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纯水介质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用活塞杆密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94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纯水介质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煤矿纯水介质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用活塞杆密封,包括主密封圈、O型圈、楔形挡圈和内嵌圈,主密封圈的前端两边设有外密封唇和内密封唇,外密封唇和内密封唇之间形成圆形环槽,O型圈嵌设在圆形环槽内,内密封唇一侧的主密封圈后端开设有楔形槽,侧壁上开设有梯形环槽,楔形挡圈嵌设在楔形槽内,内嵌圈嵌设在梯形环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在纯水介质环境下,杆密封整体仍具有较低的滑动摩擦力,提高了耐磨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抗挤出性能。出性能。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纯水介质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用活塞杆密封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纯水介质支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纯水介质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用活塞杆密封。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内煤矿井下综合采掘工作面上,液压支架是最为重要的顶板支护设备,通过其立柱和千斤顶强大的液压力实现支护要求和自行搬移等。目前,综合采掘工作面液压系统中主要采用高水基乳化液作为动力介质,而大量的乳化液随生产泄漏到矿井水中对水源污染大且成本较高,给煤矿安全环保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为解决地下水污染、降低生产成本,使用纯水作为液压系统动力介质,将是液压行业发展的趋势。
[0003]现有的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的密封件,在乳化液的存在下,密封件与活塞杆及缸筒之间存在较好的润滑效果,如将此类密封件应用于纯水介质环境,由于纯水的润滑性非常差,导致密封件与活塞杆及缸筒之间摩擦力增大,这会大大降低密封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立柱及千斤顶的稳定性,使得液压支架的不能正常工作,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矿纯水介质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用活塞杆密封。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煤矿纯水介质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用活塞杆密封,包括主密封圈、O型圈、楔形挡圈和内嵌圈,所述主密封圈的前端两边设有外密封唇和内密封唇,所述外密封唇和内密封唇之间形成圆形环槽,所述O型圈嵌设在圆形环槽内,所述内密封唇一侧的主密封圈后端开设有楔形槽,侧壁上开设有梯形环槽,所述楔形挡圈嵌设在楔形槽内,所述内嵌圈嵌设在梯形环槽内。
[0007]优选的,所述外密封唇一侧的主密封圈侧壁后部设有凸缘。
[0008]优选的,所述主密封圈采用任意一种耐水解型聚氨酯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楔形挡圈采用任意一种改性聚甲醛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内嵌圈采用任意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嵌环嵌入聚氨酯主密封圈内圈,保证在纯水介质环境下,杆密封整体仍具有较低的滑动摩擦力,提高了耐磨性能;同时利用改性聚甲醛楔形挡圈与主密封圈紧密贴合,在楔子力学的作用下,使得主密封圈在受到高压后,能够被挡圈更好的包裹,提高了主密封圈的抗挤出性能,可将耐压能力提高至180MPa;另外,利用主密封圈设置的凸缘,可起到二次密封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泄漏量,也可以防止外界杂物进入液压系统内部,保证了纯水介质系统的清洁型。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截面示意图;
[0016]其中,1

主密封圈;2

O型圈;3

楔形挡圈;4

内嵌圈;5

凸缘;6

外密封唇;7

内密封唇;8

导向套;9

沟槽槽底面;10

活塞杆;11

活塞杆表面;12

导向环;13

密封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参照图1

3,一种煤矿纯水介质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用活塞杆密封,包括耐水解型聚氨酯主密封圈1、O型圈2、改性聚甲醛楔形挡圈3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嵌圈4,所述主密封圈1的前端两边设有外密封唇6和内密封唇7,所述外密封唇6和内密封唇7之间形成圆形环槽,所述O型圈2嵌设在圆形环槽内,所述外密封唇6一侧的主密封圈1侧壁后部设有凸缘5,内密封唇7一侧的主密封圈1后端开设有楔形槽,侧壁上开设有梯形环槽,所述楔形挡圈3嵌设在楔形槽内,所述内嵌圈4嵌设在梯形环槽内。
[0019]所述主密封圈1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一种耐水解型聚氨酯制成。
[0020]所述楔形挡圈3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一种改性聚甲醛制成。
[0021]所述内嵌圈4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
[0022]使用时,将本技术安装在导向套8的密封沟槽13内,再装入活塞杆10,使其与本技术紧密贴合,由于O型圈2受挤压后截面变成椭圆形,可对外密封唇6和内密封唇7进行挤压,使外密封唇6与沟槽底面9紧密贴合,使内密封唇7与活塞杆表面11紧密贴合,进而形成初始密封作用,同时保证了很好的低压密封效果,凸缘5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主密封圈1的密封效果;内嵌圈4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非常好的自润滑性,即使在纯水介质环境下,仍与活塞杆表面11保持非常小的摩擦系数,大大降低了主密封圈1的摩擦力和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楔形挡圈3可以很好的保护主密封圈1不会发生挤出破坏,大大提高了主密封圈的耐压能力,本技术既能保证非常好的密封效果,又可耐非常高的压力,同时具有很低的摩擦力和磨损,使得其在纯水介质下使用的效果和寿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纯水介质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用活塞杆密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密封圈(1)、O型圈(2)、楔形挡圈(3)和内嵌圈(4),所述主密封圈(1)的前端两边设有外密封唇(6)和内密封唇(7),所述外密封唇(6)和内密封唇(7)之间形成圆形环槽,所述O型圈(2)嵌设在圆形环槽内,所述内密封唇(7)一侧的主密封圈(1)后端开设有楔形槽,侧壁上开设有梯形环槽,所述楔形挡圈(3)嵌设在楔形槽内,所述内嵌圈(4)嵌设在梯形环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纯水介质液压支架立柱及千斤顶用活塞杆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卯张强贾宪宝王树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智德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