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772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包括:硬质外套管,呈长圆的直管状;滑动座,呈长条形,并贴附在硬质外套管的管腔的顶部;软质内套管,设置于硬质外套管内;该软质内套管的顶部与滑动座滑动配合;在软质内套管的内腔处于负压状态时,该软质内套管能够朝硬质外套管的管腔顶部聚拢以挤压或破碎软质内套管内壁上附着的结晶。本方案中的软质内套管可以实现径向伸缩,从而挤压软质内套管内壁上形成的结晶,并且由于软质内套管沿其长度方向整体变形,从而能够减少软质内套管内腔的死角;方便于水流冲洗结晶,同时也由于软质内套管在内外侧压力变化时,能够发生振动,从而减少结晶的附着和产生。从而减少结晶的附着和产生。从而减少结晶的附着和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水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地域广阔,同时各类地形错综复杂,为了交通的通畅,往往需要通过铺设隧道的方式来连通地域之间的障碍,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等。隧道的结构除了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和防排水设施,长大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等。目前在隧道工程领域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结构中,通常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铺设排水管,包括环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中央水沟等,用于对二次衬砌及防水板后的渗水进行排放,以消除水压。但是在隧道运营期间,由于渗水带出的泥沙和淤积通常会造成排水管底部位置的堵塞,如陈理公开的文献《铁路隧道施工中排水管堵塞问题探究》(《技术与市场》,2015年,第22卷第4期,第80页,2015年4月),指出隧道排水系统易受到泥沙、钙质结晶物的影响而形成堵塞,造成水压积聚或者衬砌开裂渗水等后果。在岩溶发育地区修建的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外套管(1),呈长圆的直管状;滑动座(2),呈长条形,并贴附在硬质外套管(1)的管腔的顶部;软质内套管(3),设置于硬质外套管(1)内;该软质内套管(3)的顶部与滑动座(2)滑动配合;在软质内套管(3)的内腔处于负压状态时,该软质内套管(3)能够朝硬质外套管(1)的管腔顶部聚拢以挤压或破碎软质内套管(3)内壁上附着的结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滑动座(2)朝向于管腔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纵向滑槽(23),纵向滑槽(23)沿滑动座(2)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软质内套管(3)顶部的外侧设置有条形滑件(31),在条形滑件(31)上设置有若干滑动柱杆(33),所述滑动柱杆(33)与纵向滑槽(23)滑动配合,使软质内套管(3)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拉出硬质外套管(1)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槽(23)为T形滑槽,条形滑件(31)沿软质内套管(3)的长度方向布置,并能够从纵向滑槽(23)的滑槽口(21)处伸入;所述滑动柱杆(33)垂直连接于条形滑件(3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滑件(31)内设置有上拉钢绳(32);该上拉钢绳(32)与条形滑件(31)固定连接,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在软质内套管(3)下部的管壁内嵌设有下拉钢绳(34),下拉钢绳(34)平行于上拉钢绳(3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结晶堵塞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雄张学富林壮宏陈相阁刘小飞刘明刘旷达赵明永朱凯谭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