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基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烯烃聚合领域,涉及一种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基复合物及其原位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基复合物及聚共轭二烯烃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橡胶因具有独特的高弹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和军工国防等领域,然而,未补强的橡胶的力学性能、耐疲劳性和耐磨性均比较差,通常需要在橡胶中添加具有补强作用的填料以提高其实用价值。由于二氧化硅表面富含羟基,具有较高极性,与橡胶(如:聚丁二烯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丁苯橡胶等)相容性较差,在橡胶中有严重的团聚,该团聚体将成为材料的应力集中点,导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被过早破坏,直接添加于橡胶中导致补强效果差。为了提高白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及与橡胶的界面结合强度,通常有三种方法:(1)在二氧化硅与橡胶混炼时加入硅烷偶联剂;(2)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3)在白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物链进行改性。使用偶联剂混炼时,在硫化过程中生成的化学键将白炭黑通过偶联剂与橡胶大分子链接起来,但存在小分子偶联剂在体系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基复合物,其中,聚合物分子链中共轭二烯烃结构单元顺
‑
1,4
‑
结构含量为40%~70%、1,2
‑
结构含量为20%~50%、反
‑
1,4
‑
结构含量为2%~20%,SiO2质量含量为0.5%~40%,且所述SiO2均匀分散在所述复合物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基复合物,其中,聚合物分子链中顺
‑
1,4
‑
结构含量为43%~64%、1,2
‑
结构含量为24%~48%、反
‑
1,4
‑
结构含量为3%~16%,SiO2质量含量为1%~35%,且所述SiO2均匀分散在所述复合物中。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采用包括以下组分的共轭二烯烃聚合体系:钴化合物(A)、有机铝化合物(B)、含硅化合物(C)、共轭二烯烃单体(D)及溶剂(E);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钴化合物(A)、有机铝化合物(B)、含硅化合物(C)、共轭二烯烃单体(D)和溶剂(E)接触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将聚合产物沉析干燥,得到所述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基复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钴化合物(A)与共轭二烯烃单体(D)的摩尔比为(1
×
10
‑6~6
×
10
‑4):1,优选为(5
×
10
‑5~5
×
10
‑4):1,更优选为(8
×
10
‑5~4
×
10
‑4):1;所述有机铝化合物(B)与共轭二烯烃单体(D)的摩尔比为(6
×
10
‑4~9.0
×
10
‑3):1,优选为(8
×
10
‑4~8.0
×
10
‑3):1,更优选为(9
×
10
‑4~7.0
×
10
‑3):1;所述含硅化合物(C)与共轭二烯烃单体(D)的质量比为(0.1
×
10
‑2~8
×
10
‑2):1,优选为(0.2
×
10
‑2~7
×
10
‑2):1,更优选为(0.4
×
10
‑2~6
×
10
‑2):1;所述共轭二烯烃单体(D)与单体和溶剂(D+E)的质量体积比为40~560g:1L,优选为50~550g:1L,更优选为60~540g:1L。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钴化合物(A)选自钴的有机酸盐和/或乙酰丙酮钴,优选选自二乙酰基丙酮钴、三乙酰基丙酮钴、环烷酸钴、新癸酸钴、苯甲酸钴、硬脂酸钴、辛酸钴、异辛酸钴、油酸钴和亚油酸钴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更优选环烷酸钴、辛酸钴、新癸酸钴和异辛酸钴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轭二烯烃聚合物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铝化合物(B)为通式AlR
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弦,王慧杰,朱寒,赫炜,赵卓,王冬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