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中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918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中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涉及测绘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预制沉井垂直沉入预定水域底部,将预制沉井内底部的自然地质层进行清障,使预制沉井下沉,当预制沉井底端完全下沉至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时停止清障,然后向预制沉井内部加入预定厚度的水下混凝土层,并将测量杆放入预制沉井,使测量杆底端与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接触且上端延伸于水面上,待水下混凝土层凝固至预定凝固强度后,将预制沉井分离并拆卸,实现对测量杆的放样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放样施工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方法不易在有坚硬河床护底或含河底隧道等复杂地质环境下进行定位测量设备放样施工的难题,实现方便、高效地在水体中进行放样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中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测绘
,尤其涉及一种水体中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测绘领域通常采用全站仪进行距离及角度的测量。全站仪因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全站仪放样指将图纸上设计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放样目标通常为棱镜对中杆,并以此作为测量目标,由于棱镜在水中无法被全站仪观测到,因而无法在水中使用。当前在水下工程中需要进行测量定位时,主要是把水下测控点转移到水面上来完成。
[0003]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浮船加振动锤施工法或围堰施工法进行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的放样施工。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0004]采用浮船加振动锤施工法和围堰施工法进行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放样施工,通常都是应用在水下地质环境比较简单的环境中,例如天然河流中。而人工渠、运河等通常都有坚硬河床护底,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河床。另外,在河床含有河底隧道的河流中,除了坚硬河床护底外,还有岩石层和砂砾层,水下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当前还没有针对在同时包含有沙、石、泥、深部水泥基底或河下隧道层等复杂地质环境的水体中进行定位测量设备放样的施工方法,传统的方法在有坚硬的河床混凝土护底、河床干砌石护底及含河底隧道的等河流中不容易实施,适用性不强。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的放样施工方法,以此实现在复杂地质水下环境下,方便进行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的放样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体中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通过采用沉井法的方式在复杂地质环境水下进行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的放样施工,可以解决传统方法不易在有坚硬河床护底或含河底隧道等复杂地质环境下进行放样施工的难题,并提出一种新的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的放样施工方法,实现方便、高效地在水体中进行定位放样施工。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0007]将预制沉井垂直沉入预定水域底部自然地质层的上表面;
[0008]对所述预制沉井内底部的自然地质层进行清障,使所述预制沉井自然下沉,当所述预制沉井底端完全下沉至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时停止清障;
[0009]向所述预制沉井内部加入预定厚度的水下混凝土层;
[0010]在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初凝前,将测量杆从所述预制沉井井口下沉至井底,使所述测量杆底端与所述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接触,所述测量杆上端延伸设置于所述水域的水面上,当所述测量杆垂直于水平面时固定所述测量杆;
[0011]待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凝固至预定凝固强度后,将所述预制沉井井身与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分离并拆卸。
[0012]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沉井采用井身可拆卸分离式钢沉井。
[0013]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沉井包括,在所述预制沉井内表面底端至轴向预定距离内可分离式设置有硂隔离层,所述硂隔离层与所述预制沉井的井身粘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包括:棱镜装置和杆部,所述棱镜装置设置于所述杆部的顶端,所述杆部的底端与所述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接触并固定设置在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内部,所述杆部采用可伸缩式杆;
[0015]所述棱镜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棱镜、接收驱动模块及遥控装置,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杆部的顶端,所述支架可旋转式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部,所述棱镜可旋转设置于所述支架内部,所述接收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并分别与所述支架和所述棱镜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遥控装置发出的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驱动所述支架和/或所述棱镜进行旋转。
[0016]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杆采用杆基连体件,所述杆基连体件包括测量杆体和预定厚度的预制独立基础,所述测量杆体的底端固定垂直设置于所述预制独立基础上表面并延伸至所述预制独立基础内部,所述测量杆体上端延伸设置于所述水域水面上预定距离。
[0017]进一步地,当所述预制沉井底端完全下沉至所述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时停止清障包括:先探明所述预定水域底部自然地质层和目标平面层上表面的深度范围后进行所述预制沉井的下沉,当所述预制沉井底端完全下沉至所述目标平面层上表面的深度时停止清障。
[0018]进一步地,当所述预制沉井底端完全下沉至所述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时停止清障包括:在下沉完成后,采用人工法进行触摸探明所述预制沉井底端与所述目标平面层上表面的是否完全接触,若完全接触时停止清障。
[0019]进一步地,将测量杆从所述预制沉井井口下沉至井底,使所述测量杆底端与所述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接触包括:
[0020]采用履带吊将所述测量杆吊装至所述预制沉井井口处并下放;
[0021]在所述预制沉井井身相邻侧面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控制点坐标,下沉过程中采用全站仪测量所述测量杆的基础中心线角度以保证所述预制独立基础的角度达到预定范围;
[0022]当所述预制独立基础下放至所述水下混凝土层预定位置后,对所述测量杆顶部施加预定压力。
[0023]进一步地,待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凝固至预定凝固强度后,将所述预制沉井的井身分离并拆卸包括:所述水下混凝土层采用C35混凝土,所述预定凝固强度为至少75%。
[0024]进一步地,当所述测量杆垂直于水平面时固定所述测量杆包括:当所述测量杆垂直于水平面时,采用井字形钢架将所述测量杆的位置固定。
[00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
[0026]第一、通过沉井法将预制沉井从预定水域底部自然地质层的上表面下沉至目标平面层上表面,并将测量杆通过水下混凝土固定连接在目标平面层的上表面,以此完成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的放样。由于当前还没有能够针对如同时包含有沙、石、泥、深部水泥基底或河下隧道层等复杂地质环境的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的放样施工方法,传统的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放样施工方法适用性不够强,如浮船加振动锤施工法和围堰施工法等不容易实
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更方便、容易地实现在水体中进行定位测量设备的放样施工,适用性更强;
[0027]第二、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水体中进行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采用了预制的可拆卸分离式沉井对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进行建模,相比传动沉井法、围堰法等方法进行水体中定位测量设备建模,更高效、设备重复利用率高、更经济;
[0028]第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改进了沉井分离工艺,通过可拆卸分离式结构以及硂隔离层的设置,使封底混凝土可以迅速脱模,相比传统方法,减少沉井脱模时间,也避免沉井底部因无法脱模而需要预留一节的工程用量,提高沉井的重复利用率,节省了工期。
[0029]第四、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水体中进行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的采用了可伸缩式测量杆,用户在测量时不受水体水位变化的影响,因此更加方便,适用性更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中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预制沉井垂直沉入预定水域底部自然地质层的上表面;对所述预制沉井内底部的自然地质层进行清障,使所述预制沉井自然下沉,当所述预制沉井底端完全下沉至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时停止清障;向所述预制沉井内部加入预定厚度的水下混凝土层;在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初凝前,将测量杆从所述预制沉井井口下沉至井底,使所述测量杆底端与所述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接触,所述测量杆上端延伸设置于所述水域的水面上,当所述测量杆垂直于水平面时固定所述测量杆;待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凝固至预定凝固强度后,将所述预制沉井井身与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分离并拆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沉井采用井身可拆卸分离式钢沉井。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沉井包括,在所述预制沉井内表面底端至轴向预定距离内可分离式设置有硂隔离层,所述硂隔离层与所述预制沉井的井身粘接。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包括:棱镜装置和杆部,所述棱镜装置设置于所述杆部的顶端,所述杆部的底端与所述目标平面层上表面接触并固定设置在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内部,所述杆部采用可伸缩式杆;所述棱镜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棱镜、接收驱动模块及遥控装置,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杆部的顶端,所述支架可旋转式设置于所述底座上部,所述棱镜可旋转设置于所述支架内部,所述接收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并分别与所述支架和所述棱镜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遥控装置发出的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驱动所述支架和/或所述棱镜进行旋转。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体中定位放样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采用杆基连体件,所述杆基连体件包括测量杆体和预定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常松袁天航周宏庚薛中权曹晗褚部丁仕洪颉银宝王龙吴盈怀苟晓东刘瑜朱雨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