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54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冷却器和液体加热器,还包括冷却液进口、出液口、进液口、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器至少具有一条冷液通道、一条热液通道,所述冷液通道与所述热液通道之间形成热传递,所述液体加热器具有加热通道;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加热通道连通,所述加热通道与所述热液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热液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冷却液进口、冷液通道及冷却液出口连通。本装置可用于降低经液体加热器加热后的液体温度,通过液体加热器加热至沸腾,并通过冷却器的降温,能够用于快速得到用户所需的温水,且水质较好。且水质较好。且水质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饮水机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中一种是具有冷液阀和热液阀的液体加热装置,当用户需要快速喝温水时,会采用将热液和未加热的冷液混合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对直饮水直接加热到用户需求温度,例如45
°
,这两种饮水机获得的温水非煮沸的开水,饮水水质相对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水质较好、能快速提供温水的液体加热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储液容器、第一液体泵、第二液体泵以及液体加热组件,所述液体加热组件包括冷却器和液体加热器,所述液体加热组件包括冷却液进口、出液口、进液口、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器至少具有一条冷液通道、一条热液通道,所述冷液通道与所述热液通道之间形成热传递,所述液体加热器具有加热通道;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加热通道连通,所述加热通道与所述热液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热液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冷却液进口、冷液通道及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的冷却液进口与所述第二液体泵连通,所述第二液体泵与所述储液容器连通,所述第一液体泵出液端与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液体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储液容器和/或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的冷却液出口连通。
[0005]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液体加热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液体加热组件具有冷却器和液体加热器,可用于将储液容器中的液体输送至液体加热器加热后进入到冷却器的热液通道,可用于降低经液体加热器加热后的液体温度,如此可通过液体加热器加热至沸腾,并通过冷却器的降温,能够用于快速得到用户所需的温水,且水质较好。
[0006]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液体加热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液体加热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液体加热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体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冷却器半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冷却器部分结构半剖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结构的冷却器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结构的冷却器流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种结构的冷却器流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五种结构的冷却器流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六种结构的冷却器流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七种结构的冷却器流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八种结构的冷却器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冷却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九种结构的冷却器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冷却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十种结构的冷却器结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08]图中:第一管1、第一冷却流道2、第二管3、热液流道4、第三管5、第二冷却流道6、密封件7、盖体8、冷却液进口9、出液口10、进液口11、冷却液出口12、冷却器13、液体加热器14、分隔部15、第二冷液口16、第一冷液口17、第一环形槽18、第二环形槽19、第三环形槽20、热水口21、第一环形部22、第二环形部23、第三环形部24、盖体25、储液容器26、第二液体泵27、第一液体泵28。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0]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液体加热装置,以下以开水作为一种示例描述。应当明白,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液体。
[0011]参照图1,图1示意出一种液体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储液容器26、第一液体泵28、第二液体泵27以及液体加热组件100,液体加热组件100包括冷却器13和液体加热器14,所述液体加热组件100包括冷却液进口9、出液口10、进液口11、冷却液出口12;所述冷却器至少具有一条冷液通道、一条热液通道,所述冷液通道与所述热液通道之间形成热传递,所述液体加热器具有加热通道;所述进液口11与所述加热通道连通,所述加热通道与所述热液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热液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液口10连通,所述冷却液进口9、冷液通道及冷却液出口12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的冷却液进口9与所述第二液体泵27连通,所述第二液体泵27与所述储液容器26连通,所述第一液体泵28出液端与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的进液口11连通,所述第一液体泵28的进液端与所述储液容器26和/或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的冷却液出口12连通。
[0012]出液口10可用于向用户输出用户所需的温度较低的温开水。
[0013]本文中,零件A与零件B连通包括零件A与零件B直接连通,也包括零件A与零件B之间通过其他零件连通的情况。举个例子,液体加热组件100的冷却液出口12下游可以连接有一个控制阀,控制阀可以为多通阀,其中一路和储液容器26连通,其中一路可以和第一液体泵28进液端连通;也可以是其中一路和储液容器26连通,一路可以和进液口11连通;液体加热组件100的冷却液出口12下游也可以连接有两个管路,其中一个管路可以和储液容器26
连通,其中一路可以和第一液体泵28进液端连通,诸如此类。
[0014]本装置通过液体加热器14将液体加热到开水状态,然后开水进入冷却器13,同时通过第二液体泵27抽取储液容器26内部的冷水进入冷却器13,通过冷水与开水进行换热,使开水的温度降低,通过控制第二液体泵27的转速/流量使冷流体产生不同的流速,由此实现不同温度开水的获取,换热器换热后的冷水温度会变高,升温后的冷水用于输入给液体加热器14加热,加快液体加热器14烧开水的速度,使热能得到回收利用,降低液体加热器14电能消耗,节约能源。如此本装置可实现烧开后水的迅速降温,满足用户对冷温水的及时需求。
[0015]参照图2,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液容器26具有第一腔31和第二腔30,所述第一腔31与所述第二腔30连通,所述储液容器至少具有第一口32和第二口33,所述第一口32与所述第一腔31连通,所述第二口33与所述第二腔30连通,所述第二液体泵27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二口33连通,所述第一液体泵28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口32连通。
[0016]第一腔31用于存储升温后的冷流体,第二腔30用于存储常温冷流体,第一腔31、第二腔30连通,冷、热水温度在短时间内不会互相影响,温水被抽取制作开水,热效率提高,两个水箱相通,确保两个腔之间水能够相通,该种结构有利于减小储液容器26的体积,降低成本。
[0017]参照图3,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储液容器26具有第三口34,液体加热组件的冷却液出口12经第三口34与储液容器26的第一腔31连通,第一口32与第一液体泵28的进液端连通,第二口33与第二液体泵27的进液端连通;储液容器26具有第一腔31和第二腔30,第一腔31用于储存被加热过具有一定温度的水,第二腔30用于储存冷水,更利于能量的利用,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率。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容器(26)、第一液体泵(28)、第二液体泵(27)以及液体加热组件(100),所述液体加热组件(100)包括冷却器(13)和液体加热器(14),所述液体加热组件包括冷却液进口(9)、出液口(10)、进液口(11)、冷却液出口(12);所述冷却器至少具有一条冷液通道、一条热液通道,所述冷液通道与所述热液通道之间形成热传递,所述液体加热器具有加热通道;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加热通道连通,所述加热通道与所述热液通道的进口连通,所述热液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液口(10)连通,所述冷却液进口、冷液通道及冷却液出口(12)连通;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的冷却液进口(9)与所述第二液体泵(27)连通,所述第二液体泵(27)与所述储液容器(26)连通,所述第一液体泵(28)出液端与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的进液口(11)连通,所述第一液体泵(28)的进液端与所述储液容器(26)和/或所述液体加热组件的冷却液出口(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容器(26)具有第一腔(31)和第二腔(30),所述第一腔(31)与所述第二腔(30)连通,所述储液容器至少具有第一口(32)和第二口(33),所述第一口(32)与所述第一腔(31)连通,所述第二口(33)与所述第二腔(30)连通,所述第二液体泵(27)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二口(33)连通,所述第一液体泵(28)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口(3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加热器固定设置,所述冷却器具有壳体和两个盖体,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壳体的端部,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密封设置;所述盖体具有所述冷却液进口(9)、出液口(10)、进液口(11)、冷却液出口(12);所述加热器具有加热管和外壳,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加热管内部具有所述加热通道,所述外壳与所述盖体固定设置或一体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具有至少两条冷液通道,定义为第一冷却流道(2)和第二冷却流道(6),所述冷却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冷却流道(2)、第二冷却流道(6)、热液流道(4),所述热液流道(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2)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6)之间,所述热液流道(4)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2)、所述第二冷却流道(6)之间形成热传递;所述壳体至少包括第一管(1)、第二管(3)、第三管(5),所述第一管(1)内部为所述第一冷却流道(2),所述第一管(1)与第二管(3)之间形成所述热液流道(4),所述第二管(3)与第三管(5)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冷却流道(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第一环形部(22)、第二环形部(23)、第三环形部(24),所述第一环形部(22)与第二环形部(23)之间具有第二环形槽(19),所述第二环形部(23)与第三环形部(24)之间具有第三环形槽(20),所述第一管(1)密封套于所述第一环形部(22)外,所述第二管(3)密封套于所述第二环形部(23)外,所述第三管(5)密封套于所述第三环形部(24)外,所述第二环形槽(18)连通所述热液流道(4)与所述出液口(10)、所述进液口(11),所述第一环形槽(18)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2)和所述冷却液进口(9)、冷却液出口(12),所述第三环形槽(20)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流道(6)和所述冷却液进口(9)、冷却液
出口(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密封件(7)和封盖,所述第一环形部(22)、第二环形部(23)、第三环形部(24)位于所述密封件(7),所述封盖、密封件(7)、所述壳体密封固定;所述封盖包括第一端盖(38)和第二端盖(39),所述密封件(7)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端盖(39)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一端盖(38)具有所述冷却液进口(9)、出液口(10)、进液口(11)、冷却液出口(1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部(23)具有第四环形槽(40),所述第一管(1)端部内壁与第一环形部(22)外壁密封装配,所述第二管(3)端部嵌设密封在第四环形槽(40)内,所述第三管(5)外壁与第三环形部(24)内壁密封装配;所述第二端盖(39)由中心向外设有贯穿孔(41)、第一环形槽(18)、第二环形槽(19),所述贯穿孔(41)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流道(2),所述第一环形槽(18)连通所述进液口或出液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如国涂均冯向兵郭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