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整体式船坞走廊施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25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坞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整体式船坞走廊施工结构及方法,其中施工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为四面封闭两面开口的半包围罩型结构,且开口面为一个底面和一个相邻侧面;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上设置有万向轮和预埋拉杆,所述万向轮有若干个,且竖直安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底部的边上,所述预埋拉杆有若干个,且均水平设置在所述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的顶面的内部,所述预埋拉杆的一端伸出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开口的一侧,本结构其预制可移动的特点降低了船坞走廊底板和底部坞墙的施工难度,同时减少了模板安装、拆除、转运的时间,不仅缩短了工期还节约了项目成本。目成本。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整体式船坞走廊施工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坞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整体式船坞走廊施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坞结构在地面以下,在建造过程中,要先进行开挖,然后对坞墙部分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回填,对于扶壁式坞墙结构,船坞走廊以下、护舷以上部分由走廊底板、两侧扶壁墙及坞墙、底部回填层共同构成五面封闭一面开口的空间;因为该空间内空间狭小,走廊底板、坞墙、扶壁墙之间相互存在倒角,常规模板支、拆、加固难度大,浪费工时,消耗人力,施工方式死板不灵活,各施工单元之间无法灵活调配。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预制整体式船坞走廊施工结构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设计一种预制整体式船坞走廊施工结构及方法,其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能够批量生产,在底部加装了万向轮更能实现在各施工地段之间的调配,缩短了工时,通过自重达到脱模的效果,并且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外表面设置双层塑料膜,使脱模效果更佳,利用本结构的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整体式船坞走廊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为四面封闭两面开口的半包围罩型结构,且开口面为底面和一个相邻侧面;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上设置有万向轮(101)和第一预埋拉杆(102),所述万向轮(101)有若干个,且竖直安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的底部开口处的边上,所述第一预埋拉杆(102)有若干个,且均水平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的顶面的内部,所述第一预埋拉杆(102)的一端伸出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开口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整体式船坞走廊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的各相邻面的互相连接处均设置有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整体式船坞走廊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可调底托(103),若干所述可调底托(103)均安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底部的边上。4.一种预制整体式船坞走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施工段要求,预制若干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在预制过程中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的顶面的内部设置若干第一预埋拉杆(102),并在底部设置若干万向轮连接件;步骤二:在施工地段根据设计需求进行挖坑,随后在先浇筑坞墙(8)的区域设置第二预埋拉杆(81)并进行浇筑,然后再对回填层(9)进行回填,回填完成后根据设计需求在所述回填层(9)上铺设若干木板(10);步骤三:将万向轮(101)连接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的底部,然后运输至扶壁间;步骤四: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的外表面铺设双层塑料膜(2);步骤五:通过所述万向轮(101)调整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与坞墙和扶壁墙之间的间距,并锁定所述万向轮(101),然后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文辉王明军秦发成赵春亮孙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