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863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再生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员将钢筋骨架进行捆绑,与牵引装置进行连接,通常人员会使用钢丝条对钢筋骨架捆绑,使得钢筋骨架固定稳定的效果,不会在牵引过程中出现摇晃导致的散架情况,人员的手动捆绑费时费力,效率底下的同时,耽误了牵引所需要的时间的问题。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包括外框,外框的上内腔水平设置有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的一端与外框上内腔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传统方式中人员使用钢丝条对钢筋骨架捆绑的作业方式,而是通过直接的挤压将钢筋骨架束缚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的同时,保证了固定的紧固度。的紧固度。的紧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再生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按集料的组合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集料全部为再生集料;粗集料为再生集料、细集料为天然砂;粗集料为天然碎石或卵石、细集料为再生集料;再生集料替代部分粗集料或细集料。
[0003]再生混凝土通常需要配合电杆钢筋骨架进行使用方可固定成型,对于成型后的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在运输过程中,为了对其进行保护,所以需要牵引装置进行辅助使用。
[0004]市场上的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员将钢筋骨架进行捆绑,与牵引装置进行连接,通常人员会使用钢丝条对钢筋骨架捆绑,使得钢筋骨架固定稳定的效果,不会在牵引过程中出现摇晃导致的散架情况,人员的手动捆绑费时费力,效率底下的同时,耽误了牵引所需要的时间,因此需要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员将钢筋骨架进行捆绑,与牵引装置进行连接,通常人员会使用钢丝条对钢筋骨架捆绑,使得钢筋骨架固定稳定的效果,不会在牵引过程中出现摇晃导致的散架情况,人员的手动捆绑费时费力,效率底下的同时,耽误了牵引所需要的时间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上内腔水平设置有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的一端与外框上内腔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外框的一侧外壁上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与贯穿外框上内腔侧壁的双向丝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外框的上内腔的内腔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外框的下内腔的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通槽的连接块,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圈两侧均套设有螺套,且螺套的外圈底部与相邻的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板的底部与外框的下内腔的内腔底部滑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与相邻的外框的上内腔的内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双向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套贯穿外框上内腔的内侧壁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外框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电机的外圈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一端与相邻的外框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外框的下内腔底部开设有与限
位块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0011]优选地,所述夹板的内腔底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腔水平设置有毛刷板,所述毛刷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夹板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相邻的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毛刷板的一侧与相邻的夹板的一侧内壁相贴合。
[0013]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钢筋骨架的一端穿过外框下内腔,通过电机带动双向丝杆旋转,使得两个螺套带动连接以及夹板向内运动,达到夹持的效果,通过万向轮给予了外框被带动进行位移的能力,人员随后将装置与动力装置连接,完成了对钢筋骨架的牵引作业,通过结构上的设计,避免了传统方式中人员使用钢丝条对钢筋骨架捆绑的作业方式,而是通过直接的挤压将钢筋骨架束缚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的同时,保证了固定的紧固度,方便人员继续进行后续的牵引作业。
[0015]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电机的设置,给予了双向丝杆强劲的动力,通过支架的设置,减轻了电机运行产生的晃动,通过限位块的设置,配合限位槽保证了夹板的稳定性,通过滑块和滑槽的设置,限定了毛刷板的运动轨迹,通过毛刷板的设置,使得吸附在夹板表面的钢渣或水泥块方便被人员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夹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滑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外框;2、电机;3、双向丝杆;4、螺套;5、通槽;6、连接块;7、转轴;8、支架;9、夹板;10、限位槽;11、限位块;12、万向轮;13、滑槽;14、滑块;15、毛刷板;16、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参照图1

3,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包括外框1,外框1的上内腔水平设置有双向丝杆3,且双向丝杆3的一端与外框1上内腔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外框1的一侧外壁上部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一端与贯穿外框1上内腔侧壁的双向丝杆3的另一端传动连接,外框1的上内腔的内腔底部开设有通槽5,外框1的下内腔的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板9,夹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通槽5的连接块6,双向丝杆3的外圈两侧均套设有螺套4,且螺套4的外圈底部与相邻的连接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夹板9的底部与外框1的下内腔的内
腔底部滑动连接,具体的,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钢筋骨架的一端穿过外框1下内腔,通过电机2带动双向丝杆3旋转,使得两个螺套4带动连接块6以及夹板9向内运动,使得夹板9对于钢筋骨架的外圈达到夹持的效果,通过万向轮12给予了外框1被带动进行位移的能力,人员随后将装置与动力装置连接,完成了对钢筋骨架的牵引作业,通过结构上的设计,避免了传统方式中人员使用钢丝条对钢筋骨架捆绑的作业方式,而是通过直接的挤压将钢筋骨架束缚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的同时,保证了固定的紧固度,方便人员继续进行后续的牵引作业。
[0024]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5]在人员使用时,人员将钢筋骨架的一端穿过外框1下内腔,通过电机2带动双向丝杆3旋转,使得两个螺套4带动连接块6以及夹板9向内运动,使得夹板9对于钢筋骨架的外圈达到夹持的效果,通过万向轮12给予了外框1被带动进行位移的能力,人员随后将装置与动力装置连接,完成了对钢筋骨架的牵引作业。
[0026]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0027]通过结构上的设计,避免了传统方式中人员使用钢丝条对钢筋骨架捆绑的作业方式,而是通过直接的挤压将钢筋骨架束缚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的同时,保证了固定的紧固度,方便人员继续进行后续的牵引作业。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的上内腔水平设置有双向丝杆(3),且双向丝杆(3)的一端与外框(1)上内腔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外框(1)的一侧外壁上部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一端与贯穿外框(1)上内腔侧壁的双向丝杆(3)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外框(1)的上内腔的内腔底部开设有通槽(5),所述外框(1)的下内腔的内腔两侧对称设置有夹板(9),所述夹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通槽(5)的连接块(6),所述双向丝杆(3)的外圈两侧均套设有螺套(4),且螺套(4)的外圈底部与相邻的连接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板(9)的底部与外框(1)的下内腔的内腔底部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3)的一端与相邻的外框(1)的上内腔的内侧壁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且双向丝杆(3)的另一端通过轴套贯穿外框(1)上内腔的内侧壁与电机(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张建良梁丽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桂通水泥电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