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式滤布防卡钩泄真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989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式滤布防卡钩泄真空装置,包括滤布和防泄真空衬布,所述滤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滤布顶部和底部两侧的边缘处皆设置有多组按钮母扣,所述滤布顶部和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刺面魔术贴,所述防泄真空衬布底部的两侧设置多组按钮子扣,所述防泄真空衬布底部两侧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毛面魔术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插杆卡在通孔中可以对连接块和连接框之间进行第一次卡合连接,同时卡板卡在卡槽的内部,同样是对连接块和连接框之间进行二次固定,可以有效的对带式滤布的两侧进行连接,相较于传统更加的牢靠,同时操作同样的简单方便,比传统的更加便于拆卸。加便于拆卸。加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式滤布防卡钩泄真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式滤布防卡钩泄真空装置
,具体为一种带式滤布防卡钩泄真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和水平真空带式压榨过滤机上使用的带式过滤布接头方式为无端连接、焊接连接和钢卡钩连接,无端连接和焊接连接方式不存在接头处泄真空现象,在滤布使用过程中,悬浮液与滤布接触,在真空压力的作用下固体颗粒被截留在滤布的表面形成一层滤饼,而后由逐渐增厚的滤饼继续截留颗粒,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0003]但是用卡钩连接的带式滤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卡钩连接通过两端的卡钩对接,中间加穿钢丝和聚酯单丝进行固定,单丝带式滤布在工作中,需要不断的进行传输,导致卡钩的连接处不断的挤压弯折,很容易造成连接处的断裂;
[0005]2、同时卡钩连接处的间隙很大,造成滤机在真空吸滤时泄真空,导致滤机过滤效率降低,会导致大量的固体颗粒从缝隙处穿过,达不到过滤的效果;
[0006]3、由于过滤室在滤布的下方,在卡钩连接处的侧边,同样时会造成暴露,使得滤布的卡钩连接处依旧是造成泄真空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清器滤布折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滤布的卡钩连接处不够牢靠;滤布卡钩的连接处会出现缝隙;同时卡钩连接处的侧边同样是造成泄露的原因相关问题。
[0008]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式滤布防卡钩泄真空装置,包括滤布和防泄真空衬布,所述滤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滤布顶部和底部两侧的边缘处皆设置有多组按钮母扣,所述滤布顶部和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刺面魔术贴,所述防泄真空衬布底部的两侧设置多组按钮子扣,所述防泄真空衬布底部两侧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毛面魔术贴,所述防泄真空衬布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侧翼衬布,一组所述侧翼衬布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刺面魔术贴,一组所述侧翼衬布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毛面魔术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框、凹槽、卡槽、连接槽、第一弹簧、插杆、固定块、连接杆和活动槽,所述连接框位于滤布的一侧,所述连接框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两端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连接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两组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槽内部顶部和底部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插杆,两组所述
连接杆相互远离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块、拉杆、通孔、滑板、卡板、安装板、顶杆、第二弹簧、滑槽和通槽,所述连接块位于滤布的另一侧,所述连接块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块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板,两组所述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滑板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拉杆,所述滑板相互远离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顶杆,两组所述滑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两组所述安装板内部靠近通槽的一侧设置有通槽,两组所述安装板相互靠近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卡板。
[0012]优选的,所述拉杆的顶部延伸出连接块的内部,所述拉杆与连接块之间相互滑动。
[0013]优选的,所述卡板呈L型,所述卡板与卡槽相互适配。
[0014]优选的,所述滑槽内部的两端设置有弹簧槽,所述第二弹簧与弹簧槽相互适配。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和连接框的一侧皆设置有连接布条,所述连接块和连接框皆与滤布通过布条缝制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底部和顶杆皆与通孔之间相互滑动适配。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毛面魔术贴和第一刺面魔术贴皆通过线与防泄真空衬布和滤布之间相互缝制。
[0018]优选的,所述插杆一侧的底部呈倾斜设置。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插杆卡在通孔中可以对连接块和连接框之间进行第一次卡合连接,同时卡板卡在卡槽的内部,同样是对连接块和连接框之间进行二次固定,可以有效的对带式滤布的两侧进行连接,相较于传统更加的牢靠,同时操作同样的简单方便,比传统的更加便于拆卸。
[0021]2、本专利技术利用按钮子扣卡在按钮母扣上,可以将防泄真空衬布与滤布的两侧进行连接,可以对卡钩的连接处进行有效遮蔽密封,防止过滤的杂质通过缝隙处穿过滤布,导致滤布的过滤效果,减低滤布的效率。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两组侧翼衬布之间相互的贴合可以对,滤布卡钩处的侧边进行有效的遮蔽可以有效的对卡钩处进行全方位的密封,使得杂质无法从缝隙处的穿过滤布,进一步增加了滤布的过滤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泄真空衬布俯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滤布俯视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泄真空衬布侧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连接件主视剖视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连接件主视剖视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A处放大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B处放大图;
[0031]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板立体图。
[0032]图中:1、滤布;2、第一连接件;201、连接框;202、凹槽;203、卡槽;204、连接槽;205、
第一弹簧;206、插杆;207、固定块;208、连接杆;209、活动槽;3、第二连接件;301、连接块;302、拉杆;303、通孔;304、滑板;305、卡板;306、安装板;307、顶杆;308、第二弹簧;309、滑槽;310、通槽;4、按钮子扣;5、第一刺面魔术贴;6、第一毛面魔术贴;7、防泄真空衬布;8、按钮母扣;9、侧翼衬布;10、第二刺面魔术贴;11、第二毛面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7]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式滤布防卡钩泄真空装置,包括滤布(1)和防泄真空衬布(7),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3),所述滤布(1)顶部和底部两侧的边缘处皆设置有多组按钮母扣(8),所述滤布(1)顶部和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刺面魔术贴(5),所述防泄真空衬布(7)底部的两侧设置多组按钮子扣(4),所述防泄真空衬布(7)底部两侧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毛面魔术贴(6),所述防泄真空衬布(7)两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侧翼衬布(9),一组所述侧翼衬布(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刺面魔术贴(10),一组所述侧翼衬布(9)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毛面魔术贴(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滤布防卡钩泄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连接框(201)、凹槽(202)、卡槽(203)、连接槽(204)、第一弹簧(205)、插杆(206)、固定块(207)、连接杆(208)和活动槽(209),所述连接框(201)位于滤布(1)的一侧,所述连接框(20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204),所述连接槽(204)内部两端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固定块(207),所述连接槽(20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02),两组所述凹槽(202)的底部设置有卡槽(203),所述连接槽(204)内部顶部和底部靠近固定块(207)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槽(209),所述活动槽(209)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连接杆(208),两组所述连接杆(208)的一侧设置有插杆(206),两组所述连接杆(208)相互远离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滤布防卡钩泄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包括连接块(301)、拉杆(302)、通孔(303)、滑板(304)、卡板(305)、安装板(306)、顶杆(307)、第二弹簧(308)、滑槽(309)和通槽(310),所述连接块(301)位于滤布(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瀚林滤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