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套钢模板的支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钢模板支撑领域,特别涉及成套钢模板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快速发展,高大模板支架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车站、综合管廊等地下工程的结构施工中。目前,木模板支架体系是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侧墙施工主要方法。
[0003]然而,木模板支架体系模板间拼装精度要求高,且需要搭设满堂支架作为侧墙模板的支撑体系,耗时长;木模板强度低,易发生变形大、模板拼缝处开裂、漏浆,导致脱模后混凝土外观质量差,使地下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困难;同时,经多次周转使用过程中,模板损耗较大,经济性和环保性较差。随着社会对地下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钢模板支撑体系成为了提高地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
[0004]其中针对于圆柱形钢模板的内侧支撑结构,现有技术无法保持其圆周度和同轴度,且不便于拆卸组装,为此我们提出成套钢模板的支撑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便于调节和拆卸的钢模板内侧支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成套钢模板的支撑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钢模板(1)内自上而下等距均分设置若干弧形支撑总件(2),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总件(2)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总件(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板(21),两个所述弧形板(21)相对的一侧通过中间连接件(24)进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板(21)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有旋转连接座(23),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总件(2)的端部间通过旋转连接座(23)进行装配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24)的内侧固定有中心支撑(3),所述弧形板(21)上固定有纵向支撑(22),同一弧形支撑总件(2)的两个纵向支撑(22)间设有第一螺纹调节杆(4),所述第一螺纹调节杆(4)的两端分别与纵向支撑(22)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支撑(3)上设有垂直通管(31),所述垂直通管(31)套接在第一螺纹调节杆(4)的外侧;所述中心支撑(3)远离中间连接件(24)的一侧设有调节螺纹(32),所述调节螺纹(32)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螺母座(52),所述螺母座(5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旋转环(51),所述旋转环(51)与纵向支撑(22)间还设有第二螺纹调节杆(5),所述第二螺纹调节杆(5)的一端与纵向支撑(2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调节杆(5)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53)与旋转环(51)外壁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支撑(3)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杨健,张喆,段兴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