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36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向前与一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包括:一绝缘壳体,其上部凸设有至少一凸台;一锁扣件,其安装至所述绝缘壳体的上部,所述锁扣件包括用以和所述对接连接器锁定的两个闩锁部、连接两个所述闩锁部的一连接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向上弯折且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受力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凸台的上方;其中,当所述受力部受到外力向下移动时,调节所述闩锁部的位置以和所述对接连接器解锁,且所述凸台限制所述受力部的下移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保证受力部的下方有足够的下移空间进行弹性形变,且当受力部的受力过大时、或者所述连接部直接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通过所述凸台能避免所述锁扣件过度形变而损坏。损坏。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避免锁扣件过度形变而损坏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习知的一电连接器,其向前和一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和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一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一弹性部,所述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第二端部可通过所述弹性部弹性运动,所述第二端部的上表面设有用以和所述对接连接器相锁扣的卡钩,当所述第二端部受力形变而向下移动时,所述卡钩从所述对接连接器解锁,之后再通过所述弹性部带动所述第二端部复位。
[0003]为实现所述第二端部的下移,所述第二端部呈悬空状态直接面对所述绝缘本体的上侧面或直接所述第一端部相面对,所述第二端部下方会有较大的空气间隙,导致了当所述第二端部受力较大时所述第二端部容易向下过度位移,进而带动弹性部过度弯折而无法恢复弹性;尤其是经过多次使用,所述锁扣件多次大幅度下移后,所述弹性部逐渐弹性疲乏而失去原本的弹力,导致所述第二端部无法复位,影响了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对接连接器之间的稳定连接。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通过受力部从连接部的前端向上弯折,保证了受力部的下方有足够的下移空间进行弹性形变;而通过所述凸台使得所述连接部下移到一定程度后被所述凸台支撑,使得当受力部的受力过大时、或者所述连接部直接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能限制所述受力部、所述连接部过度的下移,能避免所述锁扣件过度形变而损坏。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向前与一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包括:一绝缘壳体,其上部凸设有至少一凸台;一锁扣件,其安装至所述绝缘壳体的上部,所述锁扣件包括用以和所述对接连接器锁定的两个闩锁部、连接两个所述闩锁部的一连接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向上弯折且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受力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凸台的上方;其中,当所述受力部受到外力向下移动时,调节所述闩锁部的位置以和所述对接连接器解锁,且所述凸台限制所述受力部的下移距离。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凸台的顶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相面对且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凸台的顶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距离自前往后逐渐缩小。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顶表面包括相连接的前倾斜面和后水平面,所述前倾斜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在所述上下方向上面对所述前倾斜面和所述
后水平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受力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延伸段和自所述延伸段的前端朝下且朝后弯折延伸一回折段,所述回折段与所述延伸段形成一锐角,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受力部且套设在所述回折段的外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拉带,所述拉带连接于所述受力部,所述绝缘壳体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凸台,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具有一通道,所述拉带穿过所述通道向外延伸。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顶表面用以限制所述受力部的下移距离,所述锁扣件还包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的两个U形弹性部、以及连接两个所述U形弹性部的一横梁,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绝缘壳体;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拉带,所述拉带连接于所述受力部并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横梁之间穿过,所述横梁具有限制所述拉带向上运动的一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在上下方向上低于所述凸台的顶表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一开口,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后端面均和所述U形弹性部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两个凸台和连接两个所述凸台的一限位梁,所述限位梁的顶表面与所述凸台的顶表面齐平且至少部分和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相面对,所述限位梁和两个所述凸台共同围设形成一通道;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拉带,所述拉带连接于所述受力部并从所述通道穿过,所述限位梁具有限制所述拉带向上运动的一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在上下方向上低于所述凸台的顶表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锁扣件还包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个U形弹性部,每一所述闩锁部用于和所述对接连接器的一外壳相锁定,所述绝缘本体的上部具有用以和所述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并插入所述外壳内的一对接板,所述受力部和所述对接板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0015]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对接板的下方并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后方具有一插接面,所述对接板向前突出于所述插接面;其中,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凸台的前端面与所述插接面齐平或位于所述插接面的后方,所述受力部向前延伸超过所述凸台的前端面。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通过所述受力部从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向上弯折,使得所述受力部能相对所述连接部向上抬高,保证了所述受力部的下方有足够的下移空间进行弹性形变;而所述连接部相对较低且其下方设有所述凸台,所述连接部下移到一定程度后将会被所述凸台支撑,使得当所述受力部的受力过大时、或者所述连接部直接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能通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凸台的抵接来限制所述受力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移距离,能避免所述锁扣件过度形变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未对接时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锁扣件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锁扣件从另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对接完成后的局部剖面图;
[0025]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26]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局部剖面图。
[0027]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0028][0029]【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为了更加方便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说明书附图中的三维坐标轴中的X轴定义为前后方向X,Y轴定义为左右方向Y,Z轴定义为上下方向Z,X轴、Y轴和Z轴之间两两相互垂直。
[0032]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的一个电连接器100,其用以向前和一对接连接器200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向前与一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壳体,其上部凸设有至少一凸台;一锁扣件,其安装至所述绝缘壳体的上部,所述锁扣件包括用以和所述对接连接器锁定的两个闩锁部、连接两个所述闩锁部的一连接部以及自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向上弯折且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受力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凸台的上方;其中,当所述受力部受到外力向下移动时,调节所述闩锁部的位置以和所述对接连接器解锁,且所述凸台限制所述受力部的下移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凸台的顶表面在上下方向上相面对且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凸台的顶表面的一部分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距离自前往后逐渐缩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顶表面包括相连接的前倾斜面和后水平面,所述前倾斜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在所述上下方向上面对所述前倾斜面和所述后水平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延伸段和自所述延伸段的前端朝下且朝后弯折延伸一回折段,所述回折段与所述延伸段形成一锐角,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受力部且套设在所述回折段的外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拉带,所述拉带连接于所述受力部,所述绝缘壳体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凸台,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具有一通道,所述拉带穿过所述通道向外延伸。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顶表面用以限制所述受力部的下移距离,所述锁扣件还包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的两个U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继金汪世明王泽锋舒荣仲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