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用铁素体不锈钢及其生产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536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接用铁素体不锈钢及其生产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EAF+LF+VOD三步精炼方法获得高洁净度的钢水。Nb、Ti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提高钢的耐晶间腐蚀能力,生成的碳氮化物粒子不但起到强化作用,也可以在焊接过程中抑制晶粒的粗化。为了获得弥散析出的第二相组织,后续连铸过程中二冷阶段采用弱冷操作,以减轻合金元素偏析,获得尽可能均匀的组织,同时降低钢坯内应力,钢坯通过矫直段后需进行缓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EAF+LF+VOD三步精炼方法获得高洁净度的铁素体不锈钢基体,配合均匀弥散析出的第二相粒子,二者的耦合作用提升了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和耐蚀性能,极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周期。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用铁素体不锈钢及其生产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焊接用铁素体不锈钢及其生产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铁素体不锈钢(Ferrite Stainless Steel,简称FSS,400系)是在高温和常温下均以体心立方晶格的铁素体为基体组织的不锈钢,是不锈钢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成分特点为Cr含量11

30%,一般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Ni,有时添加有Mo、Ti和Nd等合金元素,由于精炼技术的进步,现代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超低S、P及(C+N)等含量的超纯净组织,进而具备更加优良的综合性能。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氧化和氯化物腐蚀的性能,其成本更低,线膨胀系数更小,热疲劳性能更好,具备更加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耐点蚀性能等,可在多种腐蚀介质环境下替代奥氏体不锈钢,广泛应用在石油设备、汽车、采矿、铁路及化工行业等多个领域。
[0003]现有关于焊接用铁素体不锈钢的生产及工艺控制中,人们对于改善铁素体不锈钢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缝和热影响区塑性、韧性、疲劳和耐热耐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用铁素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该焊接用铁素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C:<0.03,Si:0.30

0 .50,Mn:0.20

0.80,Mo:0.2

1.0,P:<0.03,S:<0.001,Cr:17.5

18.5,Ti:0.10

0.60,Nd:0.10

0.60,N:0.005

0.015,Ni:0.2

1.1,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用铁素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该焊接用铁素体不锈钢的生产制造方法,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配料—EAF炉冶炼—LF炉精炼—VOD炉精炼—CC连铸—轧制棒材—退火酸洗生产过程参数如下:(1)配料按照计算成分比例,配合使用廢不銹鋼、铬(钼、镍)合金、石灰及萤石等原材料,配料碱度范围在1.0~2.5,废钢配比40~50%,配料C:2.0~3.0,配料Si:1.5~2.5%,根据合金成分要求,控制S和P等有害元素,在保证出钢成分的同时,根据目标C、N含量配比Ti+Nd含量以获得弥散分布的第二相析出;(2)EAF炉冶炼配料原料按60

70t装入量计算,出钢量按60

70t计算,氧枪侧吹氧气进行脱Si,吹氧量根据Si含量配比进行大致估算,出钢Si:0.1~0.3,出钢温度在1630~1680℃,出钢过程中采用钢

渣混出的方式对Cr进行再回以降低Cr损失,出钢成分要求为:(3)LF炉精炼将EAF炉钢水出钢至LF炉中,受钢的自由距控制在1400
‑ꢀ
1800 mm,受钢温度范围在1640

1700℃,根据受钢成分及后续吹炼损耗计算并加入低碳铬铁、钼铁及石灰等合金辅料进行成分微调,同时进行顶吹氧气进行脱碳,吹氧量根据受钢C计算得出,吹氧顶端进气压力为1.0
ꢀ‑
1.6MPa,氧气流量控制在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姜方白李国张荣兴白峰坤杨春雷陈化顺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华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