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涌水处理工艺及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井下涌水处理工艺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硫化矿井下涌水通常是酸性废水,原因是水中含有无机的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污染因子为pH、重金属离子、COD和氨氮等,处理水标准需满足《酸性矿井水处理与回收技术导则》(GB 37764
‑
2019),《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7
‑
2010)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二者从严执行,同时满足周边农作物灌溉标准(GB5084
‑
2005)。
[0003]常用的几种废水处理方法:1、自然降解法,这种方法较缓慢,降解的效果较差,指标难以实现全部达标;2、混凝沉淀法,主要选用明矾、聚合氯化铝等无机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等有机混凝剂,产生絮凝作用,加速沉降,其无法对井下涌水中的一些无机盐或金属离子进行吸附沉淀;3、酸碱中和法,对于酸性溶液,中和作用不仅产出pH近于中性的废水,而且可以把重金属从溶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涌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曝气处理:井下涌水进入曝气池,曝气氧化,将一些无机的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氧化,进入下一工序处理,降低水中的COD;S2,中和处理:曝气过的涌水进入中和罐,加入石灰水进行酸碱中和,并进行低速搅拌,将一些可溶性盐、重金属离子,发生中和反应后产生难溶性的沉淀,进入下一工序沉降;S3,絮凝处理:涌水进入絮凝反应罐,定量加入絮凝剂,用量,并进行低速搅拌,将水中的悬浮物和上一工序生成的沉淀聚合成大分子的抱团物,进入下一工序;S4,沉降处理:絮凝后的涌水进入浓密沉降池,沉降净化,抱团物沉降到浓密池底部,形成浓度较大的泥浆,通过排泥泵排出到尾矿库,被净化后的清水通过浓密池上部溢流堰溢出,进入下一工序;S5,PH调节处理:呈碱性的溢流水进入排水调节池,加入草酸进行稀释中和,使pH达到排水许可证标准,一部分进入生产水内循环,另一部分进入厂区废水总排口,通过监测后达标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涌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设置两个串联的曝气池,进行连续曝气,涌水得到充分曝气氧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涌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连续稳定添加5%浓度的Ca(OH)2过饱和溶液,可加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后,涌水pH控制在9.5
‑
1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涌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絮凝剂选用阴离子聚乙烯酰胺(PAM),用量20
‑
30g/t,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和阳离子PAM相同的水质净化效果,同时降低絮凝沉降反应罐的搅拌器转速,减少抱团物的解体,保证絮凝沉降的充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涌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草酸的用量为30
‑
40g/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胜,钟业康,徐刚,刘彬,唐玉弟,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