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发热元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氮化硅发热体,包括转换底座和氮化硅棒,所述转换底座一侧的内部安装有氮化硅棒,所述转换底座两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立架,所述立架右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护手底板,所述立架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联动杆。该氮化硅发热体,通过在转换底座两侧内部固定套接的立架,当使用人员需要拿取本装置使用时,首先握住限位管,通过握住限位管即可带动转换底座和氮化硅棒移动,并将氮化硅棒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通电发热,同时护手底板对使用人员手部的下方进行了拦截防护,由此避免了使用人员直接拿捏转换底座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使用人员自身的安全防护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硅发热体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发热元件
,具体为一种氮化硅发热体。
技术介绍
[0002]氮化硅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Si3N4,它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硬度大,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为原子晶体;高温时抗氧化。而且它还能抵抗冷热冲击,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以上,急剧冷却再急剧加热,也不会碎裂。正是由于氮化硅陶瓷具有如此优异的特性,人们常常利用它来制造轴承、气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而氮化硅也常常用作电发热元件,通过氮化硅作为发热体,使其通电后发热,氮化硅发热体经常被用在燃烧器点火装置内。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应用与燃烧器点火装置内的氮化硅发热体,其氮化硅棒通常裸露在外,使得其在通电后,使用者仅能通过握住其底座方能对氮化硅发热体进行拿捏移动,并且在后期使用氮化硅棒时,需要对其外部和扶手处进行防护,避免其自身的热度烫伤使用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氮化硅发热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氮化硅发热体,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氮化硅发热体,包括转换底座和氮化硅棒,所述转换底座一侧的内部安装有氮化硅棒,所述转换底座两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立架,所述立架右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护手底板,所述立架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中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联动杆左侧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护板。
[0005]优选的,所述转换底座右侧的外部安装有电线,所述联动杆位于限位板左侧的长度低于氮化硅棒的长度。
[0006]优选的,所述护手底板位于转换底座的上方,且与转换底座不接触,所述伸缩护板位于护手底板的上方,且所述伸缩护板滑动套接在立架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联动杆右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转柄,所述限位管的长度短于伸缩护板的长度。
[0008]优选的,所述联动杆位于限位板左侧的外部设有螺纹,所述联动杆位于限位板右侧的外部表面呈光滑状。
[0009]优选的,所述伸缩护板右端的两侧设有卡板,且拉板的宽度与立架的宽度相等。
[0010]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该氮化硅发热体,通过在转换底座两侧内部固定套接的立架,当使用人员需要拿取本装置使用时,首先握住限位管,通过握住限位管即可带动转换底座和氮化硅棒移动,并将氮化硅棒移动到指定位置进行通电发热,同时护手底板对使用人员手部的下方进行了拦截防护,由此避免了使用人员直接拿捏转换底座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使用人员自身的安
全防护性。
[0012]2、该氮化硅发热体,通过在限位管内部转动套接的联动杆,当本装置需要使用时,首先转动限位转柄,通过限位转柄联动联动杆进行同步转动,当联动杆转动时,即可带动连接架联动伸缩护板从立架的内部对外伸出,当伸缩护板伸出后,即可对氮化硅棒的上方进行防护,避免了意外碰触到氮化硅棒表面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本装置的防护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立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联动杆的剖视图。
[0017]图中:1、转换底座;2、氮化硅棒;3、电线;4、立架;5、护手底板;6、限位管;7、联动杆;8、限位板;9、限位转柄;10、连接架;11、伸缩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
2,一种氮化硅发热体,包括转换底座1和氮化硅棒2,转换底座1和氮化硅棒2作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转换底座1一侧的内部安装有氮化硅棒2,转换底座1两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立架4,立架4作为本装置的支撑结构,其起到了支撑护手底板5和限位管6的效果,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并且经过立架4对氮化硅棒2进行部分拦截,提高了本装置使用的安全性,立架4右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护手底板5,护手底板5起到了将立架4底部进行防护的效果,避免了热量直接通过立架4的底部传到护手底板5的上方,立架4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管6,限位管6作为本装置的扶持和限位结构,其内部起到了限位联动杆7的同时,保证了使用人员可以直接握住限位管6的外部带动转换底座1和氮化硅棒2进行移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限位管6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联动杆7,联动杆7作为本装置的联动限位结构,其起到了控制连接架10移动的效果,提高了本装置的联动性,联动杆7中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限位板8作为本装置的限位结构,其起到了将联动杆7的左侧限位在立架4左侧的作用,避免了联动杆7的转动从限位管6的内部脱离,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联动杆7左侧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连接架10,连接架10作为本装置的联动结构,其起到了连接伸缩护板11并控制伸缩护板11在立架4的内部伸缩的效果,提高了本装置的联动性,连接架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护板11,伸缩护板11作为本装置直接防护结构,其起到了悬放于氮化硅棒2的上方,直接对外进行拦截防护的效果,避免了他人意外碰触到氮化硅棒2被烫伤,提高了本装置的防护性。
[0020]请参阅图3
‑
4,转换底座1右侧的外部安装有电线3,电线3作为本装置的通电结构,其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进行详细的赘述,联动杆7位于限位板8左侧的长度低于氮化硅棒2的长度,护手底板5位于转换底座1的上方,且与转换底座1不接触,护手底板5起到了保
护使用人员手指部分的效果,伸缩护板11位于护手底板5的上方,且伸缩护板11滑动套接在立架4的内部,立架4间接的起到了限位伸缩护板11的效果,并且保证了伸缩护板11移动的稳定性,联动杆7右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转柄9,限位管6的长度短于伸缩护板11的长度,联动杆7位于限位板8左侧的外部设有螺纹,联动杆7位于限位板8右侧的外部表面呈光滑状,伸缩护板11右端的两侧设有卡板,且拉板的宽度与立架4的宽度相等。
[0021]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本装置需要使用时,首先转动限位转柄9,通过限位转柄9的转动带动联动杆7进行转动,当联动杆7转动时,联动杆7受限于限位板8的限位和限位管6对限位转柄9的拦截,使得联动杆7在限位管6的内部进行转动,当联动杆7转动使得,带动连接架10联动伸缩护板11从立架4的内侧抽出,并且对外延伸,当伸缩护板11完全延伸后,即可握住限位管6,通过握住限位管6带动转换底座1和氮化硅棒2进行移动,并将氮化硅棒2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后,经过电线3的通电,使得氮化硅棒2开始发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硅发热体,包括转换底座(1)和氮化硅棒(2),所述转换底座(1)一侧的内部安装有氮化硅棒(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底座(1)两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立架(4),所述立架(4)右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护手底板(5),所述立架(4)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管(6),所述限位管(6)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联动杆(7),所述联动杆(7)中部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联动杆(7)左侧的外部螺纹套接有连接架(10),所述连接架(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护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硅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底座(1)右侧的外部安装有电线(3),所述联动杆(7)位于限位板(8)左侧的长度低于氮化硅棒(2)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显举,欧荣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石潮特种陶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