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丘陵区机收蓄留再生稻收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88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收割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适于丘陵区机收蓄留再生稻收割装置,包括割台和底盘,所述底盘上端面一侧固定设置有外壳,所述底盘上端面位于外壳一侧固定设置有驾驶座,所述底盘上端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机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两条履带使得收割机在稻田收割时避免深陷土壤无法移动,控制履带的宽度、接地长度以及两条履带之间的距离,减少对田面碾压范围,从而减小与再生稻芽的接触面积,降低了碾压率,可调节高度式割台可有效针对头季收割留茬高度进行控制,大幅度降低再生稻桩碾压折损率,提高再生稻产量,后端齿盒下端的扶正齿梳对碾压的再生稻稻茬进行留茬扶正,提高稻茬存活率。活率。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丘陵区机收蓄留再生稻收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收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丘陵区机收蓄留再生稻收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再生稻是头季水稻成熟收割后稻桩上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获的一季水稻,随着水稻生产技术发展,中稻和再生稻已成为中国南方丘陵稻区主要水稻耕作模式之一。
[0003]收割机它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在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包括收割机、割晒机、割捆机、谷物联合收割机和谷物脱粒机,谷物收获机械是在各种收割、脱粒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0004]现有水稻收割机技术不能满足头季收割对再生稻低碾压、高留桩等农艺要求,从而导致机收再生稻技术推广受到限制,行走底盘及割台作为收割机重要工作部件,其结构尺寸参数对碾压损失率有直接影响,现有收割机碾压损失率高达30%以上,过高的碾压率造成再生稻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适于丘陵区机收蓄留再生稻收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丘陵区机收蓄留再生稻收割装置,包括割台(7)和底盘(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8)上端面一侧固定设置有外壳(1),所述底盘(18)上端面位于外壳(1)一侧固定设置有驾驶座(2),所述底盘(18)上端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台(3),所述控制台(3)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机箱(20),所述底盘(18)上端面位于机箱(20)远离驾驶座(2)一侧固定设置有挡板(4),所述底盘(18)下端面中点处固定设置有一号固定板(13),所述一号固定板(13)下端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前后侧均固定设置有履带(14),所述底盘(18)下端面一侧固定设置有二号固定板(15),所述二号固定板(15)远离履带(14)一侧活动卡设有齿盒(17),所述齿盒(17)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扶正齿梳(16);所述外壳(1)位于驾驶座(2)一侧前端靠下侧固定设置有送料机构(11),所述机箱(20)内部底端一侧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液压伸缩杆(21),两个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21)输出端均固定设置有一号连接杆(6),所述机箱(20)远离驾驶座(2)一侧前后侧靠上端均开设有一号滑槽(5),所述机箱(20)远离驾驶座(2)一侧靠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0),所述固定座(10)远离机箱(20)一侧前后端靠下侧均开设有二号滑槽(9),两个所述二号滑槽(9)内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刘茂周兴兵郭晓艺蒋鹏徐富贤朱永川熊洪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