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频率前馈补偿的虚拟同步机并网有功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同步机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频率前馈补偿的虚拟同步机并网有功优化方法,适用于电力电子技术中的虚拟同步机并网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虚拟同步机的虚拟惯量控制环节使得自身的有功
‑
频率闭环控制系统变成一个典型二阶振荡系统,故其并网有功在有功参考指令扰动下不可避免地出现动态振荡与功率超调。此外,增加一次调频系数的数值可增强传统虚拟同步机并网有功动态振荡的抑制效果,但同时会影响系统有功
‑
频率的一次调频特性,故通过直接调节虚拟惯量系数、一次参数系数的方式,将难以保证传统虚拟同步机并网有功兼具良好的动态特性与稳态性能。
[0003]为此,人们做了各种研究,如题为“An improved virtual inertia algorithm of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XU H Z,YU C Z,LIU C,et al,《Journal of Moder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频率前馈补偿的虚拟同步机并网有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一次调频控制部分,将虚拟同步机的输出角频率ω
s
减去电网额定角频率ω0,得到两者的频率差
△
ω作为一次调频控制的输入量,将频率差
△
ω经过由一次调频系数D
p
与电网额定角频率ω0乘积构成的比例环节后得到一次调频控制的有功调节量P
d
;步骤2,虚拟惯量控制部分,将虚拟同步机的有功参考指令P
ref
减去虚拟同步机的并网有功P
e
与步骤1中得到的一次调频控制的有功调节量P
d
后,经过包含虚拟惯量系数J与电网额定角频率ω0的虚拟惯量控制环节后得到虚拟同步机的输出角频率ω
s
;步骤3,前馈补偿量计算,将电网额定角频率ω0经过包含有功参考指令P
ref
、虚拟惯量系数J、一次调频系数D
p
与电网额定角频率ω0的频率前馈补偿环节G
F
(s)后得到前馈补偿控制的补偿量ω
c
;步骤4,将步骤2中得到的虚拟同步机的输出角频率ω
s
加上步骤3中得到的前馈补偿控制的补偿量ω
c
后得到两者的角频率之和ω
m
,将角频率之和ω
m
减去电网角频率ω
g
后经过积分运算得到虚拟同步机的功率因数角δ;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虚拟同步机的功率因数角δ乘以同步电压系数K得到虚拟同步机的并网有功P
e
;步骤6,将步骤4中得到的角频率之和ω
m
经过积分运算得到虚拟同步机的输出相位θ,将输出相位θ作为dq坐标变换所用相位,对无功控制环得到dq坐标系下的电压参考指令E
*dq
进行dq坐标变换得到abc坐标系下的三相电压调制信号E
*abc
,再由三相电压调制信号E
*abc
经过SVPWM调制环节生成变换器逆变桥开关管的驱动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荣亮,兰才华,陆东平,于雁南,兰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