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污泥的分次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90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活性污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的分次培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获取活性污泥的培养需求,根据所述培养需求,选择目标生化池;进行前期的物料准备、设备准备和监测仪器准备;进行培养规划,按照初期、中期和后期,在目标生化池进行污泥的分次投加、培养料的分次投加、监测记录和调试控制。能够根据培养需求,选择合适的目标生化池,针对目标生化池的容积,进行前期的物料准备、设备准备和监测仪器准备,再按照初期、中期和后期,对污泥培养进行污泥的分次投加、培养料的分次投加、监测记录和调试控制,实现活性污泥的转恶意培养,工艺管理标准,培养效果佳,从而使得培养的活性污泥能够进行高效的污水处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污泥的分次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活性污泥
,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污泥的分次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1912年由英国的克拉克(Clark)和盖奇(Gage)发现,活性污泥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污水的一类好氧处理方法。
[0003]活性污泥中复杂的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营养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最先担当净化任务的是异养菌和腐生性真菌,细菌特别是球状细菌起着最关键的作用,优良运转的活性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由球状菌组成的菌胶团。沉降性好,随着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细菌大量繁殖,开始生长原生动物,是细菌一次捕食者。活性污泥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毛虫、纤毛虫和吸管虫。活性污泥成熟时固着型的纤毛虫、种虫占优势;后生动物是细菌的二次捕食者,如轮虫、线虫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时才出现,所以当出现后生动物时说明处理水质好转标志。
[0004]污水处理的80%都是用的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污泥的分次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活性污泥的培养需求,根据所述培养需求,选择目标生化池;进行前期的物料准备、设备准备和监测仪器准备;进行培养规划,按照初期、中期和后期,在目标生化池进行污泥的分次投加、培养料的分次投加、监测记录和调试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的分次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准备包括:污泥准备、碳源准备、磷源和氮源准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的分次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准备中,污泥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500mg/L,准备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40md,泥种选择保持相同,对待用的污泥进行喷水保湿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污泥的分次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准备中,选择的碳源物料为大粪和淀粉,每天投加到目标生化池的COD的质量浓度为200

300 mg/L,其中,COD的质量折算量为1t(COD)/t(淀粉),投加的大粪为100

150立方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污泥的分次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源和氮源准备中,磷源以普钙Ca(H2PO4)2为主,氮源以尿素CO(NH2)2为主,在COD的质量浓度为300mg/L时,BOD5以100mg/L为标准,氮源和磷源的补充量按照m(BOD5):m(N):m(P)=100:5:1折算,每天需补充淀粉2000

3000kg、尿素100kg、普钙200kg。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污泥的分次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准备包括:物料化制池,物料化制池设于地下,物料化制池内设空气搅拌装置,物料化制池的容积设置在20

30立方米,物料化制池分为化制区和输送区,其中,化制区内设置物料化制装置和初级垃圾清理装置,输送区内设置潜水泵或液下泵,同时在潜水泵或液下泵周围设置垃圾筒。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天涂丽丽李怡昀许思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众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