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涉及预涂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缠绕辊、基膜本体、附贴层和防污层;所述基膜本体缠绕在所述缠绕辊上;所述基膜本体具有相背的两侧,其中一侧构造有覆贴面,另外一个构造有表层面;所述附贴层设置于所述基膜本体上且靠近所述覆贴面的一层,所述附贴层的面积与所述覆贴面的面积相等;所述防污层设置于所述基膜本体上且靠近所述表层面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避免了将预涂膜缠绕在缠绕辊上时,预涂膜的涂胶面与其外表面粘接在一起,导致不便于对缠绕辊上的预涂膜端部揭起使用的情况,同时,有效的避免了预涂膜外表面沾染污渍影响其美观度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印刷品的美观度,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设备的推广和使用。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
[0001]本技术涉及预涂膜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
技术介绍
[0002]预涂膜是指预先将塑料薄膜上胶、复卷后,再与纸张印品复合的工艺,将胶液涂布在塑料薄膜上形成预涂膜,预涂膜能够与印刷品进行复合工艺,二者固定在一起形成纸塑产品,预涂膜能够提高印刷品的表面结构强度。
[0003]现有授权公开号为CN217127332U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包括预涂膜基体a与预涂膜基体b,所述预涂膜基体a与预涂膜基体b之间通过中间连接粘层粘合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粘层内嵌设置有用于隔离高温的耐高温件,所述预涂膜基体a远离中间连接粘层的一侧涂抹设置有用于防水的纳米防水涂层。
[0004]上述专利在使用时,虽然通过设置预涂膜基体a、预涂膜基体b、连接层、耐高温件和纳米防水涂层提高了预涂膜的耐高温效果和防水效果,但是,在对预涂膜进行上胶复卷时,将预涂膜缠绕在缠绕辊上时,预涂膜的涂胶面与其外表面会粘接在一起,由于预涂膜厚度较薄,从而导致不便于对缠绕辊上的预涂膜端部揭起使用,同时,不具备防污渍功能,预涂膜的外表面容易沾染污渍,从而对预涂膜的美观度造成影响,从而降低印刷品的美观度,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在对预涂膜进行上胶复卷时,将预涂膜缠绕在缠绕辊上时,预涂膜的涂胶面与其外表面会粘接在一起,以及不具备防污渍功能,带来由于预涂膜厚度较薄,从而导致不便于对缠绕辊上的预涂膜端部揭起使用,以及预涂膜的外表面容易沾染污渍,从而对预涂膜的美观度造成影响,从而降低印刷品的美观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
[0006]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包括:
[0008]缠绕辊、基膜本体、附贴层和防污层;
[0009]所述基膜本体缠绕在所述缠绕辊上;
[0010]所述基膜本体具有相背的两侧,其中一侧构造有覆贴面,另外一个构造有表层面;
[0011]所述附贴层设置于所述基膜本体上且靠近所述覆贴面的一层,所述附贴层的面积与所述覆贴面的面积相等;
[0012]所述防污层设置于所述基膜本体上且靠近所述表层面的一侧,其用于对所述基膜本体进行防污,所述防污层的面积与所述表层面的面积相等。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附贴层为附贴纸,所述附贴纸粘接在覆贴面上,且所述附贴纸的面积与所述覆贴面的面积相等。
[0014]进一步地,所述附贴纸为离型纸。
[0015]进一步地,所述防污层为有机硅改性氟碳树脂涂层。
[0016]进一步地,所述附贴纸上且沿其长度向的一侧边缘处呈线性阵列构造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填充纸,以形成对所述槽口进行封堵。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8]耐高温层和防水层;
[0019]所述耐高温层设置于所述表层面上且与其相贴合,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耐高温层远离所述表层面的一侧,所述防污层设置于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耐高温层的一侧,所述耐高温层的面积和所述防水层的面积均与所述表层面的面积相等。
[0020]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层为聚四氟乙烯薄膜,所述防水层为纳米防水涂层。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缠绕辊、基膜本体、覆贴面、表层面、附贴层、附贴纸和防污层,有效的避免了将预涂膜缠绕在缠绕辊上时,预涂膜的涂胶面与其外表面粘接在一起,导致不便于对缠绕辊上的预涂膜端部揭起使用的情况,同时,有效的避免了预涂膜外表面沾染污渍影响其美观度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印刷品的美观度,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又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缠绕辊;2、基膜本体;201、覆贴面;202、表层面;3、附贴层;301、附贴纸;4、防污层;5、槽口;6、填充纸;7、防水层;8、耐高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包括:缠绕辊1、基膜本体2、附贴层3和防污层4;基膜本体2缠绕在缠绕辊1上;基膜本体2具有相背的两侧,其中一侧构造有覆贴面201,另外一个构造有表层面202,需要说明的是:覆贴面201上喷涂有涂胶,在使用本基膜本体2对印刷品进行覆膜时,使覆贴面201与印刷品贴合,即可将本基膜本体2覆贴在印刷品上;附贴层3设置于基膜本体2上且靠近覆贴面201的一层,附贴层3的面积与覆贴面201的面积相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附贴层3的设计,由于附贴层3设置于基膜本体2上且靠近覆贴面201的一层,在将基膜本体2缠绕在缠绕辊1上时,附贴层3与基膜本体2上的表层面202进行接触,有效的避免了将基膜本体2缠绕在缠绕辊1上时,基膜本体2上的覆贴面201与表层面202进行接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将预涂膜缠绕在缠绕辊1上时,预涂膜的涂胶面与其外表面粘接在一起,导致不便于对缠绕辊1上的预涂膜端部揭起使用的情况;防污层4设置于基膜本体2上且靠近表层面202的一侧,其用于对基膜本体2进行防污,防污层4的面积与表层面202的面积相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污层4的设计,由于防污层4设置于基膜本体2上且靠近表层面202的一侧,有效的避免了污渍沾染在基膜本体2的表层
面202上,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基膜本体2的表层面202上沾染污渍其美观度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印刷品的美观度,有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附贴层3的面积与覆贴面201的面积相等,以及防污层4的面积与表层面202的面积相等,实现了对基膜本体2的覆贴面201和表层面202进行完全覆盖的效果。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附贴层3为附贴纸301,附贴纸301粘接在覆贴面201上,且附贴纸301的面积与覆贴面201的面积相等,需要说明的是:附贴纸301粘接在基膜本体2的覆贴面201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附贴纸301的设计,在将基膜本体2缠绕在缠绕辊1上时,附贴纸301与基膜本体2上的表层面202进行接触,有效的避免了将预涂膜缠绕在缠绕辊1上时,预涂膜的涂胶面与其外表面粘接在一起的情况。
[003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附贴纸301为离型纸,需要说明的是:离型纸的硅油一面与覆贴面201相粘接,通过离型纸的设计,可以防止附贴纸301与覆贴面201粘连,同时可以保护覆贴面201不被污染,在需要使用基膜本体2覆贴在印刷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辊(1)、基膜本体(2)、附贴层(3)和防污层(4);所述基膜本体(2)缠绕在所述缠绕辊(1)上;所述基膜本体(2)具有相背的两侧,其中一侧构造有覆贴面(201),另外一个构造有表层面(202);所述附贴层(3)设置于所述基膜本体(2)上且靠近所述覆贴面(201)的一层,所述附贴层(3)的面积与所述覆贴面(201)的面积相等;所述防污层(4)设置于所述基膜本体(2)上且靠近所述表层面(202)的一侧,其用于对所述基膜本体(2)进行防污,所述防污层(4)的面积与所述表层面(202)的面积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贴层(3)为附贴纸(301),所述附贴纸(301)粘接在覆贴面(201)上,且所述附贴纸(301)的面积与所述覆贴面(201)的面积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防水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贴纸(301)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智,
申请(专利权)人:赵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