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板抛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712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板抛光机构,涉及保温板加工领域技术领域,包括设备平台、对辊动力单元、抛光单元、物料传送单元和厚度调节单元;设备平台:为矩形板,所述设备平台的上表面后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外框架支柱;厚度调节单元:包含调节手柄、滚轮、调节螺纹柱固定块、调节螺纹柱、外框架、厚度调节稳向块、厚度调节稳向杆和螺孔块,所述外框架设有两个,后侧的外框架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外框架支柱的顶部,前侧的外框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外框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厚度调节稳向块,该保温板抛光机构增加厚度调节单元,增加两侧的抛光单元,可同时抛光两面,提高了使用范围和生产效率。提高了使用范围和生产效率。提高了使用范围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板抛光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板加工领域
,具体为一种保温板抛光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保温板说的通俗易懂就是给楼房保温用的板子,保温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具有防潮、防水性能,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
[000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7413581U提出了一种保温板抛光机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顶部设置夹持机构,所述机座的一侧顶部通过连接滑杆与支撑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下方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盛料箱;保温板在生产加工中,需对其进行抛光,但一次只能抛光一面,抛光另一侧的时候需要额外翻转一下,因此效率受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保温板抛光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保温板抛光机构,增加厚度调节单元,增加两侧的抛光单元,可同时抛光两面,提高了使用范围和生产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板抛光机构包括设备平台、对辊动力单元、抛光单元、物料传送单元和厚度调节单元;
[0006]设备平台:为矩形板,所述设备平台的上表面后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外框架支柱;
[0007]厚度调节单元:包含调节手柄、滚轮、调节螺纹柱固定块、调节螺纹柱、外框架、厚度调节稳向块、厚度调节稳向杆和螺孔块,所述外框架设有两个,后侧的外框架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外框架支柱的顶部,前侧的外框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外框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厚度调节稳向块,后侧的外框架两侧的厚度调节稳向块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厚度调节稳向杆的后端,两个厚度调节稳向杆的前端分别与前侧的外框架两侧的厚度调节稳向块纵向滑动连接,后侧的外框架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螺纹柱固定块,所述调节螺纹柱固定块的前侧转动连接调节螺纹柱的后端,前侧的外框架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螺孔块,所述螺孔块上的螺孔与调节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纹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
[0008]抛光单元:设有两套,分别安装在两个外框架的内侧,所述抛光单元的顶部连接对辊动力单元;
[0009]物料传送单元:设有两套,分别安装在两个外框架的内侧;
[0010]设备平台用于整个设备的连接、支撑和保持稳定,外框架支柱用于连接外框架和设备平台,外框架用于承托和连接抛光单元和物料传送单元;厚度调节单元中的调节螺纹
柱前部螺纹连接螺孔块,后部转动连接厚度调节稳向块,通过手柄的转动,推动前侧外框架的平移,由于螺纹柱和螺纹柱固定块只能旋转滑动不能水平滑动,从而达到了前侧外框架和后侧外框架相对距离的变化,加上外框架侧面的厚度调节稳向杆和厚度调节稳向块限位作用,配合滚轮的滚动从而达到了调节了厚度的作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物料传送单元包括传送辊、传送电机座、传送电机、传送齿轮一、传送齿轮二、喇叭状传送入口、传送辊轴、传送皮带、皮带轮、传送辊轴承和喇叭状传送出口,每个外框架内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传送辊轴承转动连接两个传送辊轴的下端,两个传送辊轴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且两个传送辊轴上对应的皮带轮通过传送皮带传动连接,两个传送辊轴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传送辊,其中一个传送辊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送齿轮二,所述外框架的顶部通过传送电机座固定连接传送电机,传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送齿轮一,所述传送齿轮一与传送齿轮二,两个外框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左端开设有喇叭状传送入口,两个外框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右端开设有传送辊轴承,所述传送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2]当厚度调节单元调节到合适保温板的厚度,保温板从喇叭状传送入口进入该机构内部,由传送电机座上的传送电机输出端固定的传送齿轮一啮合传送齿轮二,传送齿轮二通过固定连接的传送辊轴和传送辊旋转,此时两个传送电机保持反向旋转,即可保持前后两套传送辊也反向旋转带动,从而带动保温板在设备内部移动,同时左侧的传送辊通过其上方皮带轮和传送皮带将动力传送至右侧的皮带轮,皮带轮带动右侧传送辊轴和传送辊保持同步旋转,同时所有因此保温板随着传送辊轴承托在外框架上的传送辊轴承上稳向旋转,随着两套传送辊的夹持传动作用下,保温板通过喇叭状传送出口离开该机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对辊动力单元包含动力齿条、齿条稳向杆、工字形内框架、动力轴、动力齿轮二、动力轴承、齿条稳向孔和动力组件,所述外框架内底部中间通过动力轴承转动连接动力轴的底端,所述工字形内框架在四角开设有铅锤方向的透孔,所述传送辊轴穿过对应的透孔,所述工字形内框架的中部开孔与动力轴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轴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动力齿轮二,每个动力齿轮二的前后侧分别啮合连接有两个动力齿条,所述外框架的侧面对应每个动力齿条两端的位置分别镶嵌有齿条稳向孔,所述动力齿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齿条稳向杆,所述齿条稳向杆与对应的齿条稳向孔横向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轴的顶端连接动力组件。
[0014]工字形内框架用于连接和支持动力轴,动力轴上下两端固定连接的动力齿轮二通过动力齿条带动往复运动,动力轴承承托动力轴保持旋转运动,动力齿条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的齿条稳向杆通过对应的齿条稳向孔保持稳定滑动,因此,动力齿条在动力齿轮二的旋转作用下进行稳定的往复滑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含有对辊电机、L型对辊电机平台、动力齿轮一和动力齿轮三,所述动力轴的顶部固定连接动力齿轮三,所述工字形内框架的顶部通过L型对辊电机平台固定连接有对辊电机,对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动力齿轮一,动力齿轮一与动力齿轮三啮合连接,所述对辊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组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6]辊动力单元的动力组件为抛光提供动力,由L型对辊电机平台上端螺栓固定的对辊电机提提供旋转动力,由对辊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的动力齿轮一啮合连接动力齿轮
三旋转,从而带动动力齿轮二的旋转,进而带动动力轴达到了抛光的作用。
[0017]进一步的,所述抛光单元包含抛光辊、抛光齿轮、抛光辊轴、水平滑块、承托滑槽和抛光轴滑槽,每个外框架内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承托滑槽,两个承托滑槽内分别横向滑动连接有水平滑块,每个水平滑块的顶部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抛光辊轴的底端,所述工字形内框架的上下端两侧分别开设有抛光轴滑槽,所述抛光辊轴穿过抛光轴滑槽,所述抛光辊轴的中部固定套接抛光辊,所述抛光辊轴的上下端对应动力齿条的位置固定连接抛光齿轮,抛光齿轮与一个对应的动力齿条啮合连接。
[0018]对辊动力单元通过动力齿条带动抛光齿轮的旋转和在抛光轴滑槽内的滑动,抛光齿轮带动抛光辊轴和抛光辊的旋转,水平滑块用于承托抛光辊轴的旋转运动并在承托滑槽做水平往复运动,因此抛光辊通过水平往复运动和自身的旋转达到了对保温板的抛光作用。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叉车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板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平台(1)、对辊动力单元(4)、抛光单元(5)、物料传送单元(6)和厚度调节单元(7);设备平台(1):为矩形板,所述设备平台(1)的上表面后侧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外框架支柱(3);厚度调节单元(7):包含调节手柄(71)、滚轮(72)、调节螺纹柱固定块(73)、调节螺纹柱(74)、外框架(75)、厚度调节稳向块(76)、厚度调节稳向杆(77)和螺孔块(78),所述外框架(75)设有两个,后侧的外框架(75)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外框架支柱(3)的顶部,前侧的外框架(75)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滚轮(72),所述外框架(75)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厚度调节稳向块(76),后侧的外框架(75)两侧的厚度调节稳向块(76)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厚度调节稳向杆(77)的后端,两个厚度调节稳向杆(77)的前端分别与前侧的外框架(75)两侧的厚度调节稳向块(76)纵向滑动连接,后侧的外框架(75)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螺纹柱固定块(73),所述调节螺纹柱固定块(73)的前侧转动连接调节螺纹柱(74)的后端,前侧的外框架(75)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螺孔块(78),所述螺孔块(78)上的螺孔与调节螺纹柱(74)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纹柱(7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71);抛光单元(5):设有两套,分别安装在两个外框架(75)的内侧,所述抛光单元(5)的顶部连接对辊动力单元(4);物料传送单元(6):设有两套,分别安装在两个外框架(75)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板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传送单元(6)包括传送辊(61)、传送电机座(62)、传送电机(63)、传送齿轮一(64)、传送齿轮二(65)、喇叭状传送入口(66)、传送辊轴(67)、传送皮带(68)、皮带轮(69)、传送辊轴承(610)和喇叭状传送出口(611),每个外框架(75)内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传送辊轴承(610)转动连接两个传送辊轴(67)的下端,两个传送辊轴(67)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皮带轮(69),且两个传送辊轴(67)上对应的皮带轮(69)通过传送皮带(68)传动连接,两个传送辊轴(67)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传送辊(61),其中一个传送辊轴(6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送齿轮二(65),所述外框架(75)的顶部通过传送电机座(62)固定连接传送电机(63),传送电机(6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送齿轮一(64),所述传送齿轮一(64)与传送齿轮二(65),两个外框架(75)相互靠近的一侧左端开设有喇叭状传送入口(66),两个外框架(75)相互靠近的一侧右端开设有传送辊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欣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