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20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揉捻槽,所述揉捻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轴连接有揉捻筒,所述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揉捻盘,所述揉捻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多个挤压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齿轮带动传动辊和第一揉捻盘进行转动,利用进料口便于工人将茶叶导入进揉捻筒的内部,通过伸缩电机带动套筒和挤压盘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对放入的茶叶进行限制,然后利用转动的第一揉捻盘对茶叶进行多次揉捻,便于对茶叶进行更好的揉捻,提升了对茶叶进行揉捻的效率。提升了对茶叶进行揉捻的效率。提升了对茶叶进行揉捻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揉捻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制茶设备
,具体为一种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0002]揉捻是炒青绿茶成条的重要工序。揉捻是利用机械力使杀青叶在揉桶内受到推、压、扭和摩擦等多种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紧结的条索。揉捻还使叶片细胞组织破碎,促使部分多酚类物质氧化,减少炒青绿茶的苦涩味,增加浓醇味,并使茶叶初步成型。因此,揉捻是影响茶叶外形质量的主要工序,也是奠定茶叶耐泡度的关键环节;
[0003]但是现有的茶叶揉捻机,将较多的茶叶放入揉捻筒内部的时候,无法对茶叶在揉捻筒的内部进行揉捻,可能导致茶叶导入到揉捻盘上时,揉捻茶叶的时间较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茶叶揉捻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
[0005]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揉捻槽,所述揉捻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轴连接有揉捻筒,所述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辊,且传动辊延伸至揉捻筒的内壁,所述传动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揉捻盘,所述揉捻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多个挤压盘。
[0006]优选的,所述揉捻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挤压盘,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
[0007]优选的,所述揉捻筒的底部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挡板的底部轴连接有第二揉捻盘,且出料口贯穿于第二揉捻盘,第二揉捻盘的侧面滚动连接于齿圈的内壁。
[0008]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揉捻盘的四周均开设有漏口,且多个第一揉捻盘的面积由高到低依次递增。
[0009]优选的,所述揉捻筒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架,所述三角架的外侧均轴连接有三个定位杆,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的定位杆之间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限制盘,且限制盘的四周滑动连接于齿圈的内壁。
[0011]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揉捻盘与多个挤压盘之间的数量一样,且第一揉捻盘滑动连接于挤压盘的下表面。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定位杆使定位杆带动三角架和揉捻筒在揉捻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利用揉捻筒带动齿轮在齿圈上进行移动,使齿轮沿齿圈进行转动,便
于齿轮带动传动辊和第一揉捻盘进行转动,利用进料口便于工人将茶叶导入进揉捻筒的内部,通过伸缩电机带动套筒和挤压盘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对放入的茶叶进行限制,然后利用转动的第一揉捻盘对茶叶进行多次揉捻,利用漏口便于将茶叶掉落至下一层的第一揉捻盘上,便于对茶叶进行更好的揉捻,提升了对茶叶进行揉捻的效率;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出料口便于将揉捻筒内部的茶叶导入到限制盘的顶部,然后利用第二揉捻盘对茶叶进行揉捻,利用液压杆推动限制盘在齿圈的内壁中进行滑动,使得限制盘和第二揉捻盘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便于对茶叶的挤压揉捻的程度进行很好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揉捻筒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揉捻槽;3、齿圈;4、齿轮;5、揉捻筒;51、伸缩电机;52、限制杆;53、套筒;54、进料口;55、滑动槽;56、挡板;57、出料口;58、第二揉捻盘;6、传动辊;7、第一揉捻盘;71、漏口;8、挤压盘;9、三角架;91、定位杆;92、伺服电机;10、液压杆;101、限制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揉捻槽2,揉捻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圈3,齿圈3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4,齿轮4的顶部轴连接有揉捻筒5,齿轮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辊6,且传动辊6延伸至揉捻筒5的内壁,传动辊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揉捻盘7,揉捻筒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多个挤压盘8,揉捻筒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51,伸缩电机5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制杆52,限制杆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53,且套筒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挤压盘8,套筒5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54,多个第一揉捻盘7的四周均开设有漏口71,且多个第一揉捻盘7的面积由高到低依次递增,揉捻筒5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三角架9,三角架9的外侧均轴连接有三个定位杆91,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2,伺服电机92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的定位杆91之间固定连接,多个第一揉捻盘7与多个挤压盘8之间的数量一样,且第一揉捻盘7滑动连接于挤压盘8的下表面。
[0022]具体的,通过伺服电机92驱动定位杆91使定位杆91带动三角架9和揉捻筒5在揉捻槽2的内部进行移动,利用揉捻筒5带动齿轮4在齿圈3上进行移动,使齿轮4沿齿圈3进行转动,便于齿轮4带动传动辊6和第一揉捻盘7进行转动,利用进料口54便于工人将茶叶导入进揉捻筒5的内部,通过伸缩电机51带动套筒53和挤压盘8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对放入的茶叶
进行限制,然后利用转动的第一揉捻盘7对茶叶进行多次揉捻,利用漏口71便于将茶叶掉落至下一层的第一揉捻盘7上,便于对茶叶进行更好的揉捻。
[0023]实施例2: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揉捻槽2,揉捻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圈3,齿圈3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4,齿轮4的顶部轴连接有揉捻筒5,齿轮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辊6,且传动辊6延伸至揉捻筒5的内壁,传动辊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揉捻盘7,揉捻筒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多个挤压盘8,揉捻筒5的底部内壁开设有滑动槽55,滑动槽5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挡板56,挡板56的内壁开设有出料口57,挡板56的底部轴连接有第二揉捻盘58,且出料口57贯穿于第二揉捻盘58,第二揉捻盘58的侧面滚动连接于齿圈3的内壁,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0,液压杆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限制盘101,且限制盘101的四周滑动连接于齿圈3的内壁。
[0025]具体的,利用出料口57便于将揉捻筒5内部的茶叶导入到限制盘101的顶部,然后利用第二揉捻盘58对茶叶进行揉捻,利用液压杆10推动限制盘101在齿圈3的内壁中进行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揉捻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揉捻槽(2),所述揉捻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齿圈(3),所述齿圈(3)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4),所述齿轮(4)的顶部轴连接有揉捻筒(5),所述齿轮(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辊(6),且传动辊(6)延伸至揉捻筒(5)的内壁,所述传动辊(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揉捻盘(7),所述揉捻筒(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多个挤压盘(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筒(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51),所述伸缩电机(5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制杆(52),所述限制杆(5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53),且套筒(5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挤压盘(8),所述套筒(5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5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筒(5)的底部内壁开设有滑动槽(55),所述滑动槽(5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挡板(56),所述挡板(56)的内壁开设有出料口(57),所述挡板(56)的底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兵林忠李云桂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合力茶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