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渗漏管道的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781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渗漏管道的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方法,先将疏水隔热软管拉入待修复管道内,并使其两端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两端伸出,再将内衬管拉入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并使其两端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两端伸出,封堵所述内衬管的两端,向所述内衬管内通入蒸汽加热加压,使所述内衬管涨开,贴紧固化在所述待修复管道的内壁上,所述内衬管涨开的同时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涨开,从而在所述待修复管道与所述内衬管之间形成疏水隔热层,隔绝所述待修复管道的渗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无需对渗漏管道的渗漏处进行处理即可对管道进行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施工简单快速、成本低,且修复质量不会受到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渗漏管道的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渗漏管道的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方法,属于管道修复


技术介绍

[0002]当地下管道(例如,市政给排水管道)出现功能性和/或结构性缺陷时,需要对其进行修复。根据所采用的修复工艺的开挖情况,修复技术可分为开挖修复技术和非开挖修复技术。非开挖修复技术是指采用少开挖或不开挖地表的方法进行地下管道修复更新的技术,按照施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喷涂法、穿插管法、现场制管法和原位固化法等。
[0003]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技术是原位固化法的一种,该技术是采用牵拉的方法将压制呈C形或H形的内衬管置入待修复管道内,在内衬管两端加上管堵后,通入蒸汽加热加压使得内衬管软化后贴紧在待修复管道的内壁上,从而实现修复目的。采用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技术修复管道时需要确保管道无渗漏,因为如果管道有渗漏的话,内衬管在加热加压涨开时一旦接触到渗水,将导致其受热不均匀,涨开形变不均匀,无法完美地贴紧在待修复管道的内壁上,影响修复质量。如果管道存在渗漏,在采用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技术修复管道之前,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现场注浆止水(管内注浆或管外注浆),注浆处理的成本较高且工作强度大,如果待修复管道所处位置的地下水位较高,脱节和/或破裂处均会产生大量的渗漏,注浆处理的成本往往远高于原位热塑成型修复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地下渗漏管道的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方法,无需对渗漏管道的渗漏处进行处理即可对管道进行原位热塑成型修复,且修复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0005]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地下渗漏管道的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方法,先将疏水隔热软管拉入待修复管道内,并使其两端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两端伸出,再将内衬管拉入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并使其两端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两端伸出,封堵所述内衬管的两端,向所述内衬管内通入蒸汽加热加压,使所述内衬管涨开(在蒸汽的压力作用下,撑圆呈圆管或近似于圆管形态),贴紧固化在所述待修复管道的内壁上,所述内衬管涨开的同时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涨开,从而在所述待修复管道与所述内衬管之间形成疏水隔热层,隔绝所述待修复管道的渗漏。
[0006]优选的,将疏水隔热软管牵引绳的末端与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一端绑扎固定,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牵引绳的首端通过管道检测机器人拉入并穿过所述待修复管道,通过拉动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牵引绳的首端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
[0007]待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后,可以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牵引绳从所述疏水隔热软管上拆下。
[0008]优选的,在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之前,在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穿入内衬管牵引绳,所述内衬管牵引绳的两端从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两端伸出,待所
述疏水隔热软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之后,将所述内衬管牵引绳的末端与所述内衬管的一端绑扎固定,通过拉动所述内衬管牵引绳的首端将所述内衬管拉入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
[0009]进一步的,在将所述内衬管拉入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后,所述内衬管的两端从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两端伸出。
[0010]待所述内衬管拉入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后,可以将所述内衬管牵引绳从所述内衬管上拆下。
[0011]优选的,在将所述内衬管拉入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之前,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内衬管拉入端撑开并固定在所述待修复管道的相应侧端口上,待所述内衬管拉入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之后,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内衬管拉入端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相应侧端口上拆下。
[0012]优选的,在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之前,对所述待修复管道进行清淤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管道内壁清洁。
[0013]进一步的,所述预处理还包括管道结构性缺陷处理,例如坍塌处理、错口处理、脱节处理和/或破裂处理等(渗漏缺陷无需处理)。
[0014]优选的,在对所述待修复管道进行清淤和预处理之前(即进行原位热塑成型修复之前),封堵所述待修复管道两端(上下游)的管道。
[0015]优选的,在将所述内衬管拉入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之前,对所述内衬管进行加热软化。
[0016]优选的,所述内衬管固化后,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两端多余部分切割掉,将所述内衬管的两端分别在所述待修复管道的相应侧端口上翻边收口。
[0017]优选的,所述内衬管加热加压固化后,水冷、风冷或自然冷却。
[0018]优选的,通过相应的牵引绳对于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和所述内衬管的绑扎固定以及拉动等操作均在地面上进行。
[0019]可以将所述待修复管道两端的检查井作为施工井,其中一个为施工起点井,另一个为施工终点井,施工时,所述施工起点井内设置辅助所述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和所述内衬管拉入的导轮。
[0020]可以采用卷扬机拉动相应的牵引绳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和所述内衬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和所述内衬管在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之前可以缠绕在各自的卷盘上,卷扬机设于施工终点井的井口附近的地面上,卷盘设于施工起点井的井口附近的底面上。
[0021]在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之前,可以在所述待修复管道内铺设垫膜,待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后,将所述垫膜从所述待修复管道内撤出。
[0022]优选的,所述垫膜铺设于所述待修复管道内的底部,长度大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长度,且其两端分别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两端伸出并固定,所述垫膜在所述待修复管道内周向上的铺设宽度至少覆盖所述待修复管道的1/3周长。
[0023]优选的,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外径(指涨开后的外径)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内径相同。
[0024]优选的,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长度。
[0025]优选的,所述疏水隔热软管为聚酯薄膜软管,例如,镀铝的PET薄膜软管。
[0026]通常,所述内衬管的外径(出厂外径)为所述待修复管道的内径的90%

95%。
[0027]优选的,所述内衬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长度。
[0028]进一步的,所述内衬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长度。
[0029]所述内衬管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下任意适于管道原位热塑成型修复的内衬管,例如聚氯乙烯管(PVC管)。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疏水隔热软管的设置,当内衬管在蒸汽加热加压作用下涨开的过程中,会在内衬管与待修复管道之间形成疏水隔热层,隔绝待修复管道的渗漏,可有效避免内衬管接触待修复管道内的渗水或与渗水产生热交换,从而导致内衬管涨开的过程中受热不均匀,涨开形变不均匀,无法完美地贴紧在待修复管道的内壁上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由于疏水隔热软管在内衬管涨开的作用下,随内衬管同时涨开,使得疏水隔热软管涨开的过程中各部位受力均匀,在内衬管完全涨开后也呈完全涨开的状态,不会在涨开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匀导致出现褶皱、折叠等情况,也不会由于未完全涨开导致内衬管受挤压或压迫也无法完全涨开并贴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渗漏管道的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疏水隔热软管拉入待修复管道内,并使其两端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两端伸出,再将内衬管拉入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并使其两端从所述待修复管道的两端伸出,封堵所述内衬管的两端,向所述内衬管内通入蒸汽加热加压,使所述内衬管涨开,贴紧固化在所述待修复管道的内壁上,所述内衬管涨开的同时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涨开,从而在所述待修复管道与所述内衬管之间形成疏水隔热层,隔绝所述待修复管道的渗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渗漏管道的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疏水隔热软管牵引绳的末端与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一端绑扎固定,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牵引绳的首端通过管道检测机器人拉入并穿过所述待修复管道,通过拉动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牵引绳的首端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渗漏管道的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之前,在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穿入内衬管牵引绳,所述内衬管牵引绳的两端从所述疏水隔热软管的两端伸出,待所述疏水隔热软管拉入所述待修复管道内之后,将所述内衬管牵引绳的末端与所述内衬管的一端绑扎固定,通过拉动所述内衬管牵引绳的首端将所述内衬管拉入所述疏水隔热软管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渗漏管道的原位热塑成型修复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辉张乐一张关超张学慧韩娇阳秦艳军朱松岭姜旭吕海江贾君闫翠秋高旭杨林张志豪王梓任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