)之外,第四通道(107)正下方的外护套(3)的外缘具有凹陷的第一撕裂槽(31)。2.一种全干式光纤带光缆,包含有骨架单元(1)、多根光纤带(2)、外护套(3)、保护层(4),光纤带(2)由多根光纤(21)及将多根光纤(21)粘结住的粘结层(2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22)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骨架单元(1)为一体式结构,骨架单元(1)的外缘为具有一个开口的凸六边形,骨架单元(1)的内部形成空腔,骨架单元(1)由第一侧柱体(11)、第二侧柱体(12)、第三侧柱体(13)、第四侧柱体(14)、第五侧柱体(15)、第六侧柱体(16)、第七侧柱体(171)、第八侧柱体(172)、第九侧柱体(181)、第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义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电线缆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