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阀体软化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801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阀体软化阀,涉及水处理阀领域,包括阀体和阀体内的进出水单元和再生单元,阀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和吸盐口,出水口设置有阀门,阀体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阀腔开设有第一滤芯接口和与出水口连通的第二滤芯接口;进出水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在第一阀腔内转动配合的第一定阀片和第一动阀片;再生单元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在第二阀腔内转动配合的第二定阀片和第二动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出水口设置阀门,使得第一阀腔内部结构简化,相同软化水通量的情形下,第一阀腔体积减少至少50%,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阀体软化阀结构紧凑、便于运输和拆装、生产成本相对减少。生产成本相对减少。生产成本相对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阀体软化阀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阀体
,具体提供一种双阀体软化阀。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平面密封结构的控制阀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市场已经认可了平面阀的结构。申请号为CN202220651806.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阀体软化阀,包括阀体和设置于阀体内的进出水单元和再生单元,阀体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进出水单元设置于第一阀腔,再生单元设置于第二阀腔,第一阀腔内分隔有多个腔体,进出水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动阀片和第一定阀片,通过第一动阀片、第一定阀片和第一阀腔内多个腔体的配合,实现正常出水功能以及与再生单元的联合作用。
[0003]上述申请中,由于需要通过第一动阀片、第一定阀片和第一阀腔内的多个腔体配合实现多种功能,同时又要保证软化水通量,因此第一阀腔的体积通常较大,影响运输和安装时的便利性,而且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双阀体软化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双阀体软化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阀体软化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阀体软化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设置于阀体内的进出水单元和再生单元,所述阀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和吸盐口,所述出水口设置有阀门,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所述第一阀腔开设有第一滤芯接口和第二滤芯接口,所述第二滤芯接口与出水口连通;所述进出水单元包括第一定阀片、第一动阀片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定阀片和第一动阀片在第一阀腔内转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动阀片和第一定阀片配合将所述第一滤芯接口与进水口连通或阻隔;所述出水口的阀门打开,所述第一滤芯接口与进水口连通时,实现正常出水的功能;所述出水口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一滤芯接口与进水口阻隔时,实现暂时封堵的功能;所述再生单元包括第二定阀片、第二动阀片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定阀片和第二动阀片在第二阀腔内转动配合,所述进出水单元处于暂时封堵的模式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动阀片和第二定阀片配合将所述第二滤芯接口与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滤芯接口与排水口连通实现反洗功能;或者配合将第一滤芯接口与进水口和吸盐口同时连通、第二滤芯接口与排水口连通实现再生功能;或者配合将第一滤芯接口与进水口连通、第二滤芯接口与排水口连通实现正洗功能;或者配合将进水口与吸盐口连通实现注水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体软化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阀片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一盲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盲板均为圆弧扇形结构且同中心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阀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盲板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滤芯接口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康润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