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75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具体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包括设在制冷设备前侧的余热利用箱和保温储水箱,所述制冷设备的热风出口外端固定设有收集框,所述余热利用箱内部设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为两个对称的盘旋管和一个U型管组成,所述热风管内部设有导热管,所述保温储水箱一侧设有水循环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热风从两个盘旋管和一个U型管组成的热风管中经过,再将导热管从热风管中穿过,使得热风与导热管接触的时间较长,且接触面积较大,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导热管内部水与热风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制冷设备中吹出热量的回收利用率,减少了余热的浪费,节约了能源,使用效果较好。使用效果较好。使用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具体涉及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制冷设备是指主要用于船员食物冷藏、各类货物冷藏及暑天的舱室空气调节的设备。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和附件、管路组成。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缩制冷设备、吸收制冷设备、蒸汽喷射制冷设备、热泵制冷设备和电热制冷装置等。制冷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一部分的热量,这些热量主要是通过风扇由热风出口吹至外部环境中。
[0003]目前,为了对制冷设备排出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会将排出的热量来对水进行加热,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热水器,其过程一般是将热风吹过有水流动的换热管,换热管内的水会与热风进行热交换,这样就可以达到利用余热来对水进行加热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中热风和换热管的接触时间较短,这样换热管中的水与热风之间的热交换时间就较短,使得余热的吸收利用率不高,造成了一部分热量的浪费,使用效果不够好。
[0004]因此,专利技术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通过将热风从两个盘旋管和一个U型管组成的热风管中经过,再将导热管从热风管中穿过,使得热风与导热管接触的时间较长,且接触面积较大,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导热管内部水与热风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制冷设备中吹出热量的回收利用率,减少了余热的浪费,节约了能源,使用效果较好,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包括设在制冷设备前侧的余热利用箱和保温储水箱,所述保温储水箱设在余热利用箱前端,所述制冷设备的热风出口外端固定设有收集框,所述余热利用箱内部设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后端和收集框前端并与收集框内部相连通,所述热风管另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后端并延伸至制冷设备一侧,所述热风管为两个对称的盘旋管和一个U型管组成,所述U型管两端分别与两个盘旋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热风管内部设有导热管,所述保温储水箱一侧设有水循环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设在保温储水箱一侧的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穿过保温储水箱一侧并与保温储水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一侧和热风管外端并与导热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储水箱另一侧固定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另一侧和热风管外端并与导热管另一端固定连接,便于保温储水箱内部水的循环加热。
[0008]优选的,所述U型管和两个盘旋管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得热风管的密封连接性
较好。
[0009]优选的,所述导热管的外径小于热风管的内径,便于热风的流通。
[0010]优选的,所述保温储水箱顶端固定设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底端穿过保温储水箱顶端并与保温储水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加水管上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阀门,便于向保温储水箱内部加水。
[0011]优选的,所述保温储水箱顶端固定设有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的出气管与保温储水箱内部相连通,便于向保温储水箱内部加压。
[0012]优选的,所述保温储水箱前端固定设有热水排出管,所述热水排出管一端穿过保温储水箱前端并与保温储水箱内部相连通,所述热水排出管上固定设有第二电磁阀门,便于保温储水箱内部热水的排出。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通过将热风从两个盘旋管和一个U型管组成的热风管中经过,再将导热管从热风管中穿过,使得热风与导热管接触的时间较长,且接触面积较大,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导热管内部水与热风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制冷设备中吹出热量的回收利用率,减少了余热的浪费,节约了能源,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余热利用箱和收集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热风管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制冷设备;2、余热利用箱;3、保温储水箱;4、收集框;5、热风管;6、导热管;7、循环水泵;8、进水管;9、出水管;10、循环管;11、加水管;12、增压器;13、热水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包括设在制冷设备1前侧的余热利用箱2和保温储水箱3,保温储水箱3设在余热利用箱2前端,制冷设备1的热风出口外端固定设有收集框4,余热利用箱2内部设有热风管5,热风管5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2后端和收集框4前端并与收集框4内部相连通,热风管5另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2后端并延伸至制冷设备1一侧,热风管5为两个对称的盘旋管和一个U型管组成,U型管两端分别与两个盘旋管一端固定连接,U型管和两个盘旋管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热风管5内部设有导热管6,导热管6的外径小于热风管5的内径,保温储水箱3一侧设有水循环机构。
[0025]水循环机构包括设在保温储水箱3一侧的循环水泵7,循环水泵7的进水端固定设有进水管8,进水管8一端穿过保温储水箱3一侧并与保温储水箱3内部相连通,循环水泵7的出水端固定设有出水管9,出水管9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2一侧和热风管5外端并与导热管6一端固定连接,保温储水箱3另一侧固定设有循环管10,循环管10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2另一侧和热风管5外端并与导热管6另一端固定连接。
[0026]保温储水箱3顶端固定设有加水管11,加水管11底端穿过保温储水箱3顶端并与保温储水箱3内部相连通,加水管11上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阀门。
[0027]制冷设备1中吹出的热风会经过其上的热风出口进入到收集框4内部,然后再进入到热风管5一端,热风会依次经过热风管5上的一个盘旋管、U型管和另一个盘旋管,然后从热风管5的另一端排出,启动循环水泵7,保温储水箱3内部的水会经过进水管8和出水管9进入到导热管6内部,经过导热管6内部的水会与热风管5内部的热风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水会经过循环管10流回到保温储水箱3内部,这样就可以利用余热来对保温储水箱3内部的水进行循环加热,本技术通过将热风从两个盘旋管和一个U型管组成的热风管5中经过,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包括设在制冷设备(1)前侧的余热利用箱(2)和保温储水箱(3),所述保温储水箱(3)设在余热利用箱(2)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1)的热风出口外端固定设有收集框(4),所述余热利用箱(2)内部设有热风管(5),所述热风管(5)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2)后端和收集框(4)前端并与收集框(4)内部相连通,所述热风管(5)另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2)后端并延伸至制冷设备(1)一侧,所述热风管(5)为两个对称的盘旋管和一个U型管组成,所述U型管两端分别与两个盘旋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热风管(5)内部设有导热管(6),所述保温储水箱(3)一侧设有水循环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余热利用型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设在保温储水箱(3)一侧的循环水泵(7),所述循环水泵(7)的进水端固定设有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8)一端穿过保温储水箱(3)一侧并与保温储水箱(3)内部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7)的出水端固定设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一端穿过余热利用箱(2)一侧和热风管(5)外端并与导热管(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储水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王大磊苏清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锦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