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
,尤其是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进口集流管以及分配器,分配器收容在进口集流管内,分配器的外壁面与进口集流管的内管壁之间配合形成可以使得制冷剂通过的间隙,这样通过进口集流管和分配器的配合可以优化气液制冷剂的分配效果。
[0003]但是上述技术中,该间隙的形成依赖于分配器与进口集流管之间各自的加工精度和配合时的装配精度,从而增加了热交换器的制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难度较低的换热器。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多个换热管以及分配器;
[0006]多个所述换热管沿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集流管具有第一腔,所述集流管包括形成所述第一腔的第一内周壁;所述换热管具有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相连通;
[0007]所述分配器收容在所述第一腔,所述分配器具有主腔体和流道,所述分配器包括形成所述主腔体的第二内周壁和面向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管、多个换热管(2)以及分配器(3);多个所述换热管(2)沿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集流管具有第一腔(4),所述集流管包括形成所述第一腔(4)的第一内周壁(11);所述换热管(2)具有第二腔(977),所述第一腔(4)与所述第二腔(5)相连通;所述分配器(3)位于所述第一腔(4),所述分配器(3)具有主腔体(6)和流道(9),所述分配器(3)包括形成所述主腔体(6)的第二内周壁(10)和面向所述第一内周壁(11)的第一外周壁(12);所述流道(9)在所述第二内周壁(10)形成有第一口(7),所述流道(9)在所述第一外周壁(12)处形成有第二口(8);所述第一口(7)与所述主腔体(6)连通,所述第二口(8)与所述第一腔(4)连通,定义围绕所述第一口(7)的最小的圆为第一外圆,围绕所述第二口(8)的最小的圆为第二外圆,所述第一外圆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外圆的轴心线不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3)包括第一部(15)和第二部(16);所述主腔体(6)设置于所述第一部(15),所述第二部(16)比所述第一部(15)更靠近所述第一内周壁(11);所述流道(9)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15)和所述第二部(16)之间,所述第一部(15)具有第一壁面(21),所述第二部(16)具有第二壁面(22),所述第一壁面(21)和所述第二壁面(22)均为所述分配器(3)形成所述流道(9)的壁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一部(15)具有若干第一凹部(23),所述第一凹部(23)形成于第一壁面(21),若干所述第一凹部(23)的开口面向第二部(16),所述第二部(16)具有若干第二凹部(24),所述第二凹部(24)形成于第二壁面(22),若干所述第二凹部(24)的开口面向第一部(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3)的第一外周壁(12)具有多个脊部(50)和多个平部(51);多个所述脊部(50)沿所述集流管的宽度方向排列,每个脊部(50)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部(51)之间,所述平部(51)与所述换热管(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脊部(50)自所述平部(51)朝换热管(2)凸出,所述脊部(50)远离所述平部(51)的顶端与所述换热管(2)接触或邻近,所述第二口(8)位于所述平部(5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定义穿过所述主腔体(6)的轴心线且与所述平部(51)平行的面为第一基准面(52),所述第一口(7)位于所述基准面(52)远离所述平部(51)的一侧,所述第二口(9)位于所述基准面(52)靠近所述平部(51)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3)还具有两个连接部(101),两个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皓波,王立智,徐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