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勒克氏菌CYIJM6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55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勒克氏菌CYIJM6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勒克氏菌CYIJM6于2022年10月12日保存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M2022156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菌株溶磷能力强,适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磷素的活化,利用该溶磷菌可以显著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减少磷肥的施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溶磷菌株作用底物广泛,既可以释放有机酸等小分子活化固定态无机磷,也可以分泌磷酸酶水解有机磷,利用该溶磷菌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磷素活化能力。素活化能力。素活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勒克氏菌CYIJM 6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株勒克氏菌CYIJM 6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磷肥施用是保证作物产量的必需措施之一,然而施入磷肥的75

90%被土壤固定无法利用。大量磷素以无效态形式在土壤中积累,不仅影响土壤养分结构,还会提高面源污染的风险。更重要的是,磷肥的主要来源磷矿是不可再生资源,亟需有效的土壤磷素活化技术,能够高效利用土壤中积累的磷素,兼顾农业生产与磷素的可持续利用。
[0003]溶磷微生物能有效溶解土壤难溶磷、减少磷肥固定、增加作物吸磷量,从而提高磷肥利用率和提高作物产量,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安全、经济和有效的生物措施。然而,能够分离得到的高效溶磷微生物菌株种类和数量有限,筛选多与不同环境土壤的适配能力差。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磷素有效性极低,水分胁迫导致大部分微生物活性与功能大幅减弱。因此,特异性耐旱溶磷微生物资源及其利用,对于活化土壤磷素、保障粮食产量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勒克氏菌CYIJM 6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菌株溶磷能力强,适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磷素的活化,利用该溶磷菌可以显著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减少磷肥的施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勒克氏菌(Leclercia sp.)CYIJM 6,于2022年10月12日保存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M 20221561。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勒克氏菌CYIJM 6在溶磷解磷中的应用。
[0008]优选的,所述溶磷解磷中的磷包括有机磷和/或无机磷。
[0009]优选的,所述有机磷包括植酸钙。
[0010]优选的,所述无机磷包括磷酸钙。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菌株溶磷能力强,适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中磷素的活化,利用该溶磷菌可以显著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减少磷肥的施用。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溶磷菌株作用底物广泛,既可以释放有机酸等小分子活化固定态无机磷,也可以分泌磷酸酶水解有机磷,利用该溶磷菌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磷素活化能力。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溶磷菌Leclercia sp.CYIJM 6在磷酸钙(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中培养5天后,溶磷指数为2.42,可溶性磷浓度达到430mg/L。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溶磷菌Leclercia sp.CYIJM 6在植酸钙(有机磷)固体培养基中培养5天后,解磷指数为2.85,解磷量为228mg/L。
[0016]生物保藏说明
[0017]勒克氏菌(Leclercia sp.)CYIJM 6,于2022年10月12日保存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561,保藏地址:武汉大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以FastMinimum Evolution法构建序列进化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勒克氏菌(Leclercia sp.)CYIJM 6,于2022年10月12日保存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M 20221561。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勒克氏菌CYIJM 6在溶磷解磷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溶磷解磷中的磷优选包括有机磷和/或无机磷。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有机磷优选包括植酸钙。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无机磷包括磷酸钙。
[0021]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2]实施例1
[0023]1.菌株筛选与保存
[0024](1)采集朝阳双塔区农田耕层土壤,放置无菌袋低温保存。朝阳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干旱地区,适合耐旱菌株的筛选。
[0025](2)将1g土壤放于100mL无机磷筛选液体培养基(葡萄糖:10g/L,Ca3(PO4)2:5g/L,MgCl2:5g/L,MgSO4·
7H2O:0.25g/L,KCl:0.2g/L,(NH4)2SO4:0.1g/L),置于恒温培养箱28℃震荡培养24小时。
[0026](3)取1mL培养悬浊液接种于100mL新鲜配置的无机磷筛选液体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28℃震荡培养24小时。
[0027](4)重复(3)1次后,取培养悬浊液梯度稀释104和105倍,取200μL涂布无机磷筛选培养基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28℃培养24

48小时。
[0028](5)选择具有较大透明圈(即溶磷圈)的菌株,命名为CYIJM 6,计算溶磷指数(溶磷圈直径/菌落直径)。并将菌株在无机磷筛选平板纯化,单克隆纯化至少3次。纯化后的菌株用50%甘油与新鲜菌液1:1混合,于

80℃超低温冰箱保存。
[0029]2.菌株鉴定
[0030]细菌基因组DNA快速抽提试剂盒提取菌株CYIJM 6的DNA,Qubit2.0检测提取DNA的浓度与纯度。以该DNA为模板,以16S rRNA 27F/1429R为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6℃退火30s,72℃延伸90s,30个循环;72℃延伸10min。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的质量后,扩增片段采用Sanger法测序,菌株16S rR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31]序列在NCBI的16S rRNA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将其与相似度较高的菌株序列以Fast Minimum Evolution法构建序列进化树(图1),确定CYIJM 6为勒克氏菌(Leclercia)。
[0032]>Leclercia sp.CYIJM 6菌株16S rRNA序列(SEQ ID No.1):
[0033]TCGAACGGTAGCACAGAGAGCTTGCTCTCGGGTGACGAGTGGCGGACGGGTGAGTAACGTCTGGGAAACTGCCCGATGGAGGGGGATAACTACTGGAAACGGTAGCTAATACCGCATAACGTCGCAAGACCAAAGTGGGGGACC
TTCGGGCCTCACACCATCGGATGTGCCCAGATGGGATTAGCTAGTAGGTGGGGTAATGGCTCACCTAGGCGACGATCCCTAGCTGGTCTGAGAGGATGACCAGCCACACTGGAACTGAGACACGGTCCAGACTCCTACGGGAGGCAGCAGTGGGGAATATTGCACAATGGGCGCAAGCCTGATGCAGCCATGCC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勒克氏菌(Leclercia sp.)CYIJM 6,于2022年10月12日保存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M 20221561。2.权利要求1所述的勒克氏菌CYIJM 6在溶磷解磷中的应用。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楠胡菁旻陈振华张玉兰陈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