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热量和冷量回收利用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空气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热量和冷量回收利用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低谷期的电能活不能消纳的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驱动电动机使空气经过压缩机后压缩为高压的空气储存在储气罐中,再经过膨胀释能,推动膨胀机带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即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运行时,压缩储能阶段,需要储存的电能被转化为空气压力释能和储热介质的热能储存。膨胀释能阶段,储存的压力释能和热能再次被转换为电能。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存在着如下缺陷:
[0004](1)压缩储能过程中储存的热能大于膨胀释能过程中用于加热高压空气的热能,储存的压缩热会在高温储热罐中剩余,且系统无法对该部分剩余热量利用起来,产生能量浪费,系统储能效率低;
[0005](2)压缩储能阶段产生的热能储存在储热介质中,若剩余热量没有及时利用,储热介质仍会保持较高温度。高温储热介质难以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热量和冷量回收利用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系统和混合动力循环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空气压缩冷却模块、储气装置、第一储热装置、第二储热装置、空气加热模块和发电模块;所述混合动力循环系统包括回热器、混合工质加热器和混合工质冷却模块;所述空气压缩冷却模块、所述储气装置、所述空气加热模块和所述发电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储热装置、所述空气压缩冷却模块、所述第二储热装置和所述空气加热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储热装置、所述混合工质加热器和所述第一储热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混合工质冷却模块和所述回热器依次连接,所述混合工质加热器、所述回热器和所述混合工质冷却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发电模块与所述混合工质冷却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热量和冷量回收利用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工质冷却模块包括第一混合工质冷却器、第二混合工质冷却器和第三混合工质冷却器,所述第一混合工质冷却器、所述第二混合工质冷却器、所述第三混合工质冷却器和所述回热器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热量和冷量回收利用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发电装置、第一膨胀机、第二膨胀机和第三膨胀机,所述第一膨胀机、第二膨胀机和第三膨胀机分别与所述发电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混合工质冷却器与所述第一膨胀机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混合工质冷却器与所述第二膨胀机的出口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热量和冷量回收利用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模块包括第一空气加热装置、第二空气加热装置和第三空气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储热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空气加热装置、第二空气加热装置和第三空气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空气加热装置、所述第一膨胀机、所述第一混合工质冷却器、所述第二空气加热装置、所述第二膨胀机、所述第二混合工质冷却器、所述第三空气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三膨胀机依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宁宁,梅生伟,孙长平,雷肖,薛小代,卢强,王亚洲,尹立坤,钟声远,丁若晨,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