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油溅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81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具领域,公开一种防油溅炒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包括盖设于锅体上的挡油环盖以及盖设于挡油环盖上的辅助盖,辅助盖上端设置有盖珠,辅助盖和挡油环盖之间设置有快接结构,快接结构包括于挡油环盖开口处凸设的挡环、于辅助盖下端凸设的与挡环插接的插块以及于插块外环壁周向均匀间隔凹陷的至少2个容置槽,于容置槽内伸缩设置有一锁块,锁块可全部缩入或局部伸出容置槽,锁块局部伸出时,辅助盖和锁块分别位于挡环的上下端面,锁块的伸缩受控于一控制部,该炒锅既能够实现挡油,还便于后续翻炒。还便于后续翻炒。还便于后续翻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油溅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锅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油溅炒锅。

技术介绍

[0002]公告号为CN2038980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用于炒锅的防火防溅装置,在锅柄上固定设置挡火板,由于挡火板是固定设置的,遮挡的面积十分有效,无法避免油溅到灶台上。
[0003]为了增大遮挡面积以减少油溅到灶台上的概率,公告号为CN2099660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防油溅炒锅,包括锅体、锅柄和透明的锅盖,锅体外可拆卸设置有一插环,锅盖转动设置在插环上,在锅盖上径向设置有伸缩片,该锅盖上端设置有一开口并在开口上设置有辅助盖。
[0004]上述炒锅,锅盖呈锥环状以实现挡油功能,但锅盖与锅体之间通过可拆卸结构才能实现安装或拆卸,炒制时,锅盖需要固定在锅体上,故,无论是安装拆卸的便捷性还是炒制时的舒适度均较差,即使整个锅盖能够转动,在翻炒时,相较于可任意角度在炒锅内翻炒的状态,仍然存在施展不便的问题,而当炒锅内油中水分蒸发完毕后,炒锅内油就不会再往外溅,此时,取下锅盖,才能任意翻炒,而上述专利中,其辅助盖只是搭接在锅盖上,锅盖又固定在锅体上,锅盖温度高且无法与辅助盖一起取下,导致操作者只能通过转动锅盖并通过透明的锅体完成炒制过程,故,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够满足防油溅功能又操作便捷的防油溅炒锅。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防油溅炒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包括盖设于锅体上的挡油环盖以及盖设于挡油环盖上的辅助盖,辅助盖上端设置有盖珠,辅助盖和挡油环盖之间设置有快接结构,快接结构包括于挡油环盖开口处凸设的挡环、于辅助盖下端凸设的与挡环插接的插块以及于插块外环壁周向均匀间隔凹陷的至少2个容置槽,于容置槽内伸缩设置有一锁块,锁块可全部缩入或局部伸出容置槽,锁块局部伸出时,辅助盖和锁块分别位于挡环的上下端面,锁块的伸缩受控于一控制部。
[0008]采用上述方案,当食材内存在大量水分导致油发生飞溅前,可快速将整个锅盖盖珠,当油溅量变小后,可利用控制部实现辅助盖与挡油环盖解锁,拿掉辅助盖,露出挡油环盖上端的开口,挡油环盖可阻挡油溅到灶台上,当食材水分都蒸发后,不再发生油溅后,可利用控制部将辅助盖与挡油环盖快速锁住并将整个锅盖取走,操作者直接对着锅体进行翻炒,故,利用快接结构,可以实现辅助盖与挡油环盖之间的快速锁住或解锁,既能够实现挡油,还便于后续翻炒。
[0009]作为优选,控制部包括设置于容置槽底部和插块之间用于驱使锁块处于伸出状态的弹性件、于辅助盖上设置的通孔以及于通孔内插设的提拉件,在容置槽底部设置有与通
孔连通的通槽,在锁块靠近弹性件的一端固定有穿过通槽且与提拉件固定的拉绳。
[0010]采用上述方案,当辅助盖与挡油环盖需要从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向上拉动提拉件,当拉力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后,锁块回缩,就实现辅助盖与挡油环盖的脱离;当需要将辅助盖再次与挡油环盖锁止时,先拉动提拉件,接着将辅助盖与挡环插接,最后松开提拉件,随着拉力的丧失,锁块在弹性件复位力作用下再次抵接在挡环的下端面。
[0011]作为优选,通孔位于辅助盖中心处,盖珠可拆卸设置于通孔上方,盖珠上竖直贯穿有一插槽,提拉件插设与插槽内。
[0012]采用上述方案,在拉动提拉件时,需要抓握盖珠保持辅助盖静止,将提拉件设置于盖珠上,不仅结构紧凑美观,且便于施力。
[0013]作为优选,提拉件包括插柱、凸设于插柱外环壁的限位块以及位于插柱上端的拉环,插柱底部设置有便于拉绳固定的固定块。
[0014]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拉环,便于施力进行拉动,限位块则能够在弹性件复位下,避免提拉件过度进入插槽内。
[0015]作为优选,辅助盖上端以通孔为中心凸设有第一螺纹管,盖珠下端以插槽为中心凹陷有与第一螺纹管配合的螺纹槽。
[0016]采用上述方案,盖珠通过螺纹结构与辅助盖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或拆卸。
[0017]作为优选,辅助盖下端以通孔为中心凸设有第二螺纹管,第二螺纹管上螺纹连接有一挡盖。
[0018]采用上述方案,增设挡盖,可以挡住汤汁或油污进入通孔内,锁块可拆卸设置后,便于拆卸清洗。
[0019]作为优选,挡油环盖呈上小下大的锥环状。
[0020]作为优选,锁块与容置槽密封插接配合。
[0021]采用上述方案,锁块与容置槽密封插接配合,能避免汤汁进入至容置槽内,避免辅助盖内部脏污。
[002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锅盖包括挡油环盖和辅助盖,辅助盖上设置盖珠,辅助盖和挡油环盖之间设置快接结构,可利用控制部实现锁块的回缩,从而驱使辅助盖与挡油环盖解锁,可快速拿掉辅助盖,露出挡油环盖上端的开口,挡油环盖可阻挡油溅到灶台上;再次利用控制部可将辅助盖与挡油环盖快速锁住并将整个锅盖取走,操作者可直接对着锅体进行翻炒,利用快接结构,可实现辅助盖与挡油环盖之间的快速锁住或解锁,既能够实现挡油,还便于后续翻炒。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溅炒锅锅盖全部盖设时的轴测图;
[0024]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油溅炒锅仅有挡油环盖盖设时的轴测图;
[0025]图3是本实施例的锅盖的轴测图;
[0026]图4是本实施例的锅盖的主视图;
[0027]图5是图4的A

A的剖视图;
[0028]图6是图5的A的放大图;
[0029]图7是图5的B的放大图。
[0030]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锅体;2、锅盖;201、挡油环盖;2011、挡环;202、辅助盖;2021、插块;2022、通孔;2023、容置槽;2024、通槽;3、盖珠;301、插槽;302、螺纹槽;4、提拉件;401、插柱;402、限位块;403、拉环;5、锁块;6、第一螺纹管;7、第二螺纹管;8、固定块;9、挡盖;10、弹性件;11、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2]实施例
[0033]一种防油溅炒锅,参照图1

图5所示,包括锅体1和锅盖2,锅盖2包括盖设于锅体1上的挡油环盖201以及盖设与挡油环盖201上的辅助盖202,辅助盖202上设置有盖珠3,辅助盖202上端中心设置有一通孔2022,辅助盖202的上下端分别以通孔2022为中心设置有第一螺纹管6和第二螺纹管7,盖珠3下端设置有与第一螺纹管6配合的螺纹槽302,在第二螺纹管7上螺纹连接有一挡盖9,挡盖9可阻挡汤汁或油污进入至辅助盖202内。
[0034]挡油环盖201呈上小下大的锥环状,在辅助盖202和挡油环盖201之间设置有用于快速锁止或解锁两者的快接结构,结合图6

图7所示,快接结构包括于挡油环盖201上端开口处水平凸设的一挡环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油溅炒锅,包括锅体(1)和锅盖(2),其特征在于:锅盖(2)包括盖设于锅体(1)上的挡油环盖(201)以及盖设于挡油环盖(201)上的辅助盖(202),辅助盖(202)上端设置有盖珠(3),辅助盖(202)和挡油环盖(201)之间设置有快接结构,快接结构包括于挡油环盖(201)开口处凸设的挡环(2011)、于辅助盖(202)下端凸设的与挡环(2011)插接的插块(2021)以及于插块(2021)外环壁周向均匀间隔凹陷的至少2个容置槽(2023),于容置槽(2023)内伸缩设置有一锁块(5),锁块(5)可全部缩入或局部伸出容置槽(2023),锁块局部伸出时,辅助盖(202)和锁块分别位于挡环(2011)的上下端面,锁块(5)的伸缩受控于一控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溅炒锅,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包括设置于容置槽(2023)底部和插块(2021)之间用于驱使锁块(5)处于伸出状态的弹性件(10)、于辅助盖(202)上设置的通孔(2022)以及于通孔(2022)内插设的提拉件(4),在容置槽(2023)底部设置有与通孔(2022)连通的通槽(2024),在锁块(5)靠近弹性件(10)的一端固定有穿过通槽(20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意可味厨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