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煮茧机,包括煮茧室和茧笼,所述煮茧室内设置有带动茧笼循环运行的循环运动装置,所述茧笼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循环运动装置上,所述茧笼的顶端开口且开口处通过销轴铰接有笼盖,所述煮茧室一端设置有出茧口,所述出茧口处倾斜设置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首端高于出料槽的尾端,且所述出料槽的首端与煮茧室连接,所述煮茧室上位于出料槽首端的上侧设置有辅助出茧装置,所述煮茧室内设置有用于开启笼盖加茧的弹性启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煮后蚕茧的顺利输送,减少了笼盖在打开时的损伤现象,保证了煮茧生产的正常进行。进行。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式煮茧机
[0001]本技术涉及蚕茧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式煮茧机。
技术介绍
[0002]煮茧是蚕茧加工制丝的一道重要工序,目前用于煮茧设备多采用在煮茧室中通过循环输送机构带动多个茧笼循环运行,在茧笼运行到上层时打开笼盖将蚕茧加入到不锈钢网板或不锈钢丝网制成的,然后循环输送机构带动茧笼循环运行至下层进行蒸煮,在下层运行蒸煮过程中,茧笼开口向下笼盖通过煮茧室内封盖机构封堵在茧笼开口上。但是目前笼盖在上层的打开多采用人工打开,非常不便,专利2019200540084
‑
一种煮茧机的煮茧笼公开了一种笼盖打开结构,采用笼盖与网笼铰接侧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设有小齿轮,机架上位于加料处之前的下方设有两块齿板、之后的上方设有两块齿板,小齿轮在经过加料处之前与下方齿轮板啮合转动使连接杆带动笼盖打开,小齿轮在经过加料处之后与上方齿轮板啮合转动使连接杆带动笼盖合上,但是上述专利中笼盖与小齿轮连接为刚性连接,在小齿轮与齿板啮合打开笼盖过程中如笼盖遇到其他机件等阻碍物,就会出现笼盖与阻碍物碰撞导致笼盖等的损伤现象,造成停机。并且现有煮茧设备在蚕茧蒸煮完后循环输送机构带动茧笼运行至煮茧室的出料端,在出料端循环输送机构带动茧笼由下层向上层运行时,茧笼由下层时开口向下转到上层开口向上,且在茧笼由下层转到上层期间笼盖在重力作用下摆动打开,蚕茧从茧笼内卸出进入下方的接料容器中,但是由于煮茧室的出料端设置有循环输送机构等部件,空间小,接料容器不易布置,煮后蚕茧从接料容器中移出输送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笼盖损伤现象、便于煮后蚕茧输送的循环式煮茧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循环式煮茧机,包括煮茧室和茧笼,所述煮茧室内设置有带动茧笼循环运行的循环运动装置,所述茧笼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循环运动装置上,所述茧笼的顶端开口且开口处通过销轴铰接有笼盖,所述煮茧室一端设置有出茧口,所述出茧口处倾斜设置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首端高于出料槽的尾端,且所述出料槽的首端与煮茧室连接,所述煮茧室上位于出料槽首端的上侧设置有辅助出茧装置,所述煮茧室内设置有用于开启笼盖加茧的弹性启盖装置。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出茧装置包括所述出料槽首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供水系统连接的送茧水管,两所述送茧水管的出口端伸入出料槽首端的内侧,所述出料槽的首端宽度大于出料槽的尾端宽度。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出茧装置包括所述出茧口处位于出料槽首端的上侧设置与供水系统连接的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上分布有指向出料槽首端的喷水管。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启盖装置包括所述笼盖的铰接端设置有弹性连接装置,所述弹性连接装置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的末端转动设置有导轮,所述煮茧室内壁上
沿茧笼运行方向设置有与导轮配合的启盖导轨。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包括所述笼盖上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与销轴平行或重合,所述转轴上套装有转筒,所述转筒内腔中设置有套装在转轴上的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转轴和转筒,所述摆臂固定连接所述转筒。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启盖导轨包括使笼盖打开的开启段、使笼盖保持打开状态的保持段和使笼盖关闭的闭合段。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循环式煮茧机,包括煮茧室和茧笼,所述煮茧室内设置有带动茧笼循环运行的循环运动装置,所述茧笼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循环运动装置上,所述茧笼的顶端开口且开口处通过销轴铰接有笼盖,所述煮茧室一端设置有出茧口,所述出茧口处倾斜设置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首端高于出料槽的尾端,且所述出料槽的首端与煮茧室连接,所述煮茧室上位于出料槽首端的上侧设置有辅助出茧装置,所述煮茧室内设置有用于开启笼盖加茧的弹性启盖装置。本技术通过出茧口处倾斜设置的出料槽以及辅助出茧装置可将从茧笼内卸出的蚕茧滑落入远离煮茧室出料端的容器中,避免了煮茧室出料端空间小不易布置接料容器的现象,便于煮后蚕茧的顺利输送;同时弹性启盖装置也使得笼盖打开时可存在一定弹性缓冲效果,减少笼盖在打开时与阻碍物碰撞导致笼盖等的损伤现象,也减少了因此导致的停机,保证了煮茧生产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0011]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煮茧室出茧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茧笼的侧视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弹性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的弹性启盖装置与启盖导轨配合示意图。
[0017]图中:1
‑
煮茧室;2
‑
茧笼;21
‑
笼盖;3
‑
链轮;31
‑
链条;32
‑
支撑轮;33
‑
支撑带;34
‑
导引链轮;4
‑
蒸汽供应系统;41
‑
进汽管道;42
‑
进汽阀;5
‑
供水系统;51
‑
进水管道;52
‑
进水阀;53
‑
排水管道;54
‑
排水阀;6
‑
出料槽;61
‑
送茧水管;62
‑
送茧水阀;7
‑
送水管;71
‑
喷水阀;72
‑
喷水管;8
‑
导轮;81
‑
摆臂;82
‑
转筒;83
‑
转轴;84
‑
连接弹簧;9
‑
启盖导轨;91
‑
开启段;92
‑
保持段;93
‑
闭合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结构以及功能基本相同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简明,省略了关于基本上相同的组成部分的冗余描述。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循环式煮茧机,包括煮茧室1和茧笼2,茧笼2可以采用不锈钢网板或不锈钢丝网制成,所述煮茧室1内设置有带动茧笼2循环运行的循环运动装置,所述茧笼2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循环运动装置上,所述茧笼2的顶端开口且开口处通过销轴铰接有笼盖21,所述煮茧室1一端设置有出茧口;并且循环运动装置可以采用煮茧室1内两端分别
转动设置有链轮3,两链轮3之间安装有链条31,驱动电机驱动一链轮3带动链条31循环运动,其中链条31运行依次穿过煮茧室1上层和下层,茧笼2间隔设置在链条31上,并且在煮茧室1下层两端可分别设置有导引链轮34,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式煮茧机,包括煮茧室和茧笼,所述煮茧室内设置有带动茧笼循环运行的循环运动装置,所述茧笼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循环运动装置上,所述茧笼的顶端开口且开口处通过销轴铰接有笼盖,所述煮茧室一端设置有出茧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茧口处倾斜设置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首端高于出料槽的尾端,且所述出料槽的首端与煮茧室连接,所述煮茧室上位于出料槽首端的上侧设置有辅助出茧装置,所述煮茧室内设置有用于开启笼盖加茧的弹性启盖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煮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出茧装置包括所述出料槽首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供水系统连接的送茧水管,两所述送茧水管的出口端伸入出料槽首端的内侧,所述出料槽的首端宽度大于出料槽的尾端宽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煮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出茧装置包括所述出茧口处位于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忠山,刘贤军,徐军涛,卢永正,刘发余,
申请(专利权)人: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