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140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及系统,解决了现有训练设施搭建成本高,缺乏灵活性及训练科目拓展性,训练用途单一,及缺乏训练数据采集及分析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训练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第一箱体叠放在第二箱体上形成垂直训练区,第二箱体与第三箱体排列形成平行训练区,将一个或多个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纵向/横向/立向排列组合得到用于不同训练科目的训练装置;测试系统包括测试系统包括压力数据采集模块,环境效果及视频信息采集模块,控制系统模块,时间参数,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救援训练科目中使用的救援设备受力点,该测试系统用于数据搜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传输和数据分析。传输和数据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拟救援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各类灾害事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抢险救援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频繁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各种复杂危险的灾害事故开展救援,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救助队伍才能胜任。因此研发技术型专业化的训练设备,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开展规范化的救助技术训练,对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提升救援作业安全性尤为重要。
[0003]申请号为2012101303356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狭窄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及三维网格框架,包括三维网格框架、多个障碍物、多个金属栅网以及通道,该专利可以通过重组三维网格架的构建方式,重新形成新的训练空间,锻炼学员适应环境和感官搜索的能力。
[0004]上述专利在模拟简单的训练场景时,可以实现快速拆解后重建;但若是模拟复杂的训练场景时,使用三维网格框架进行搭建的过程费时费力,并且若想要更换训练场景,还需要拆解后重新搭建,使用过程费时费力,因此上述专利无法模拟较复杂的狭小空间多级别多任务组合救援训练场景,同时缺乏训练数据采集,分析,评估模块,进一步无法实现集训练、考核、技术研发为一体的狭小空间专业救援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的“训练装置重组过程复杂、费时费力,无法模拟较复杂救援场景,缺乏训练数据采集、分析、评估”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及系统。通过采用20寸标准集装箱体结构结合装配式训练组件为箱体模块单元,形成低、中、高多种训练级别,可移动的临时性或半永久性的模块化训练装置,同时具备移动性、便捷安装性、可重复利用性、训练科目针对性强的特点,实现快速搭建。组合平行狭小空间训练模块,根据训练难度及任务条件搭配不同箱体数量。训练装置内安装气味、声、光、电等触发设备模拟狭小空间救援训练任务中所需的环境干扰因素。并通过安装压力感应装置,对狭小空间救援过程中使用的救援设备进行压力测试,进一步测试训练人员的救援装备使用是否符合规范和标准,同时收集相关数据,可对装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评价,用于提升装备操作技术水平,开发新的救援装备操作技术等。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叠放在所述第二箱体上形成垂直训练区,所述第二箱体与第三箱体排列形成平行训练区,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纵向/横向/立向排列组合得到用于不同训练科目的训练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井道,所述井道上设有可拆卸井道侧板和其内部设有井道爬梯,所述第一箱体顶部形成一训练作业平台;所述第二箱体包括上层井道训练区和下层狭小空间训练区,所述上
层井道训练区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箱体内还设有用于安装测试系统设备的设备间,并在所述设备间一侧面设置箱门,所述第二箱体还设有可拆卸/可开合箱体侧板;所述第三箱体包括箱体基础框架、可拆卸箱体侧板和其内部的装配式狭小空间训练区,所述装配式狭小空间训练区包括多个装配式立柱、装配式框架、装配式地板、装配式墙板、装配式通道和/或障碍物,所述装配式立柱、装配式框架、装配式地板、装配式墙板装配固定将所述第三箱体内部分隔形成多个狭小空间,所述装配式通道用于连通不同狭小空间,所述第二箱体下层结构与所述第三箱体内的装配方式相同。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训练科目要求提前装配好第三箱体和第二箱体下层结构,然后在通过将箱体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的临时或半永久式训练装置;例如,若是进行初级训练项目可采用将多个装配好的第三箱体并列排放进行相应的训练;若是进行较复杂的训练项目,可采用将一个或多个第一箱体依次叠放在第二箱体上形成垂直井道训练区,第二箱体一侧将可拆卸箱体侧板卸下后与多个第三箱体并排安放形成平行的狭小空间训练区,通过设置模块化的箱体提高了训练装置的灵活性,实现了可快速搭建/调整训练装置满足训练科目切换,同时可综合进行垂直井道训练和平行狭小空间训练,实现了训练装置可模拟复杂的救援环境。
[0008]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框架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式框架,其上设有横向/纵向排列的与装配式地板匹配的孔,所述装配式框架将所述第三箱体分为上下两层。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快速装配狭小空间训练区域。
[0010]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墙板包括基础墙板、变形墙板和异型墙板。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狭小空间模拟救援训练的复杂程度,例如变形墙板可以模拟建筑物受灾害后变窄的救援通道,异型墙板可以模拟某些因塌陷或灾害形成的环境特点复杂的半封闭狭小空间的救援场景。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异型墙板包括直向墙板和斜向墙板,所述直向墙板和斜向墙板为格栅状或网格状或不规则框架状或板状。
[0013]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通道包括斜坡通道和软质通道,所述斜坡通道的一端通过扣件或者螺栓与所述装配式框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箱体底板抵接,所述软质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固定在不同狭小空间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障碍物包括障碍绳、悬挂障碍物和柱形障碍物,所述障碍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装配式墙板或所述装配式立柱上,所述悬挂障碍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箱体内形成的狭小空间顶部,另一端部悬挂在空中,所述柱形障碍物的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三箱体内形成的狭小空间底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训练装置还包括一滑索训练配件,所述滑索训练配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一侧的地面,所述滑索训练配件顶部高于所述第一箱体叠放在第二箱体的高度,所述滑索训练配件朝所述第一箱体一侧设有用于固定绳索的横梁。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训练装置增加了滑索救援训练组件,可以模拟更加复杂的任务训练科目要求。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顶部的井道口还设有井口坡度调节配件,其由井口作业板、作业板坡度调整轨和两组高度不同的作业板连接固定销组成,所述井口作业板和作业板坡度调整轨的一端部铰接,所述井口作业板和作业板坡度调整轨均设有至少两组固定
孔。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井口坡度调节配件增加了模拟井道口具有坡度的垂直狭小空间救援的训练场景,进一步增加了该训练装置的训练功能和提升了对于救援环境复杂性的模拟。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顶部周侧还设有安全围栏;所述第一箱体井道口还设有井道安全盖板;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外侧还设有爬梯。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护训练人员的安全,如在使用单一井道训练或不使用井道训练时,将安全井盖封闭井道,避免训练人员跌落或进入错误的训练井道;设置爬梯是为了便于训练人员从外部进入第一箱体顶部的训练作业平台进行相应的训练。
[0021]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测试系统,包括:压力数据采集模块,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叠放在所述第二箱体上形成垂直训练区,所述第二箱体与第三箱体排列形成平行训练区,将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纵向/横向/立向排列组合得到用于不同单一训练科目及不同任务训练科目的训练装置;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井道,所述井道上设有可拆卸井道侧板和其内部设有井道爬梯,所述第一箱体顶部形成一训练作业平台;所述第二箱体包括上层井道训练区和下层狭小空间训练区,所述上层井道训练区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箱体内还设有用于安装测试系统设备的设备间,并在所述设备间一侧面设置箱门,所述第二箱体还设有可拆卸/可开合箱体侧板;所述第三箱体包括箱体基础框架、可拆卸箱体侧板和其内部的装配式狭小空间训练区,所述装配式狭小空间训练区包括多个装配式立柱、装配式框架、装配式地板、装配式墙板、装配式通道和/或障碍物,所述装配式立柱、装配式框架、装配式地板、装配式墙板装配固定将所述第三箱体内部分隔形成多个狭小空间,所述装配式通道用于连通不同狭小空间;所述第二箱体下层结构与所述第三箱体内的装配方式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框架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式框架,其上设有横向/纵向排列的与装配式地板匹配的孔,所述装配式框架将所述第三箱体分为上下两层。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墙板包括基础墙板、变形墙板和异型墙板。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墙板包括直向墙板和斜向墙板,所述直向墙板和斜向墙板为格栅状或网格状或不规则框架状或板状。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模块化狭小空间救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通道包括斜坡通道和软质通道,所述斜坡通道的一端通过扣件或者螺栓与所述装配式框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箱体底板抵接,所述软质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固定在不同狭小空间内。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步兵杨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隽融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