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2872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包括设在池塘水体内的浮床装置、由所述浮床装置固定的若干网箱装置、对所述网箱装置内的水体进行曝气的曝气装置和设在所述浮床装置周围的推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网箱和池塘耦合进行水体交换,网箱养殖小龙虾的残饵粪便通过水体交换分散到池塘中,通过虑食性鱼类和水生植物净化后的优质水体再进入到网箱中;同时,池塘水温较为稳定,非常有利于小龙虾多茬养殖,特别是反季节小龙虾的养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小龙虾繁殖的后备亲本培育、选育群体低成本高效率的同塘养殖和全年多茬养殖等方面的瓶颈问题。茬养殖等方面的瓶颈问题。茬养殖等方面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21年,我国克氏原螯虾养殖总面积达到2600万亩,养殖总产量达到263.36万吨,位列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6位。以稻虾种养为主的小龙虾养殖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0003]目前,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采取自繁自养或繁养分离的方式进行苗种繁育,仍具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繁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小龙虾繁殖的专用设施设备亟待被研发面世。另一方面,小龙虾家系选育新品种的过程中,需要对几十上百个家系进行独立养殖;新品种认定之前需进行同塘养殖试验,高效便捷地开展同塘养殖的种质认定。此外,从养殖的角度看,随着季节变化开展多茬养殖的试验在很多地区得到较好反馈,但因操作不便很难将效益最大化。目前尚没有一种科学的方案能够很好地兼容这三方面的需求,解决小龙虾养殖和繁殖中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养殖和繁殖的专用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
[0005]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供的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包括设在池塘水体内的浮床装置、由所述浮床装置固定的若干网箱装置、对所述网箱装置内的水体进行曝气的曝气装置和设在所述浮床装置周围的推水装置。
>[0007]所述浮床装置由浮床床体、设在浮床床体底部的浮筒和设在浮床床体上的挂网栅栏组成,所述浮床床体内嵌入所述网箱装置,网箱装置按排设置,两排网箱装置形成一个养殖单元,两个养殖单元之间形成过水通道。
[0008]所述浮床床体由架设在池塘内的方钢支架和焊接在方钢支架上的钢网组成。
[0009]所述浮筒为中空塑料箱体结构,通过铆钉与所述浮床床体底部焊接固定。
[0010]所述挂网栅栏为矩形框架结构。
[0011]所述网箱装置由网箱箱体、防逃板和沉子组成,所述网箱箱体为尼龙材质的无盖箱体结构,所述防逃板位于网箱箱体顶缘内部;所述沉子均匀分布于网箱箱体底部的四边。
[0012]所述网箱箱体和防逃板用扎带固定在挂网栅栏的顶端与浮床装置相连接。
[0013]所述曝气装置由曝气盘、送气软管、阀门、主送气管和设在泵房内的气泵顺序连接而成,所述曝气盘沉没于水体中,位于网箱装置内底部中央;所述曝气盘通过送气软管与阀门相连,所述阀门悬架于挂网栅栏;所述主送气管固定于浮床床体的边缘,将来自气泵的空气分配到每个网箱装置中,所述泵房设在池塘旁。
[0014]所述池塘推水装置为水车式增氧机,以浮床装置为中点呈中心对称。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小龙虾繁殖的后备亲本培育、选育群体低成本高效率的同塘养殖和全年多茬养殖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其优点为:1,在小龙虾繁殖方面,本技术能促进开展批量化后备亲本精准营养强化培育,更加快速完成捕捞进行催产配对,能够极大程度降低后备亲本的应激损伤;2,在小龙虾良种选育方面,本技术可满足同塘养殖试验的要求,且系谱清晰,不需要开展额外的亲缘关系鉴定工作;3,在小龙虾养殖方面,本技术将网箱和池塘耦合进行水体交换,网箱养殖小龙虾的残饵粪便通过水体交换分散到池塘中,通过虑食性鱼类和水生植物净化后的优质水体再进入到网箱中;同时,池塘水温较为稳定,非常有利于小龙虾多茬养殖,特别是反季节小龙虾的养殖。
[0017]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中曝气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网箱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包括设在池塘水体内的浮床装置3、由所述浮床装置3固定的若干网箱装置2、对所述网箱装置2内的水体进行曝气的曝气装置1和设在所述浮床装置3周围的推水装置4,所述曝气装置1、网箱装置2、浮床装置3和及推水装置4由内向外耦合而;浮床床体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0—500M和8—400M,具体长宽根据网箱装置2的数目确定。
[0023]见图1、图3,所述浮床装置3由浮床床体302、设在浮床床体302底部的浮筒301和设在浮床床体上的挂网栅栏304组成,所述浮床床体302内嵌入所述网箱装置2,网箱装置2按排设置,两排网箱装置2形成一个养殖单元,两个养殖单元之间形成过水通道303;所述浮床床体302由架设在池塘内的方钢支架30201和焊接在方钢支架30201上的厚度4mm的钢网30202组成,浮床床体302主要作用为人行过道,养殖单元四周的行人通道宽度1m,内部行人通道宽度0.5m。两个养殖单元之间形成一个2m宽的过水通道303;所述浮筒301为长
×

×
高=0.5m
×
0.5m
×
0.4m的中空塑料箱体结构,通过铆钉与浮床床体302底部焊接固定,根据浮力需求设计浮筒布局;所述过水通道303的作用为促进网箱装置2内外的水体交换,并可通过池塘内种植的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所述挂网栅栏304为高度0.2m的矩形框架结构,不锈钢材质。
[0024]见图3、图4,所述网箱装置2由网箱箱体202、防逃板201和沉子203组成,所述网箱箱体202为尼龙材质的无盖箱体结构,网目为10目,可保证其较好的水体交换性能;所述防逃板201为宽度20cm、厚度0.2cm的塑胶板,位于网箱箱体202顶缘内部,防止养殖小龙虾攀爬逃逸;所述沉子203长度为4cm,重量约为50g,共20个,均匀分布于网箱箱体202底部的四边;所述防逃板201和网箱箱体202用扎带整齐固定在挂网栅栏304的顶端与浮床装置3相连
接。
[0025]见图2,所述曝气装置1由曝气盘101、送气软管102、阀门103、主送气管104和设在泵房106内的气泵105顺序连接而成,所述曝气盘101沉没于水体中,位于网箱装置2内底部中央;所述曝气盘101通过送气软管102与阀门103相连,所述阀门103悬架于挂网栅栏304,具有控制曝气量的作用;所述主送气管104固定于浮床床体302的边缘,将来自气泵105的空气分配到每个网箱装置2中,起到增氧、搅水的作用,泵房106设在池塘旁。
[0026]见图1,所述池塘推水装置4一般常用水车式增氧机,位置固定在所述浮床装置3整体四周水面2m处,一般为两个,以浮床装置3为中点呈中心对称。池塘推水装置4将水体推向过水通道303,再返回推水装置4处,形成环形水流,保障池塘与网箱装置2之间的水体交换。一方面,网箱养殖小龙虾的残饵粪便通过水体交换分散到池塘中,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在池塘水体内的浮床装置、由所述浮床装置固定的若干网箱装置、对所述网箱装置内的水体进行曝气的曝气装置和设在所述浮床装置周围的推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浮床装置由浮床床体、设在浮床床体底部的浮筒和设在浮床床体上的挂网栅栏组成,所述浮床床体内嵌入所述网箱装置,网箱装置按排设置,两排网箱装置形成一个养殖单元,两个养殖单元之间形成过水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浮床床体由架设在池塘内的方钢支架和焊接在方钢支架上的钢网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浮筒为中空塑料箱体结构,通过铆钉与所述浮床床体底部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龙虾池塘网箱养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挂网栅栏为矩形框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武田兴何志刚王余德李金龙覃钦博邓时铭何咏杨鑫奉智峰田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