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724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包括:网箱本体、笼箱轨道框架、起吊装置以及养殖笼箱;所述网箱本体内安装多个所述笼箱轨道框架,所述网箱本体上安装所述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连接所述笼箱轨道框架一端,相邻所述笼箱轨道框架之间安装所述养殖笼箱。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笼箱轨道框架配合起吊装置的设计,机械程度较高,操作方便,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的消耗。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箱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近年来近海资源的滥用,导致近海区域养殖密度过大、污染严重,海产品质量下降,因此深远海养殖领域是今后渔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尤其对于海参、鲍鱼等滤食性生物来说,干净、富有营养的海水对其成长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水质较好、营养物质丰富的深远海域更适合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养殖。
[0003]目前海参、鲍鱼等采用笼箱养殖的海珍品在进行收放时操作不便、机械化程度较低、需要耗费大量人力,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包括:网箱本体、笼箱轨道框架、起吊装置以及养殖笼箱;
[0006]所述网箱本体内安装多个所述笼箱轨道框架,所述网箱本体上安装所述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连接所述笼箱轨道框架一端,相邻所述笼箱轨道框架之间安装所述养殖笼箱。
[0007]优选地,所述笼箱轨道框架包括:支撑框架、养殖笼轨道以及底座;
[0008]所述支撑框架两侧安装所述养殖笼轨道,所述支撑框架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0009]优选地,所述网箱本体包括:桩靴、立柱、甲板盒、底环以及K型斜撑;
[0010]所述立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立柱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甲板盒和所述底环连接,所述立柱背向所述甲板盒一端安装所述桩靴,相邻所述立柱之间安装所述K型斜撑。
[0011]优选地,所述甲板盒上设置多个平行的第一横梁,所述底环上设置多个平行的第二横梁。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另一端通过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梁上;
[0013]所述支撑框架两侧分别与相连接的所述第一横梁的两侧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养殖笼轨道延伸至所述第一横梁侧面背向所述支撑框架一侧。
[0014]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外侧框架和内部圆管;
[0015]所述外侧框架设置为平行的两根方管,两根方管之间安装所述内部圆管,所述方管背向所述内部圆管一侧安装所述养殖笼轨道,所述养殖笼轨道设置为槽型钢。
[0016]优选地,沿垂直所述支撑框架两侧养殖笼轨道所形成平面方向相邻的支撑框架之间通过横撑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面板和支撑腹板;
[0018]所述底座面板通过所述支撑腹板固定在所述底环上,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养殖笼轨道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面板上。
[0019]优选地,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吊车、夹具、甲板轨道以及滑轮;
[0020]所述甲板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背向所述支撑框架一侧的两侧,所述吊车安装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夹具安装在所述吊车上并位于相邻两个笼箱轨道框架之间;
[0021]所述夹具两端安装滑轮并通过所述滑轮沿相邻两侧养殖笼轨道滑动。
[0022]优选地,所述养殖笼箱两端设置条形结构,所述养殖笼箱通过所述条形结构沿相邻两侧笼箱轨道框架的养殖笼轨道滑动。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可实施性高,适合于大型网箱的养殖系统设计,更贴近工程需要,满足实际深海养殖要求;
[0025]2、本专利技术采用笼箱轨道框架配合起吊装置的设计,机械程度较高,操作方便,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
[0026]3、本专利技术可根据主尺度灵活设计养殖笼轨道系统的布置;
[0027]4、本申请采用单轨道设计,实现每个养殖笼箱在保证两侧都有轨道的同时平均每个养殖笼箱只对应一个轨道,框架结构设计简单轻便,箱笼工装成本低;
[0028]5、本申请通过横撑和内部圆管等设计进行结构的局部加强,保证强度的同时满足作业要求。
附图说明
[002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0]图1为网箱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轨道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养殖笼轨道局部放大图;
[0033]图4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养殖笼箱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起吊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所示:
[0037]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9]实施例1
[00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网箱本体、笼箱轨道框架6、起吊装置7以及养殖笼箱8;网箱本体内安装多个笼箱轨道框架6,网箱本体上安装起吊装置7,起吊装置7连接笼箱轨道框架6一端,相邻笼箱轨道框架6之间安装养殖笼箱8。网箱本体包括:桩靴1、立柱2、甲板盒3、底环4以及K型斜撑5;立柱2设置有多个,多个立柱2两端分别通过甲板盒3和底环4连接,立柱2背向甲板盒3一端安装桩靴1,相邻立柱2之间安装K型斜撑5。
[0041]如图2和图3所示,笼箱轨道框架6包括:支撑框架61、养殖笼轨道62以及底座64;支撑框架61两侧安装养殖笼轨道62,支撑框架61一端安装在底座64上。支撑框架61包括:外侧框架和内部圆管;外侧框架设置为平行的两根方管,两根方管之间安装内部圆管,方管背向内部圆管一侧安装养殖笼轨道62,养殖笼轨道62设置为槽型钢。
[0042]甲板盒3上设置多个平行的第一横梁,底环4上设置多个平行的第二横梁。支撑框架61一端连接第一横梁,另一端通过底座64安装在第二横梁上,支撑框架61两侧分别与相连接的第一横梁的两侧在同一平面上,养殖笼轨道62延伸至第一横梁侧面背向支撑框架61一侧。沿垂直支撑框架61两侧养殖笼轨道62所形成平面方向相邻的支撑框架61之间通过横撑63连接。
[0043]如图4所示,底座64包括:底座面板641和支撑腹板642;底座面板641通过支撑腹板642固定在底环4上,支撑框架61和养殖笼轨道62一端固定安装在底座面板641上。
[0044]如图5所示,养殖笼箱8两端设置条形结构,养殖笼箱8通过条形结构沿相邻两侧笼箱轨道框架6的养殖笼轨道62滑动。
[0045]如图6所示,起吊装置7包括:吊车71、夹具72、甲板轨道73以及滑轮74;甲板轨道73设置在第一横梁背向支撑框架61一侧的两侧,吊车71安装在相邻两个第一横梁上,夹具72安装在吊车71上并位于相邻两个笼箱轨道框架6之间,夹具72两端安装滑轮74并通过滑轮
74沿相邻两侧养殖笼轨道62滑动。
[0046]实施例2
[0047]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箱本体、笼箱轨道框架(6)、起吊装置(7)以及养殖笼箱(8);所述网箱本体内安装多个所述笼箱轨道框架(6),所述网箱本体上安装所述起吊装置(7),所述起吊装置(7)连接所述笼箱轨道框架(6)一端,相邻所述笼箱轨道框架(6)之间安装所述养殖笼箱(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箱轨道框架(6)包括:支撑框架(61)、养殖笼轨道(62)以及底座(64);所述支撑框架(61)两侧安装所述养殖笼轨道(62),所述支撑框架(61)一端安装在所述底座(6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本体包括:桩靴(1)、立柱(2)、甲板盒(3)、底环(4)以及K型斜撑(5);所述立柱(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立柱(2)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甲板盒(3)和所述底环(4)连接,所述立柱(2)背向所述甲板盒(3)一端安装所述桩靴(1),相邻所述立柱(2)之间安装所述K型斜撑(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盒(3)上设置多个平行的第一横梁,所述底环(4)上设置多个平行的第二横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于坐底式网箱的养殖笼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61)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另一端通过所述底座(64)安装在所述第二横梁上;所述支撑框架(61)两侧分别与相连接的所述第一横梁的两侧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养殖笼轨道(62)延伸至所述第一横梁侧面背向所述支撑框架(61)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世晓杨孟婕宋斌刘陆昱许玉旺张萌萌任浩杰孙童晓刘富祥辛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