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82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包括顺次相连的取样端、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第三控制组及开关管,开关管连接在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与输出端之间,取样端上电时,第一控制组件截止、第二控制组件先截止再导通,第三控制组件跟随第二控制组件的截止而截止,开关管跟随第三控制组件的截止而截止,使得取样端在上电时,能很好的控制开关管截止,从而使得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与输出端口之间断开,前级电路在掉电过程中产生的POP声无法传递到输出端口,达到了开机输出静音的目标。取样端掉电时,开关管亦很快截止,断开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与输出端口。断开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与输出端口。断开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与输出端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音频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音频处理器在开机或关机时,由于上电或掉电时序的问题,极易产生POP声,该POP声经过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后,对人耳的冲击很大,从而造成极差的体验感。因此,在前级音频处理器的输出端,通常会增加一级静音电路。传统方式通常使用继电器来进行处理,但每个通道都需要一个继电器,多通道输出时所需继电器数量多从而成本高。也有使用场效应管来进行静音处理的方案,但存在大信号或高温状态时失真大的问题。
[0003]有鉴于此,一种容易实现的静音电路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包括:
[0006]取样端,所述取样端用于对音频处理器的次级交流电压进行取样;
[0007]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取样端相连,所述取样端上电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截止;所述取样端掉电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导通;
[0008]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在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截止时先截止再导通,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在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导通时截止;
[0009]第三控制组件,所述第三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控制组件随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截止而截止;
[0010]开关管,所述开关管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相连,所述开关管随所述第三控制组件截止而截止,所述开关管连接在所述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与输出端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六三极管及基极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的第七三极管;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相连;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及基极与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六三极管为PNP型,所述第七三极管为NPN型;
[0012]所述第六三极管与所述取样端之间连接有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的另一端接地。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二极管与所述取样端相连、通过第三二极管与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六三极管相连。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三电容及第十五电阻,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取样端与所述第六三极管之间、另一端接地。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容值为0.1μF~0.47μF。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所述第四三极管及第一电容;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电容及第二电源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为NPN型。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容值为47μF~220μF。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包括第五三极管及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光源相连,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受光器与所述开关管相连,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所述第五三极管为PNP型。
[0020]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管为结型场效应管,所述开关管的源级与所述音频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相连,所述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相连。
[0021]进一步地,所述受光器为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串联第十一电阻及第十二电阻后连接电源负极,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与所述开关管相连。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0023](1)本技术的通过顺次相连的取样端、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第三控制组及开关管,开关管连接在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与输出端之间,使得取样端在上电或掉电时,均能很好的控制开关管截止,从而使得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与输出端口之间断开,前级电路在掉电过程中产生的POP声无法传递到输出端口,达到了开机及关机输出静音的目标。
[0024](2)本技术的系统进入正常工作后,第四三极管开始导通,第五三极管和光电耦合器U1也随之导通。此时开关管的栅极偏置变为由电源、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共同提供,开关管栅极电压由原来的负压变为正压,开关管实现完全导通,信号可以正常输出。由于此电路给开关管提供的的栅极偏置电压余量足够,在大信号或者高温状态均能保证开关管完全导通,极大地降低了信号失真,从而提高了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的原理图。
[0026]图示说明:
[0027]取样端

100;
[0028]第一控制组件

200;滤波组件

210;
[0029]第二控制组件

300;
[0030]第三控制组件

400
[0031]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

500;
[0032]音频处理器的输出端

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参阅图1,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包括顺次相连的取样端100、第一控制组件200、第二控制组件300、第三控制组400及开关管Q1。取样端100为音频处理器次级交流电压取样。
[0035]取样端100用于对音频处理器的次级交流电压进行取样;第一控制组件200与取样端100相连,取样端100上电时,第一控制组件200截止;取样端100掉电时,第一控制组件200导通。
[0036]第二控制组件300与第一控制组件100的输出端相连,第二控制组件300在第一控制组件200截止时先截止再导通,第二控制组件300在第一控制组件200导通时截止。
[0037]第三控制组件400与第一控二组件300的输出端相连,第三控制组件400随第二控制组件300截止而截止。
[0038]开关管Q1与第三控制组件400相连,开关管Q1随第三控制组件400截止而截止,开关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端,所述取样端用于对音频处理器的次级交流电压进行取样;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取样端相连,所述取样端上电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截止;所述取样端掉电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导通;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在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截止时先截止再导通,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在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导通时截止;第三控制组件,所述第三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控制组件随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截止而截止;开关管,所述开关管与所述第三控制组件相连,所述开关管随所述第三控制组件截止而截止,所述开关管连接在所述音频处理器的前级电路与输出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六三极管及基极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的第七三极管;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相连;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及基极与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六三极管为PNP型,所述第七三极管为NPN型;所述第六三极管与所述取样端之间连接有滤波组件,所述滤波组件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二极管与所述取样端相连、通过第三二极管与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六三极管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频处理器开关机的静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三电容及第十五电阻,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比强李龙泉林钦宗丘辉来郑永华林小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乐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