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的仿洞石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砖,特别是涉及一种设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的仿洞石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陶瓷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洞石是一种名贵的天然石材,越来越备受建筑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关注与青睐,并且在许多世界知名建筑上均有使用。洞石表面有着特殊的质感和纹理,并且表面和内部分布着大量天然的无规则的孔洞,表现出独特的历史与文化韵味,让人们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而,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对天然洞石的大量开采,本就储量有限的天然洞石资源愈加匮乏,品质亦难以得到保障。另外,天然洞石一般质地疏松,强度较低,又因其价格高昂,使得其在建筑材料领域的使用也受到限制。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减少对天然洞石的开采,也为了在更多的建筑材料使用场合展现洞石之美,仿洞石产品应运而生。在诸多仿洞石产品中,陶瓷砖具有低廉的价格、良好的装饰效果和稳定的性能,是天然洞石的最佳替代品。
[0003]目前,为了在陶瓷砖上实现洞石的多孔结构,通常会采用发泡材料在高温烧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设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的仿洞石陶瓷砖,从下至上包括底料层和面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分布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大敞开不规则孔洞不规则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最大直径或最大对角线长度为3
‑
30mm,由将粉料压制成型为陶瓷砖坯体的模具中上模具内表面胶面分布的不规则凸起模压形成;不规则凸起的高度为1
‑
4mm;所述的小敞开孔洞为圆形,以及不规则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圆形的小敞开孔洞直径为0.5~3.0mm,由混入面料粉料有机物颗粒干燥后形成;不规则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的最大直径或最大对角线长度小于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的仿洞石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洞石陶瓷砖还包括面釉层和底釉层,其中,面釉层厚度为0.02~0.1mm,面料层和面釉层分布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的仿洞石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料层厚度为4~9mm,面料层厚度为1~4mm,所述的仿洞石陶瓷砖的破坏强度为3000~3500N,断裂模数为35~40MPa,吸水率为0.05~0.15%;所述的面料层面料的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60~75wt%、氧化铝15~20wt%、氧化钾1.5~5.0wt%、氧化钠1.5~5.0wt%、氧化钙0.2~2.0wt%、氧化镁0.2~2.0wt%、氧化铁0.1~1.5wt%、氧化钛0.01~1wt%;所述的底料层底料的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60~75wt%、氧化铝15~20wt%、氧化钾1.5~4.5wt%、氧化钠1.5~4.5wt%、氧化钙0.2~2.5wt%、氧化镁0.2~2.5wt%、氧化铁0.2~2.5wt%、氧化钛0.1~2.0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的仿洞石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物的熔点低于2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的仿洞石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物为聚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碳酰胺和聚己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有机物为颗粒形状,粒径为0.5~3.0mm,加入量为面料总质量的0.5~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的仿洞石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与普通将粉料压制成型为陶瓷砖坯体的模具材质相同,上模具和下模具均为钢材质;所述的胶面的材质为硅胶;所述的不规则凸起的形状和分布通过扫描天然洞石表面结构设计所得,或者是根据目标陶瓷砖表面的装饰效果进行形状和分布的设计所得。7.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大敞开不规则孔洞和小敞开孔洞的仿洞石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1)配料:配置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成东,饶平根,黎友海,胡刚勇,孙本勇,潘侦,蒋浩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弼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