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用自动加注润滑油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84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用自动加注润滑油的装置,包括油箱,用于检测油箱内液位状态的液位传感器,在润滑油箱内安装有油泵,用于控制油泵运行状态的油泵控制接触器,油泵的出口安装有用于检测油泵出口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油泵的出口安装有打油换向器,打油换向器的两个出油口分别连接第一润滑油路和第二润滑油路,每个润滑油路上均设有换向限位开关,在最远设备润滑点终端所述第一润滑油路和第二润滑油路上均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还包括有PLC控制单元。该装置能够长时间稳定可靠的为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自动加注甘油润滑,并具备设备运行异常报警和油量低报警。油量低报警。油量低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用自动加注润滑油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用自动加注润滑油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甘油系统,担负着煤气清洗环缝系统设备的润滑。环缝系统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高炉休风,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原甘油润滑系统用时间继电器控制,24小时周期启动甘油泵,打油润滑一次,每次打油2分钟后停泵,完全靠时间控制,没有监测设备各个润滑点,不管设备润滑到不到位,油泵运行2分钟就停泵,等24小时后下一个周期再运行。且润滑油路为单管路打油到各设备润滑点位,容易造成润滑点位处无法得到充分润滑。有余没有检测,一旦压力低或油泵故障,现场设备无法润滑且没有报警。还需要每天安排检修人员检查各个打油点位,对润滑过度和润滑不到位的部位,进行清理及手动补油,掌握的也不太精确,影响设备润滑效果,造成设备存在故障隐患。且设备所在区域属于煤气区域,有煤气泄漏危险,点检人员作业有煤气中毒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加注甘油润滑装置,该装置能够长时间稳定可靠的为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自动加注甘油润滑,并具备设备运行异常报警和油量低报警。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用自动加注润滑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油箱内设有用于检测油箱内液位状态的液位传感器,在润滑油箱内安装有油泵,油泵连接用于控制油泵运行状态的油泵控制接触器,所述油泵的出口安装有用于检测油泵出口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油泵的出口安装有打油换向器,所述打油换向器的两个出油口分别连接第一润滑油路和第二润滑油路,每个润滑油路上均设有换向限位开关,在最远设备润滑点终端所述第一润滑油路和第二润滑油路上均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0005]还包括有PLC控制单元,其中液位传感器、打油换向器、换向限位开关、油泵控制接触器、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PLC控制单元的I/O模块。
[0006]优选的,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I/O模块,用于设备运行故障报警和低液位报警。
[0007]优选的,还包括数显模块,所述数显模块连接所述I/O模块,用于显示加油次数。
[0008]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润滑油油箱底部上端4cm处。
[0009]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单元为西门子S7

200

SMART。
[0010]优选的,所述西门子200系列控制器为SR40型CPU。
[0011]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0012]改造前每天需要安排检修人员检查各个打油点位,对润滑过度和润滑不到位的部
位,进行清理及手动补油,每天人工补油需要2.5小时,人工补油掌握的也不太精确,影响设备润滑效果,造成设备存在故障隐患。实现自动加油后降低了岗位工作量,实现了精准润滑,有效保证了环缝密封箱的润滑效果,消除了由于润滑不良造成的环缝卡顿现象及密封箱泄露煤气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环缝系统安全运行,为稳定高炉顶压创造了设备条件,预计延长环缝设备使用寿命5年以上。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油路设置原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控制原理图。
[0015]图中、101、油箱;102、油泵;103、第一压力传感器;104、打油换向器;105、换向限位开关;106、第二压力传感器;107、液位传感器;108、油泵控制接触器;
[0016]210、第一润滑油路;220、第二润滑油路;
[0017]300、PLC控制单元;
[0018]400、声光报警器;
[0019]500、数显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用自动加注润滑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01,油箱内设有用于检测油箱内液位状态的液位传感器107,在润滑油箱内安装有油泵102,油泵连接用于控制油泵运行状态的油泵控制接触器108,所述油泵的出口安装有用于检测油泵出口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03;所述油泵的出口安装有打油换向器104,所述打油换向器的两个出油口分别连接第一润滑油路210和第二润滑油路220,每个润滑油路上均设有换向限位开关105,在最远设备润滑点终端所述第一润滑油路和第二润滑油路上均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6;还包括有PLC控制单元,其中液位传感器、打油换向器、换向限位开关、油泵控制接触器、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PLC控制单元的I/O模块。
[0022]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即在传统的润滑油路的基础上增加安装一路油管,分第一、第二双路油管,双循环打油运行,做到润滑无遗漏,无润滑盲点区。在最远设备润滑点终端第一润滑油路与第二润滑油路,增加安装压力继电器2套,检测现场油管终端压力。在油泵出口增加压力继电器,检测泵出口压力。油泵出口主油管增加安装电动换向器一套,实现第一、第二双油路循环打油。
[0023]优选的,还包括声光报警器400,保证有问题及时检修,避免设备出现隐患。所述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I/O模块,用于设备运行故障报警和低液位报警。
[0024]优选的,还包括数显模块500,所述数显模块连接所述I/O模块,用于显示加油次数。
[0025]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润滑油油箱底部上端4cm处。
[0026]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单元为西门子S7

200

SMART;优选的,所述西门子S7

200

SMART的控制器为SR40型CPU。
[0027]采用西门子S7

200

SMART模板,PLC编程全自动控制,所有润滑点信号、压力信号、等各采集信号输入进PLC模块,实现打油、连锁保护、报警等PLC自动控制,实现全自动打油。
[0028]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采用全自动打油,分2种方式,连续模式和正常模式,连续模式为设备有问题时需连续不断打油,维持生产设备运转。正常模式为设备正常生产运行模式。
[0029]连续模式:连续模式下选择模式开关打到PLC运行,系统运行,换向器自动换向到第一润滑油路,换向时间为3S,然后启动油泵,第一润滑油路压力到达,停泵,停1分钟,然后换向器换向到第二润滑油路,换向时间为3S,然后启动油泵,第二润滑油路压力到达,停油泵,停1分钟,再换向到第一润滑油路,周而复始。
[0030]正常模式:正常模式下选择模式开关打到PLC启动,系统运行,换向器自动换向到第一润滑油路,换向时间为3S,然后启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用自动加注润滑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油箱内设有用于检测油箱内液位状态的液位传感器,在润滑油箱内安装有油泵,油泵连接用于控制油泵运行状态的油泵控制接触器,所述油泵的出口安装有用于检测油泵出口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油泵的出口安装有打油换向器,所述打油换向器的两个出油口分别连接第一润滑油路和第二润滑油路,每个润滑油路上均设有换向限位开关,在最远设备润滑点终端所述第一润滑油路和第二润滑油路上均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还包括有PLC控制单元,其中液位传感器、打油换向器、换向限位开关、油泵控制接触器、第一、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PLC控制单元的I/O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炉煤气清洗环缝系统用自动加注润滑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连接所述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勇冯陆元柴慈柱付饶段立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