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机构及具有其的无级调节电动尾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86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及具有其的无级调节电动尾翼,包括平行设置的输入丝杠和输出丝杠,以及用于连接输入丝杠和输出丝杠的传动螺母;还包括,尾翼本体;驱动机构,位于尾翼本体的中部,并且和传动机构之间形成传动配合;至少2个传动机构,且对称设置在驱动机构的两侧;还包括有尾翼调校机构,位于尾翼本体的最外侧,并且由传动机构驱动,对尾翼本体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双丝杠无极驱动:动力传动轴整体未经过方向转变,装配精度更好控制;自锁与无极控制功能通过丝杠螺母结构实现,对比蜗轮蜗杆或齿轮结构能有效减少噪音,运行更加平稳。运行更加平稳。运行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机构及具有其的无级调节电动尾翼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及具有其的无级调节电动尾翼。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尾翼,专业的叫法为扰流板,又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汽车尾翼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如果车尾的升力比车头的升力大,就容易导致车辆过度转向、后轮抓地力减少以及高速稳定性变差。
[0003]工作原理为: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力量,其中纵向为空气阻力。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人们设计使用了汽车尾翼,其作用就是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
[0004]汽车尾翼的作用,就是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使空气阻力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尽量抵消升力,有效控制气流下压力,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增加汽车的高速行驶稳定性;由于尾翼能降低汽车的空气阻力,因此高速汽车加装尾翼对于节省燃油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使汽车的外形更加美观,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0005]国外一些人根据它的形状形象地称它为“雪撬板”。国内也有人称它为“鸭尾”或“定风翼”,比较科学的叫法应为“扰流器”、“扰流翼”或“扰流板”。尾翼一般分单层和双层两种,有铝合金尾翼和碳纤维两种材料,而且分手动调校和液压自动调校,其中液压自动调校型多了液压立柱,可根据车速自动调整角度。
[0006]对于上述尾翼的改进,比较领先的技术下诞生的一种电动尾翼,电动尾翼它由电脑板接受车速信号,高速时快速导出空气乱流,它由电脑板接受车速信号,进而改变尾翼角度和高度,增加尾部下压力,以确保车辆高速状态下的行驶稳定性;在高速行驶中,通过刹车急刹,自动调整尾翼的角度,起到助力刹车,平衡车身的功能。
[0007]但是,现有的电动尾翼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一、同步较差,由于采用两个电机驱动系统运行,两侧运动机构的同步率依靠电子与软件控制,尾翼两端同步差,当单侧塌陷失效时行车有危险;二、开启位置单一,多数产品开启位置只有二或三个,或者固定式。开启角度选择范围较单一(并产生大量的角度标定研发制造控制过程);三、传动系统机构可靠性安全性低,传动部分多使用丝杆螺母传动,机构传动配合间有间隙未消除,运行时不平稳且会有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
[0009]一种传动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输入丝杠和输出丝杠,以及用于连接输入丝杠和
输出丝杠的传动螺母;
[0010]所述传动螺母上设有与所述输入丝杠和输出丝杠配合的输入孔和输出孔。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丝杠为单头小导程自锁丝杠,所述输出丝杠为多头大导程不自锁丝杠。
[00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无级调节电动尾翼。
[0013]一种无级调节电动尾翼,包括,
[0014]尾翼本体;
[0015]驱动机构,位于尾翼本体的中部,并且和传动机构之间形成传动配合;
[0016]至少2个以上所述的传动机构,且对称设置在驱动机构的两侧;
[0017]还包括有尾翼调校机构,位于尾翼本体的最外侧,并且由传动机构驱动,对尾翼本体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校;
[0018]所述驱动机构上设有输出轴,且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输入丝杠同轴设置;所述输入丝杠和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
[0019]所述输出丝杠上设有驱动轴,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尾翼调校机构之间通过驱动轴传动连接。
[0020]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按传动顺序依次连接有电机、减速器、输出齿轮组,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输出齿轮组上,且所述电机和输出轴并排设置且均呈横向排布;
[0021]所述输入丝杠和所述输出轴通过同步轴套形成同步传动配合。
[0022]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翼调校机构包括一多连杆铰链组,以及与尾翼本体固定的连接片;所述多连杆铰链组上设置有调节套,所述连接片由多数调节套带动进行活动。
[0023]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连杆铰链组包括按传动顺序设置的输入连杆铰链、第一摆杆套和第二摆杆套;其中,输入连杆铰链的输入端与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调节套连接在所述第一摆杆套和第二摆杆套上。
[0024]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连杆铰链包括传动顺序设置的与驱动轴相连的输入摆杆和通过连杆销与输入摆杆连接的输出摆杆;所述输出摆杆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摆杆套连接。
[0025]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摆杆套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摆壁,且两个第一摆壁的上端通过第一支撑端面衔接;所述输出摆杆的输出端连通过连杆销与所述第一摆壁连接;
[0026]所述第二摆杆套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摆壁,且两个第二摆壁的上端通过第二支撑端面衔接;
[0027]所述第一摆壁和第二摆壁均对称设置在输入连杆铰链的两侧。
[002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二摆壁和输入摆杆连接;所述驱动轴和所述第二摆壁之间设置有轴承。
[0029]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摆壁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摆壁的输出端和所述调节套之间分别通过连杆销传动连接。
[0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1]1.双丝杠无极驱动:动力传动轴整体未经过方向转变,装配精度更好控制;自锁与无极控制功能通过丝杠螺母结构实现,对比蜗轮蜗杆或齿轮结构能有效减少噪音,运行更加平稳;
[0032]2.无级式开启角度:采用多连杆铰链组对连接片进行角度及高度的调整,根据车速不同,提供不同的车身空气稳定压力,可以实现广阔的工作范围,易于开发匹配;
[0033]3.机构紧凑化:电机与输出轴并排设置且均呈横向排布,双丝杆平行设置且与多连杆铰链组横向排布,进而使得整体布局更加紧凑实用,且运行稳定可靠;
[0034]4.中置驱动连杆设置:输入连杆铰链布置于尾翼调校机构中间,使两个摆杆套受力更加均匀稳定;对比侧面单边布置驱动连杆,不会出现单边受力情况且结构紧凑,对布置空间需求小。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实施例2中驱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尾翼调校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0041]图7为实施例2中传动机构和尾翼调校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2]图8为实施例2中多连杆铰链组的等轴测剖视图。
[00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输入丝杠(100)和输出丝杠(200),以及用于连接输入丝杠(100)和输出丝杠(200)的传动螺母(300);所述传动螺母(300)上设有与所述输入丝杠(100)和输出丝杠(200)配合的输入孔(301)和输出孔(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丝杠(100)为单头小导程自锁丝杠,所述输出丝杠(200)为多头大导程不自锁丝杠。3.一种无级调节电动尾翼,包括,尾翼本体(10);驱动机构(20),位于尾翼本体(10)的中部,并且和传动机构(30)之间形成传动配合;至少2个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机构(30),且对称设置在驱动机构(20)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尾翼调校机构(40),位于尾翼本体(10)的最外侧,并且由传动机构(30)驱动,对尾翼本体(10)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校;所述驱动机构(20)上设有输出轴(70),且所述输出轴(70)和所述输入丝杠(100)同轴设置;所述输入丝杠(100)和所述输出轴(70)传动连接;所述输出丝杠(200)上设有驱动轴(80),所述传动机构(30)和所述尾翼调校机构(40)之间通过驱动轴(80)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级调节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按传动顺序依次连接有电机(21)、减速器(22)、输出齿轮组(23),所述输出轴(70)位于所述输出齿轮组(23)上,且所述电机(21)和输出轴(70)并排设置且均呈横向排布;所述输入丝杠(100)和所述输出轴(70)通过同步轴套(90)(800)形成同步传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级调节电动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调校机构(40)包括一多连杆铰链组,以及与尾翼本体(10)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森荣李书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