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能稳定分泌抗芋螺毒素μ-KIIIA-C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11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株能分泌芋螺毒素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能稳定分泌抗芋螺毒素
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体工程与免疫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能分泌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E11。

技术介绍

[0002]芋螺毒素(Conotoxin,CTX),由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的肉食性软体动物芋螺分泌,是用于麻醉猎物的小肽类毒素。它们是由10~4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是富含半胱氨酸的动物神经肽毒素。具有特异性结合动物体内各种离子通道和受体的特殊功能。芋螺毒素种类繁多,结构新颖,选择性强,疗效确切,在成瘾、麻醉、镇痛和研究治疗精神疾病、癌症和心脏疾病等方面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和新药研发的新来源。
[0003]芋螺毒素μ

KIIIA
‑ꢀ
CTX是从木下芋螺(Asprella kinoshitai)中发现的新超家族芋螺毒素,属于M

基因超家族,μ家族。芋螺毒素μ

KIIIA
‑ꢀ
CTX含有16个氮基酸,可特异性作用于钠离子通道受体。含有六个半胱氨酸模式,其中自然状态下的二硫键连接方式主要是Cysl

Cys9,Cys2

Cys15和Cys4

Cys16。
[0004]芋螺毒素μ

KIIIA
‑ꢀ
CTX作为其家族中结构最简单的一员,其特异性作用的电压门控钠通道(NaVs)已被证明在动物和人类的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比较热门。但芋螺毒素μ

KIIIA
‑ꢀ
CTX的检测方法未有报道,也未有关于芋螺毒素μ

KIIIA
‑ꢀ
CTX单克隆抗体的开发和应用,因此开展关于芋螺毒素μ

KIIIA
‑ꢀ
CTX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建立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0005]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是建立在免疫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将具有免疫活性的抗原或者抗体与酶结合成具有免疫活性和酶活性的酶标抗原或者酶标抗体,使之能够与待测样品结合形成复合产物,最后通过测定而能够对待测样品实现定量分析,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且操作简便,成本低的特点,在现代医学研究,食品化学分析,生物学等各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今已发展有夹心法、间接法、直接法、竞争法四种技术方法。
[0006]芋螺毒素μ

KIIIA

CTX是小分子多肽,比较适合通过ELISA方法进行检测,目前还未有关于其基于单克隆抗体的ELISA免疫分析方法建立,因此,制备出能够稳定分泌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为商品化开发生产高质量的酶联检测试剂盒奠定夯实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能分泌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E11。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株杂交瘤细胞株3E11,所述杂交瘤细胞株3E11的分类命名为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已于2021年12月03日在中国微生物菌
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 45004。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所述的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1,V
H
和V
L
可变区序列分别如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其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 45004的杂交瘤细胞株3E11分泌产生;所述的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为:将杂交瘤细胞株3E11,通过制备腹水和纯化,获得所述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一种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在检测芋螺毒素μ

KIIIA

CTX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芋螺毒素μ

KIIIA

CTX检测试剂盒,所述的芋螺毒素μ

KIIIA

CTX检测试剂盒包含上述的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
[0012]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在于:目前还未有开发出芋螺毒素μ

KIIIA

CTX的单克隆抗体(IgG)的报道,更未见有关于芋螺毒素μ

KIIIA

CTX的ELISA免疫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免疫分析方法相较于现有的检测方法来说,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精确度强,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重组抗原的表达与纯化SDS

page电泳图。泳道M:蛋白Maker;泳道1:空载pET

32a总蛋白;泳道2:pET

32a

μ

ctx总蛋白;泳道3

4:纯化的TRX

μCTX融合蛋白;泳道5:空载pGEX

6p

1总蛋白;泳道6:pGEX

6p
‑1‑
μ

ctx总蛋白;泳道7

8: 纯化的GST

μ

CTX融合蛋白。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免疫小鼠血清效价测定。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细胞融合结果。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抗体纯化结果鉴定。泳道M:Maker;泳道1:腹水总蛋白;泳道2:纯化的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
[0017]图5是本专利技术杂交瘤细胞株染色体分析。
[0018]图6是本专利技术单克隆抗体亲和力检测结果。
[0019]图7是本专利技术单克隆抗体间接ELISA特异性分析结果。
[0020]图8是本专利技术单克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杂交瘤细胞株3E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3E11分类命名为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已于2021年12月03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004。2.一种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1,其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004的杂交瘤细胞株3E11分泌产生;所述的抗芋螺毒素μ

KIIIA

CTX单克隆抗体的V
H
可变区序列和V
L
可变区序列分别如SEQ ID NO.9和SE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智唐恒坤汪世华吴惠娟杨敏仪陈睿凌素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